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跨区域调配2015讲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42790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跨区域调配2015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资源跨区域调配2015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资源跨区域调配2015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跨区域调配2015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资源跨区域调配2015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跨区域调配2015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跨区域调配2015讲义(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默写: 1.黄土高原的成因?地表特征的成因 ? 2.西北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 3.见黑板图:A、B、C、D采取何种措 施进行治理? 4.工程措施有哪些?(至少三种) 5.日本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6.日本工业“临海型”布局原因? 7、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体验成功: C 体验成功: 8、关于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日本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日本和英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 地震 C、日本和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英国气候深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 响,终年温和多雨 D山地丘陵 9有关日本和英国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都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亦高度发 达 B两国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两国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形比较崎 岖 D两国气候湿润,气候的海洋性强 体验成功: D 10有关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气候湿润,有利于粮食作物 的生长 B英国靠近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 丰富 C传统工业以资源型布局为主 D英国能源匮乏,石油依赖进口 体验成功: C 11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科技发达,对资源的依赖小 B日本气候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 生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C. 日本铁矿、煤炭缺乏,不适宜发 展钢铁工业 D日本工业布局多为临海型 体验成功: D 12我国三大自然区最突出的区

3、 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 旱 D东部季风区多冰川地 形 B 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 界线,完成下列34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 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气候湿润 C该线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 林 D该线以南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14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黄土高原复习 1、黄土高原的成因?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成因? 2、黄土高原的范围?其地势变化规律?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有?(

4、51页)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包 括?人为原因包括?) 5、(55页图表)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的治理 措施包括哪三种?其中平整土地属于?抽引水 灌溉属于?深耕改土属于? 6.、江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措施? 7、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 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 以被称为红漠化。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红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地形:丘陵面积广,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土壤:土层薄 (一旦侵蚀,土壤难以恢复) 人为原因

5、-植被破坏(毁林开荒、伐木烧薪) 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发展立体农业 2.开发利用沼气,小水电等能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1、 气候:降雨集中,多暴雨 ; 2、土质:粉砂质土,土质疏松 ; 3、过渡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脆弱 4 、地质灾害多发,加剧了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露 天开矿、建窑洞、修水库) 2、破坏植被(营造宫殿、伐木 烧薪、战争) 修梯田 修淤地坝 植树种草 建防护林 平整土地 能力提升:何为 保塬 护坡 固沟? 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生物措施生物措施 乔、

6、灌、草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 轮作套种轮作套种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 打坝建库打坝建库 修基本农田修基本农田 西北干旱的荒漠 干旱的华北平原缺水严重 北方干旱的田地 美丽的江南水乡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如可能,借点水来 也是可以的! 中国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3.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以南水北调为例 学习目标一 教师提供我国水资源径流总量、人均径 流量和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学生通过 读图,总结中国水资源的特点,从而加 深对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认识。 问题引领: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上 ?空间上?) 2.长江作为南水北

7、调水源地的原因? 3.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起止点,优缺 点? 4.南水北调的影响? 年径流总量 (亿米)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加拿大 俄罗斯巴西 27115 28113 29702 31220 40000 51912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年径流总量的比较 结论:1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 。 人均径流量 (米/人.年) 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巴西加拿大 2167 11294 14509 26990 32343 105117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人均径流量的比较 结论:2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人口( 占全国 %) 耕地( 占全国 %) 水资资源总总量 (占全国% ) 人均水量 北 方

8、 43.5%58.2%14.7%938立方米 南 方 54.4%36.6%81.0%4180立方米 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 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需求供给 供需基本平衡 供给需求 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 我国为什么南水北调,而不是东水西调? 华北平原是我国最缺水的地方。 总结归纳: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和供 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 本原因 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 知识拓展 自然原因: 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 降水的季节及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

9、大 ; 污染严重。 浪费严重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预防治理水污染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合作探究: 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有哪些?措施是 ? 自然:储量有限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 人为:用水量大增 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浪费 海水淡化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 防治治理水污染 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模板归纳 开源 节流 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 1、开源措施: 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 不均) 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 海水淡化 2、节流措施:

