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第三章体的投影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42675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制图第三章体的投影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工程制图第三章体的投影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工程制图第三章体的投影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工程制图第三章体的投影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工程制图第三章体的投影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制图第三章体的投影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制图第三章体的投影讲解(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三 章 基本形体的投影 第一节 平面体的投影 第二节 曲面体的投影 第三节 平面与形体表面相交 第四节 直线与形体表面相交 第五节 两形体表面相交 1 空间物体可以看作是由一些简单的几 何体所组成。而这些简单的几何体又是由一 些表面围成。几何体可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 立体两类。 本章主要介绍常见的一些立体的投影 及它们的三面投影图画法,为进一步分析复 杂的物体打下基础。 概 述 2 常 见 的 基 本 立 体 平 面 立 体 曲 面 立 体 棱柱棱锥 圆柱 圆锥 圆球 圆环 3 三棱柱的投影 三棱锥的投影 三棱柱体表面定点 四棱柱体表面定线 第一节 平面体的投影 三棱锥体表面定点 4 平面立

2、体侧表面的交线称为棱线 若平面立体所有棱线互相平行,称为棱柱。 若平面立体所有棱线交于一点,称为棱锥。 棱柱 棱锥 平面立体:由若干平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如棱柱、棱锥等。 平面立体的投影 5 X O H Y W V Z 三棱柱的投影 直观图 投影图 6 三棱柱体表面定点 a (b ) y y b a a b 解题思路: 利用棱柱表面的 积聚性 7 W X H a O a c s b Y V b a c s A B C S Z (c ) b s a c b s a b c s a(c )b s 三棱锥的投影 直观图 投影图 8 1 s b s a ac b m (n) s c a y2 c b

3、( ) y1 n n m m 2 y 1 y1 三棱锥体表面定点 解题思路: 辅助直线法定点 9 四棱柱体表面定线 b y y b a c d a c ( )d c d a b 10 圆柱体的投影圆柱体表面定点 圆柱体表面定线 圆锥体表面定点 球体的投影 球体表面定点 第二节 曲面体的投影 圆锥体的投影 圆锥体表面定线 11 常用的回转曲面立体,简称回转体. 直母线生成的回转曲面称为直线回转面如 :圆柱面、圆锥面等. 回转曲面是由母线(直线或曲线)绕 定轴线作回转运动生成的. 曲母线生成的回转曲面称为曲线回转面如 :圆球面、圆环面等. 曲面体的投影 12 在曲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 素线法

4、纬圆法 E S 圆柱 圆锥 圆球 :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共同 围成的立体。 学习要点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及在形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 曲面立体 13 圆柱体的投影 直观图 投影图 14 A B aa b yA yA yB b b yB 注 利用积聚投影求点。 C c c a 圆柱体表面定点 15 a b y b c y 圆柱体表面定线 1 a (c“) (1“) b ac 1 16 圆锥面是由直线SA 绕与它相交的轴线OO1 旋转形成的。 圆锥体的组成: 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S称为锥顶,直线SA称为母线。圆锥面 上过锥顶的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的素线。 圆锥体的投影 17 圆锥体的投影 直观图 投影图

5、18 s s s S E e e 方法之一 : 素线法 (e) 圆锥体表面定点 19 S e s s s 方法之二 : 纬圆法 E e (e) 圆锥体表面定点 20 【例】已知圆锥表面的点A、C的V面投影及B点的H面投影,完成其它投影。 a c b a (b) (c) a b c 21 y y 圆锥体表面定线 a c 1 b a b a b 1 c 解题时注意 曲线AB的 性质 ( )c ( )1 22 球体的投影 直观图 投影图 23 M m m 注 纬圆法求点。 m 直观图 投影图 球体表面定点 24 M m m 注 纬圆法求点。 m 直观图 投影图 球体表面定点 25 y m m (n)

