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744674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高频考点】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起到培养人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由专业人员、专门机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4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

2、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5教育的社会属性体现在: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6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7教育的起源说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8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该学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9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该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10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家。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高频考点】11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

3、发展趋势: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国际化。12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13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14战国后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

4、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16墨翟的教育思想以“兼爱”和“非攻”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17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18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19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并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20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

5、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高频考点】21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2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2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进行绅士教育。24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他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25美国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

6、提出了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并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在做中学”等观点。26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平行教育”。27杨贤江编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28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可以把教育的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可以把教育的功能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可以把教育的功能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29学校文化是指学

7、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30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校园文化可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高频考点】31人的身心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3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33个体身心发展动因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和高尔顿。34个体身心发展动因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

8、洛克、华生和斯金纳。3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6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37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阶段。38西方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典型学制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英国是典型的双轨制代表;单

9、轨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39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该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只颁布而没有实行。401903年,清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高频考点】41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42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该学制一直

10、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431995年教育法对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做出了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44学制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与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所构成。横向划分可分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类型,纵向划分可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45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分支型学制。462010年6月21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

11、、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47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等特点。48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49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50社会本

12、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该理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高频考点】5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该理论的观点是:要从个体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通过教育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52教育无目的论是

13、由杜威提出来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5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54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55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包括:(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1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5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57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

15、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58中学教育科研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为了改进中学教育工作,围绕某一主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探究教育现象本质的活动。其目的是在自己工作中研究教育现象,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59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60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中学科研经常使用的方法。61历史法是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就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加以回顾,通过分析和思考,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62实验法是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63行动研究法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谋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