10、 农业: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 工业: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 利用率,实现污水资源化。 生活: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2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南水北调,你会选择南方哪个流域作为水源地? 谈谈你的理由。课本P63P64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 澜沧江 1 1、长江流域是我国丰水区,径流量大、长江流域是我国丰水区

11、,径流量大 1)丰水区;2)流量稳定;3)位置优越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问题引领:读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并根 据教材内容,自主探究东线,中线和西线的 路线,调入区和调出区。 学习目标二: 教师提供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路 线图,学生结合长江流域图及课本64页 ,识记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工程的起 止点及各线路的优缺点。 长江上游 黄河上游 扬州江都 北京 天津 烟、威 巴颜喀拉山 京杭大运河 东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解决(解决华北华北 缺水的问题缺水的问题 )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 附近。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 北送。经黄河隧洞至 天津;一路向东,经 济南到烟台、威海

12、 大 差 长江上游 黄河上游 北京 巴颜喀拉山 京杭大运河 天津 中线 调水 源地 线路 走向 (主要(主要 解决解决华华 北北缺水缺水 的问题的问题 ) 可调 水量 源地 水质 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 和三峡库区引水 沿第三级阶梯西侧通过, 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 北京、天津 较大 较好 长江上游 黄河上游 扬州江都 北京 天津 烟、威 巴颜喀拉山 京杭大运河 西 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解决西北 缺水的问题缺水的问题 )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 大渡河上游,金沙江调水 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 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 较小 最好 探究2: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 连接了哪几条大

13、河? 长江上游 黄河上游 扬州江都 北京 天津 烟、威 巴颜喀拉山 京杭大运河 南水北调贯通了长 江、淮河、黄河、 海河四大水系。 水量水质工程量大小是否可以自流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最 大 较大 较少 较差 较好 最好 可利用京杭大运 河,工程量较小 工程量较大 工程量最大 黄河以北可自 流,黄河以南 需抽水北送。 可自流 可自流 南水北调三线对比 【课堂小结】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一类 问题的的学习与探究方法。 1、为什么要调配?(原因分析) 2、能不能调配?怎么调?(可行性方 案分析) 3、调配后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后果分析) 复习提问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华北地区缺水

14、的原因?措施 ? 3.东、中、西线的起止点,优 缺点?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 4.南水北调的影响 方案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西线工程 水源区 (起点) 供水区 (终点) 优 点 缺 点 长江下游 水量大、可 利用京杭运河, 工程量较小 华北平原 天津 黄河以南需 抽水北送 水质差 长江中游(丹江 口、三峡水库) 华北平原大部分 北京 可自流供 水水质较 好水量较 大 需挖掘渠道 ,线路长, 工程量较 大 长江上游(金沙江 、雅砻江、大渡河 ) 西北地区 黄河上游 可自流供 水 水质好 水量有限 地形复杂、工 程量大 评价 (从调 水量、 工程量 、水质 、自流 状况等 分析) 总结归纳:分析比较南水

15、北调三线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工 程?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大中城市多。 煤炭、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 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 的25%。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耕地占 全国的17%。该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 2.3%,用水高峰时,一些城市工厂限水 、限电的现象经常发生。 沿线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需 水量大,需水紧迫 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调水量大 且工程量小 1下列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南水北调”工 程方案中,属于中线方案的是( ) A金沙江 雅砻江 黄河方案 B三峡水电站 丹江口水电站 旧孟津 石家庄 北京方案 C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京杭运河 济宁 天津线方案 D大渡河 黄河上游线方案 B 巩固练习 2、南水北调三条输水线中,可自流 供水的是( ) A.东线 B.中线和东线 C.西线和东线 D.西线和中线 3、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 点主要是( ) A.水质好 B.工程量小 C.全线可以自流 D.输水量大 D B 巩固练习 练一练:在图中表示南北方向? a、b、c各自是什么河流?(长江、黄河、海河) 南 长江 黄河 海河 (2)分析该输水干线受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 采取哪些措施? (3)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原因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