6、 m n 球体表面 的特殊点 可利用轮 廓素线的 投影直接 求出。 (n) y 球体表面定点(特殊点) 26 第三节 平面与形体表面相交 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 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27 平面与形体表面相交 截交线 (a)截交线 A B S C 截平面 截交线 切割体(b) A B S C 截面 切割体 28 截交线为封闭的平面折线平面多边形。 其各条边棱面(或底面)与截平面的交线; 其各顶点棱线(或底边)与截平面的交点。 求解方法: 交点法:求平面立体的棱线与截平面之交点, 再将同一棱面上的交点两两相连。 交线法:求平面立体的棱面与截平面的交线。 可见性的判别:可见棱面上的截交线可见,否

7、则不 可见 。 A C B 平面与形体表面相交 29 VP 正垂面P截割三棱柱的截交线 1 2 3 3 1 2 1 3 2 30 【例】求截平面P与四棱柱的截交线。 a b(d) m(n) a b d m n d b a nm 31 PV s s a bc a c b 【例】求截平面P与三棱锥的截交线。 1 2 3 1 2 3 32 PH s a b c a b cs 注意:同一棱面上的两点才能连接。 【例】求截平面P与三棱锥的截交线。 2 3 4 1 2 3 4 1 33 四棱锥切割体的投影 1 y 2 y 1 y 2 y 1 2(3 ) 4(5 ) 6 6 45 3 1 2 1 3 2 5

8、 4 6 34 【例】已知切割体的V面投影,完成其H、W面投影。 注意:同一棱面上 的两点相连接 1 a b c s s abc 2 5 3(4 ) 6 1 2 3 5 6(4 ) ba(c) s 1 2 3 4 5 6 35 1 23 4 5 6 7 8 6“ 5“ 【例】已知棱柱切割体的两投影,求H面投影。 步骤: 1、根据“三等关系”作出原形体的投影。 2、利用积聚投影和类似形的概念,作出断面的投影。 3、修正棱线的投影。 1“2“ 3“ 4“ 8“7“ 78 6543 12 36 截交线为封闭的平面曲线(含直素线),或平面曲线与直线组成。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求解的方法:素线法,纬圆法

9、 P 特殊点 P 特殊点:轮廓线上的点、椭圆的长短轴的端点等 掌握体的截交线的特性及投影的求法、可见性判别 学习要点 37 圆柱的截交线 38 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倾角为 ,其交线的H投 影为椭圆,且椭圆的长、短轴随的变化而变化 截平面与圆柱轴线成45时,投影为圆 圆柱的截交线 39 yy yy PV 正垂面P截割圆柱的截交线 5(6 ) 3(4 ) (8 )7 2 3 1 4 5 1 6 5 6 1 4 8 7 2 3 ( ) 7 ( ) 2 ( ) 8 40 yy yy 圆柱切割体的投影 1 23( ) 4 5 ( ) ( ) 6 7 7 5 1 4 6 3 5 79( ) 8 9( ) 9

10、8 2 68( ) 1 4 3 2 41 【例】已知圆柱切割体的正面投影,求其它两投影。 步骤: 1、求截交线的投影。 2、求相邻截平面之交线。 3、判别可见性。 2 1 3 5 4 2(3) 4(5 ) 1 6 6 1“ 5“ 3“ 2“ 4“ 6“ 42 平面与圆锥相交 根据截平面的不同位置有五种情况: 圆锥的截交线 P 圆 P 椭圆 P 两条素线 P P平行于圆锥上一 条素线抛物线 P P平行于圆锥上两条 素线双曲线 43 平面与圆锥体表面相交,可以得到五种截交线 44 VP 正垂面P截割圆锥的截交线 1 (8 )7 5(6 ) (4 ) 3 2 4 6 8 1 3 5 7 1 8 6

11、4 2 3 5 7 ( ) 2 45 【例】求侧平面P与圆锥的截交线。 分析: 圆锥的表面没 有积聚性,必须通 过素线法或纬圆法 求解截交线上的特 殊点及一般位置点 。 c“ b“ a“ a b(d) c b a PV c(e) d e d“ e“ PH 46 wP HP 正平面P截割圆锥的截交线 3 1 45 2 3 ( )54 ( )2 1 143 52 47 圆锥切割体的投影 1 2(3 ) 4 (5 ) (7 )6 (9)8 10 2 4 6 8 10 9 7 3 1 5 1 3 5 7 9 8 6 4 2 10 48 平面与球相交 截交线为圆,但其投影可能是圆、椭圆或直线(积聚)。

