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元宵节黑板报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742826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喜迎元宵节黑板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喜迎元宵节黑板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喜迎元宵节黑板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喜迎元宵节黑板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喜迎元宵节黑板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喜迎元宵节黑板报 一、元宵节花灯?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二、元宵

2、节花灯的起源 花灯起源于唐代盛于明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中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三、元宵节花灯传说 花灯传说一:隋朝传说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热闹磙磙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张灯遂逐渐发展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 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玄宗时亦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人民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志 两宋时期

3、国势虽然积弱此项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 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由于闽南语“灯”与“丁”同音故一般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旺盛的佳兆台湾习俗中妇女在元宵节穿梭于灯下祈求来年得子、添丁;在台湾北部桃竹苗客家庄里男丁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庙挂灯称为“起灯”;谐音“起丁”为新生男丁入族的仪式之一涵意深远流长 花灯传说二:神话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

4、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