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42825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2015.3一、选择题24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A广泛实行分封制B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C皇位继承较稳固 D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唐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故A项错误;“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体现了唐中期皇室子孙对国家作用有限,不能拱卫王室,材料没有涉及对中央

2、集权的威胁,故B、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5有人描述:汉口不仅为湖北一地之咽喉,云、贵、川、桂、湘诸地之货皆于此转输东下,成为当时天下“四聚”之一。此处有关汉口的描述,最可能的时代背景是()A南朝偏安江南局势下的物资转输 B唐代的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C两宋时长江中游加速开发的结果 D明清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分工【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此时国家正处于分裂状态,不符合题干交通枢纽地位,故A项错误;唐代的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长江流域加速开发符合史实,但与明清相比较,明清时期不仅加速开发了长江中下游,而且进行了

3、经济分工,因此汉口成为“湖北一地之咽喉”、“ 天下四聚之一”,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6“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汨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B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D清儒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明清早期

4、民主思想的出现,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材料反映的是清儒之学走向“保身”、“ 廉耻道丧,清议荡然”,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主张“修身立命、兼济天下”的儒学在清朝转变为“保身”、“ 惮于文网”,与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有关,故C项正确;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核心是经世致用,故D项错误。【答案】C27图6箭头所暗示的是近代史上某一项军事行动的历程,对这一军事行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道光30年同治3年B武昌起义新军:宣统3年C中国国民党:民国15年17年D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24年【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解析】太平天国北伐是从天京出发,与地图不符,故A项错误

5、;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独立,新军没有北伐,故B项错误;民国15年17年是19261928年,此间正值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因此符合该军事行动,故C项正确;民国23年24年是19341935年,处于红军长征时期,红军从中央苏区出发,最后到达陕北,与地图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8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数量(万元)80263395

6、5696271196926209647918比重(%)825281442373755681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了绝对优势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近代美国在华投资份额不断增长【考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解析】英国从18401895到18951911在华投资额是不断上升,故A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争后,英国投资的比重由825%下降到281%,体现了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了绝对优势,故B项正确;图表里没有反映甲午战争后日本投资额的情况,故C项错误;美国从19371945到19451949投资额是下降,故D项错误。【答案】B29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

7、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A适应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B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C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D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考点】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星火计划”是针对地方经济的振兴,与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有关,故B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是1992年的十四大,时间不符,故

8、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提出,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30“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宪法【解析】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体现了较多的民主性,没有体现“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故A项错误;1875年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都是共和制,与君主制无关,故B、C项错误;从材料“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

9、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可以看出这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非平衡的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的是专制色彩比较浓厚,故D项正确。【答案】D31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1957年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11月14日16日12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

10、除机会主义12月19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C冷战格局中孕育着新的力量 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开始出现【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解析】欧共体的成立目的是对抗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故A项错误;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北约和十二国共产党代表会议反映了美苏冷战状态,而欧共体成立体现了新兴力量的崛起,故C项正确;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开始出现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32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11、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A天主教 B路德教 C英国国教 D加尔文教【考点】宗教改革加尔文思想主张 【解析】天主教奉行禁欲主义,反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高利贷和手工业,与题干的“宗教的理性化”相反,故A项错误;路德教主张“因信称义”和“信徒皆为祭司”,主要是否定教皇和教会,肯定正当手艺和职业,没有体现“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英国国教主要是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成立民族宗教,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加尔文教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先定论”,肯

12、定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财富,符合“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故D项正确。【答案】D3319世纪英国的学校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极其有限的课程,在于培养其未来做好妻子、好母亲而非职业培训;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等利于未来就业的课程。男女课程的差别表明()A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 B工业革命促进了男女合理分工C工业革命强化了性别分工 D妇女不适合学习男子所学专业【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19世纪女生学习的课程仍然有限,主要是为做好妻子、好母亲准备,没有提高妇女地位和男女的合理分工,故A、B项错误;女生主要学习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男生主要学气象

13、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等未来就业的课程,体现了工业革命强化了男女性别分工,故C项正确;妇女不适合学习男子所学专业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C34新全球史称:15001800年的近代早期时代,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D文化交流使各地价值观趋同【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密切,“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指的是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这就包括动植

14、物品种的交流、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等,故A项正确;商业贸易会加大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体系才逐渐确立,故C项错误;文化交流可以加强世界各地的了解,但文化价值观念不会趋同,故D项错误。【答案】A35图7是某一年的西方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现图中状况的主要背景是()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相对稳定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开始复苏C欧共体形成,与美、日经济三足鼎立D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经济陷入困境【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示意图中西德存在于冷战期间,故A项错误;图片中西方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中美国居于绝对优势,苏联次之,欧洲国家英国超过法国,德意最低,符合二战后到60年代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故B项正确;日本所占比例极小,不符合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故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材料中美国仍占绝对优势,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