12、球的截交线 PV R R RH RW 49 正垂面P截割球的截交线 PV 1 (6 ) 5 3(4 ) 7 (8 ) 2 6 (4) (8)(7) (3) 5 1 (5) (3) 7 (6)(4)8 2(1) ( ) 2 50 球切割体的投影 1 ( )23 76( ) 8 7 5 1 5 4( ) 3 8 6 4 2 1 7 8 35 6 2 4 51 不完整圆球面视图及其表面的曲线 52 第四节 直线与形体表面相交 直线与形体表面相交 直线AB与三棱柱的贯穿点 直线KL与三棱锥的贯穿点 直线AB与圆柱的贯穿点 水平线AB与圆锥的贯穿点 正垂线AB与球的贯穿点 53 直线与立体表面相交所得的

13、交点称为贯穿点(两个)。 贯穿点的求解方法:辅助平面法 1. 经过已知直线作一个辅助截平面; 2. 求出此辅助截平面与已知立体的截交线; 3. 确定所求截交线与已知直线的交点。 辅助截平面:一般选择投影面的垂直面 特殊情况(有积聚性)可直接求出贯穿点。 可见性的判别:直线穿进形体内部的那一段线不需要画出,其余与 形体重影的线段应判别可见性,不可见的画虚线。 掌握体的贯穿点的特性及其投影的求法 可见性的判别 学习要点 P L M N 直线与形体表面相交 54 a b a b m n m (n ) 直线AB与三棱柱的贯穿点 55 直线KL与三棱锥的贯穿点 a k b k a b s s l c c

14、 l m n n m V P 56 a a b b 直线AB与圆柱的贯穿点 m n 3 3 n m 57 a a b b V P 水平线AB与圆锥的贯穿点 m(n ) m n 58 【例】求直线AB与圆锥的贯穿点。 b a (b)a n)(m m n 59 a b (b )a (m n ) 正垂线AB与球的贯穿点 n m 60 【例】求直线AB与球的贯穿点。 a a b b n PV m n (m) 61 两形体表面相交 两个三棱柱的相贯线 三棱锥与四棱柱的相贯线 三棱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四棱锥与圆柱的相贯线 圆柱与圆柱的相贯线 第五节 两形体表面相交 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62 相贯线的特性:

15、1. 共有性: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交线也是其表面的分界线。 2. 封闭性:相贯线一般为封闭的空间折线或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 相贯线为平面图形。 35 两立体相贯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作相贯线并准确作出相贯线上 的特殊点并掌握可见性的判别。 学习要点 两立体相交,称为相贯,其表面交线称为相贯线。 相贯的分类: 互贯全贯 63 35 两立体相贯 一、两平面立体相贯 相贯线由空间折线组成,特殊情况下相贯线为平面折线。 求解方法: 交点法:求出两立体中所有参与相贯的棱线与另一立体棱面的贯穿 点。可归结为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交线法:直接求出两平面立体棱面的交线。 连点的原则: 连点时,只有当两个折点对每一个立体来说都位于同一棱面上才能 相连接(同一折点不能连三条相贯折线)。 判别相贯线的可见性: 由相贯线所在的棱面的可见性决定,两个都可见的棱面相交出的相 贯线才可见,只要有一个棱面是不可见的,则为不可见。 64 【例1】求两个三棱柱的相贯线。 1 1 3 2 4 2 34 5 6 5“ 6“ E、 F、 G A、C 、B X X X (1)互贯,一组相贯线 。 (2)求A、B、F三条棱线 的六个贯穿点。 (3)连点并判别可见性。 (4)补全投影轮廓线。 c b a c a b a“ c“ b“ f g ge ef e“g“ f “ 交点法: 3“4“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