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村镇建设统计培训教材 (1)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1742641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村镇建设统计培训教材 (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5年村镇建设统计培训教材 (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5年村镇建设统计培训教材 (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5年村镇建设统计培训教材 (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5年村镇建设统计培训教材 (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村镇建设统计培训教材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村镇建设统计培训教材 (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镇建设统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外事司统计处,主要内容,1. 填报数据(概念准确、逻辑清晰、数据合理),2. 审核数据(审核功能、查询模板、对比审核),3. 使用数据(报表数据、部外数据),4. 利用地图帮助工作,5. 村镇建设统计台账,统计范围(1),城区,设市城市本级(1)街道办事处所辖地域,(2)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 县城包括(1)县政府驻地的镇、乡或街道办事处地域(城关镇);(2)县城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3)常住人口在3000人

2、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 城区(县城)范围外的建制镇、乡、镇乡级特殊区域(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团场、工矿区等)的建成区和全国的村庄纳入村镇建设统计。 街道办事处的村庄。 县级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的村庄。,统计范围(2),建制镇:不是县(市、区)级人民政府驻地镇,且不与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相连的建制镇 。 乡:不是县(市、区)级人民政府驻地乡,且不与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相连的乡。 乡镇政府职能的特殊区域:不与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相连的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团场、工矿区等。 在统计制度上,我们对城乡建设统计范围

3、有明确的界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关于连接的判断是一个难题。 与其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判断连接,不如在填报之前做好工作上的衔接。村镇统计人员与城建统计人员一起对辖区内的乡镇进行划分,才能避免判断的主观性,以实现不重复不遗漏。,单位基本信息,首先请选择区划代码,选定之后,单位名称、填报类型会自动生成。 街道办事处:是否纳入城市(县城)建设统计报表范围、是否仍有村庄数据需要填写都自动选择为“是”。 建制镇:(1)纳入城建统计,且无村庄。选择纳入城建统计、无村庄数据填写。如此只需填写村镇基本情况基层表中全域人口、面积等4项指标。(2)纳入城建统计,有村庄。选择纳入城建统计、有村庄数据填写。如此需填写全域情况

4、和村庄数据。(3)不纳入城建统计。选择不纳入城建统计。如此需填写所有报表。 是否为区县政府驻地请各单位如实选择。请注意:如果是,则应纳入城建统计。 乡、镇乡级特殊区域:填报方式与建制镇一样。 我们已经将国家级重点镇名录做入了软件,在分析表中可自动提取。各单位只需选择是否为省级中心镇(重点镇)。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也是必须填写的内容。 单位基本信息填写完毕后,就开始正式填报数据了。我们在此有个提示,请先提取上年数据。上年定稿数据需层层下发。,填报人口面积数据(1),数据来源:人口数据源于公安部门、统计部门,镇(乡)域面积源于乡镇政府或县民政部门,建成区面积源于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用地面

5、积、村庄现状用地面积源于国土部门或村镇建设管理部门 常住人口:经常居住在本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暂住人口:居住一年以上的非本地户籍人口。 建设用地面积:指镇区内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和绿地等八大类建设用地面积(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村庄现状用地面积:指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聚居点的实际建设用地。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村庄内的道路、绿化以及房前屋后的空地等。不要把农田、山地、林地等统计进来。,填报人口面积数据(2),逻辑关系:全域人口建成区人口村庄人口;全域面积建成区面积+村庄现状用地面积+其他用地面积,其

6、他面积指镇(乡)行政区域内的耕地、林地、牧草地、水面、未利用地等用地面积;年末自然村个数年末行政村个数;本年被合并自然村个数被合并到城镇建成区个数 。 数据合理性 户均人口: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是2.97人,户均人口最多的西藏4.08人,最少的是上海2.34人。 建成区人口密度:(建成区户籍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建成区面积。全国建制镇、乡的建成区人口密度分别为4937人/平方公里和4428人/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差别不应过大。(全国、长沙1、长沙2) 村庄人均现状用地面积:村庄现状用地面积/(村庄户籍人口+村庄暂住人口)。全国村庄人均现状用地

7、面积约为176平方米。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第一级(60-80平米),第二级(80-100平米),第三级(100-120平米),第四级(120-140平米)。新建镇区应按照第二级标准,如果处于建筑气候区划标准的、建筑气候区可按第三级标准确定。 村庄规模与村庄人口,填报村镇建设管理和规划数据,村镇建设管理专职人员:指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或其他管理机构中专门从事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在编人员。 是否已编制乡规划或镇总体规划:该规划必须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实施,且至本年年底仍处于规划的有效期。 本年规划编制投入:指本年镇(乡)域内总体

