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德国漫画《父与子》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1743600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7.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文学--德国漫画《父与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儿童文学--德国漫画《父与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儿童文学--德国漫画《父与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儿童文学--德国漫画《父与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儿童文学--德国漫画《父与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德国漫画《父与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德国漫画《父与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组:Vater und Sohn 译名父与子 组员:周莉婷 、周成 作品简介 父与子系列漫画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整部作品创作于19341937年之间。当 时德国的报刊杂志被纳粹政府控制,刊登的内容枯燥无味。一部反映普通民众父子间生活、情感的漫画在 柏林画报上连载,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的如此纯 真。 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 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 父与子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出来。洋溢着暖暖的 人情味。由于一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

2、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改变,但父 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遭遇困难不绝望,获 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 父与子(Vater und Sohn)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 ,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连环漫画之一,同时也成了德国幽默、漫画的象征和代表。 作者简介 埃奥卜劳恩(e.o.plauen), 原名埃里西 奥赛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漫画 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 。童年时迁居卜 劳恩市。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

3、 画艺术学院学习。 1930年10月18日,卜劳恩和他的同学、画家卜 尔班塞尔的女儿玛丽加尔德结婚,1931年, 他们的爱子克里斯蒂安出世。父与子中父 与子的形象,就是取材于画家本人与其爱子克 里斯蒂安的形象。 1934年12月,奥塞尔接受柏林画报邀请, 以卜劳恩笔名开辟了一个连环漫画专栏,开始 父与子等几个连环漫画的创作,并获得了 巨大的成功,卜劳恩也因此一举成名 卜劳恩一家 早期作品 埃奥卜劳恩 克里斯蒂安 疣猪 政 治 讽 刺 画 二 则 漫画欣赏 人物形象 父:秃头的大胡子的爸爸,慈祥、和蔼、幽默。 子: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调皮、聪明、可爱。 这部作品也不仅仅是一本仅供亲子闲暇之余消

4、遣娱乐的 图画书,在其中也有令人深思的儿童教育思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会通过模 仿大人的行为来显示自己的“成熟”,但 他们未必明白这些行为的好与坏。可 能只是缘于一时的虚荣心和好胜心。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选择性 的忽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冷处理 。 没了外界的关注,孩子会失去兴趣, 自觉改正这些不好的“表演”。 教育孩子时应当有轻重 缓急, 惩罚从来不是教育的 主要手段。同时也告诉孩子 们:父母持针缝线是爱,小 施惩戒亦是爱。 爱玩是孩童的天性,不应当 压抑甚至扼杀。 体罚容易对稚嫩的孩子 造成 不可磨灭的身心摧残,不到万不 得已是要慎用。千万不能当作简 单粗暴的主要教育手段。 家长在孩子

5、成长过程中扮演 着重要的榜样角色,因此时时要 注意自身的言行一致,起到良好 的示范作用。 爱,是所有伟大艺术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而这部作品中所包含的深沉真 挚的父子亲情令人动容,也是我们小组选择这部作品的原因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孩子本身就是上天所给予的 最美好的礼物。 你有多爱我?我会好好保 存你给我的所有礼物,随身带 着它们! 那你又有多爱我?我要把 你给我的快乐都带到今晚美好 的梦里! 但,正如所有伟大的作品那样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开端,最后 也会迎来一个结局 父与子也是如此 1934年12月,因讽刺时政而被当局封杀的奥塞尔接受柏林画报邀 请,以卜劳恩笔名开辟了一个连环漫

6、画专栏,开始父与子等几个连环 漫画的创作,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卜劳恩也因此一举成名。 1944年3月他和挚友埃里西克瑙夫被邻居告发,以“反国家言论罪” 而遭逮捕。 纳粹在德国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 在狱中,卜劳恩被禁止一切探视探视,因此只有一封家书被送了出 去。 在信中,他承担了全部指控,想以此为朋友开脱。 而在给妻子丽加尔德的最后一封信中他这样写 道 :“ 我为德国而画画还望把他(克斯蒂安) 哺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4月6日,在纳粹臭名昭著的“人民法庭”判处他死刑 的前夕,卜劳恩自杀于关押他的牢房,终年41岁。 一切就这样结束了么? 我想,应该还没有 也许卜劳恩早已给了我们答案 埃里西奥赛 (1903-1944) 克里斯蒂安奥赛(1931-2001) 时隔五十七年的父子重逢 位于德国街头的漫画纪念塑像 这是一本让人会流泪的书,也是一本让人可以捧腹的书。没有文字,没有如山般的 沉重,却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一切只源于一位普通的父亲对自己儿子深沉无言的 爱!而这份爱也因为无处不在的那一丝幽默而 变得温情有趣轻盈可爱起来。 我相信,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当阅读这本书时都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谢 谢 大 家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