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给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资料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42825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给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给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给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给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给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给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给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盟校200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本试题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藩篱 番息 鄱阳湖畔 龙蟠虎距B河浜 妃嫔 捷报频传 濒临绝境C脾性 婢女 稗官野史 大有裨益D坑道 伉俪 不卑不亢 引吭高歌2下列词语的两种书形式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浑水摸鱼/混水摸鱼 风姿/丰姿 弱不禁风/弱不经风 保镖/保镳B返璞归真/返朴归真 蹒跚/盘跚 故步自封/固步自封 晾干/凉干C名符其实/名副其实 纨绔/纨裤 永葆青春/永

2、保青春 措辞/措词D杀一儆百/杀一警百 狼籍/狼藉 故伎重演/故技重演 班驳/斑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个儿大,又重,只只都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B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C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走红,品三国版权拍卖出140万元的高价,颇使一些学术和媒体中人看不过眼,对易中天是学者还是娱乐明星、搞学术还是评书、是普及历史不还是娱乐大众进行了不少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众多“易粉”对易中天还是趋之若骛的。D陈水扁每搞一次“”分裂动作,就会同时在两岸关系上

3、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掩护。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科学家在对充行病进行分析和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发生有密切的关系。B这里平均海拔5300米,高寒缺氧,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被称为“ 人类生命禁区”。C以生溱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D随着交通事故数量的激增,有关专家呼吁,对非法赛车、违章开车、无照驾驶的现象一定要严加管理。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

4、追根究底,这就是所 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 。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要求观对问题做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 。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含的矛盾和困难。 。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这成为比科学和宗教更加伟大的东西。 哲学与宗教相似哲学与科学相似 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哲学和宗教一样 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 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ABCD1,3,5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68题。如今,美国的科学家能用机器或科学验证武林传说的真假。首先接受检验的是拳法

5、。研究人员使用的装置是三号混合拟人试验装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试车假人。试车假人经过政府认证,可精确模拟人体,并测量人体承受的伤害。假人中的感应器可以测量每一拳的力量和杀伤力。测试显示,空手道的直拳,力道为816磅,会使对手步履蹒跚,但不致于撂倒对手。跆拳道的力道917磅,对手很可能会出现脑震荡。在一阵出拳和计算之后,研究人员看到了最终的赢家,那就是传统的老式拳击将近1千磅的力道,上当于以大铁锤猛击对手的脑陪,让对手头颅内的脑疗发生位移,引发了连锁反应。颅骨的震荡很快就停止了,但漂浮在脑脊髓液中的脑部则持续移动。脑部撞上后脑勺导致后脑受伤,再猛然回弹,撞上前方的颅骨导致前脑受伤。神经传导物质大量

6、释出,一场电子风景导致神经短路,医师称之为严重脑震荡,我们则称之为“击倒”。有一种武术因其速度而享誉了1500年,它就是中国功夫,被认为是所有武术的鼻祖。功夫高手黄亚立是泛美武术大赛的金牌得主。研究者用加速度对他的出拳速度进行测试发现,黄亚立一拳的速度,相当于在1秒钟内跑过整座篮球场1秒种超过40英尺,是蛇族出击时的四倍。有时出手快不如出手准。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点脉,也就是“死拳”,结合了力量、速度和致命的知识,常常在对手出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击之下,对手心跳立即停止。这传说是真是假?终极武士葛伦利瓦伊验证这种终极拳法,试车假人体内的感应顺显示,葛伦看似简单的招式力道为0.8VC,足以让心

7、跳停止,比其他理魁梧的选手挥动球棒的礓力还要大。如此看来,武术中所谓的强者,不见得是指最强壮的人,而是指对目标造成最大冲击的人。拥有2千年历史的硬功,能让许多功夫高手用手劈开砖块或者水泥板。若一般人,手骨早已断裂,而这些练硬功的人为什么却毫发未损?科学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骨骼的构造经过了改造。其基础为19世纪外科医师朱利叶斯沃夫的大发现。其原理为,若骨骼反复受损,就会增加钙质构造,骨骼会变得较密、较硬,耐受性也较高。古代功夫高手早就知道沃夫法则的秘密,数百年来他们以木板、沙子、铁或石头为练功的工具,俗放说得好“百炼定钢”。1,3,5(选自2007122文萃报,有删改)6下列武林传说中,不

8、能被“美国科学家能用机器或科学”验证是真的一项是( )A练硬功的人能用手劈开砖块或者水泥板。B功夫高手的出拳速度1秒钟可超过40英尺。C最具传奇色彩的“死拳”确人其人其事。D一记近1千磅力道的老式拳击足以击毙对手。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的骨骼构造经过改造后就能用手把劈开砖块而毫发未损。B在试车假人内装上感应器可测试出拳法的力道、中国功夫的速度和死拳的秘密。C发生位移的脑部撞上后脑勺,再猛然回弹撞上前脑,定会导致骨骼反复受损。D与对手过招时,即使力道917磅,也难以一拳把对手打成严重脑震荡。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所有接受检验的拳法中如果按杀伤力排名,传

9、统的老式拳击完全可以拔得头筹。B功夫高手能把手、脚、手肘和头颅磨练成致命武器,甚至可以练出一身铜筋铁骨。C高手过招时,手脚稍慢就会枉送性命。速度就是力量,速度越快,力道就越大。D黄亚立一拳的速度是蛇族出击时的四倍,那么可以断定他与蛇对抗时拥有绝对优势。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芋老人者,慈水祸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管叹曰:“何向者祝渡者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

10、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钓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我成,遂宠妾,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服,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

11、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道迎款,惟恐或扣,况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之著。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方,而野老鄙夫能言

12、者,往往而然。选自清文选芋老人传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延入坐延:邀请B书生用甲第为相同用:由于C厚资而遣之资:钱财D于是芋老从之名大著著:显著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亚父者,范增也B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元不同于芋焉于是余有叹焉D又何长于言至是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1,3,510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时位移人“的一项是(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钓礼 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于

13、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 国ABCD11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因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C文章由相同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归,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整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1,3,5第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3分) 译文: (2)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4分) 译文: (3)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3分) 译文: 14阅读上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 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注鲍浩然:作者的朋友 盈盈:美好的样子 (1)词的上片是如何写出友人归途中的山水景物特征的?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