8、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村庄规划等各类规划编制工作的总投入。 逻辑关系:是否设有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是否已编制乡规划或镇总体规划是必须选择的。已编制规划的行政村个数、自然村个数不能大于全镇(乡)的行政村、自然村个数。 数据合理性 去年有村镇建设管理机构,今年没有。目前,村镇管理机构建设是逐渐加强的,如果一个地区与去年相比,管理机构数量大幅下降,请说明情况。 本年编制规划的个数和本年规划编制投入:编制一个乡规划、镇总体规划的投入一般在几十万元,编制一个行政村、自然村规划的投入一般是几万元。当然,规划投入全国千差万别,差距可能很大。,填报村庄整治数据,已开展村庄整治的行政村个数:指被省、市、县作为

9、村庄整治试点(包括试点、示范点、联系点等)或自发进行村庄整治,并基本达到“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村庄个数。 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对村庄安全与防灾、给排水、垃圾收集与处理、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公共环境、坑塘河道、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生活用能等都做了技术规范,大家可对照该规范,对自己开展的整治活动进行对照。 逻辑关系:已开展村庄整治的行政村个数不能大于全镇(乡)行政村个数,填报集中供水数据(1),集中供水:集中供水必须有管道系统,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自来水或饮用水的标准,不符合标准或水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认定为合格的,虽然其形式为集中供水,不算集

10、中供水。 公共供水:指公共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1)有公共供水管道(2)水质符合标准。 自备水源:指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等社会单位自办的独立供水设施,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1)单位独立供水设施(2)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3)主要向本单位提供用水。 供水管道长度:送水泵至用户水表之间直径75mm以上所有供水管道的长度。 年供水总量:指一年内供给建成区范围内的全部水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损失的水量。既包括镇(乡)自建的供水设施供应的水量,也包括市(县)或其他乡镇供应的水量。

11、为防止出现重复填报,向其它乡镇供应的水量由受供乡镇填报。 年生活用水量:指居民家庭与公共服务的年用水量。包括饮食店、医院、商店、学校、机关、部队等单位生活用水量,以及生产单位装有专用水表计量的生活用量(不能分开者,可不计)。 年生产用水量:指生产运营单位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年用水量。,填报集中供水数据(2),逻辑关系:是否集中供水必须选择,如果选择为是,则供水管道长度、用水人口、供水总量、生活用水量等指标也必须填报。用水人口不能大于建成区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之和,有些地区常住人口较多,实际用水人口可能大于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之和,可按实际的用水普及率折算用水人口。年供水总量应大于生活用水量和生产用

12、水量之和。 数据合理性 去年选择有集中供水,今年选择为否,请说明情况。 综合生产能力与供水总量,一般情况下,(公共供水设施综合生产能力+自备水综合生产能力)365年供水总量,当然,超能力供水的情况也存在,但不可能超得太多。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用水人口/365,全国镇乡建成区平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约为100升/日。 供水管道长度:我们统计的只是建成区内的供水管道长度,大部分的乡镇建成区供水管道长度都是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年供水总量与生活用水量、生产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年供水总量,比例通常应在70%以上。,填报燃气、供热和道路桥梁数据(1),用气人口:指报告期末使用燃气(

13、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家庭用户总人口数。在统计液化气家庭用户数时,年用量低于90公斤的户数忽略不计。管道燃气无论用量多少都要统计为用气人口。 集中供热面积:指通过热网向建成区内各类房屋供热的房屋建筑面积。只统计供热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及以上的集中供热设施。 道路:只统计路面宽度在3.5米(含3.5米)以上的各种铺装道路,包括开放的小区、单位内的道路。铺装道路路面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柏油)、块石、砖块、混凝土预制块等形式。 道路长度:包括道路长度和与道路相通的桥梁、隧道的长度。 道路面积:包括路面面积和与道路相通的广场、桥梁、停车场的面积,不含隔离带和绿化带面积。 道路照明灯盏数

14、:指建成区范围内街巷、广场和桥梁上安装的各种照明用灯的盏数。一根电杆上有几盏计算几盏。 桥梁:包括跨河桥、立交桥、人行天桥以及人行地下通道等。,填报燃气、供热和道路桥梁数据(2),逻辑关系:用气人口不能大于建成区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之和。集中供热面积不能低于1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新增)道路长度3.5米。 数据合理性 人均道路面积:道路面积/(建成区户籍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全国平均的镇乡人均道路面积约为11平方米/人。 建成区道路宽度:道路面积/道路长度,全国目前镇乡建成区平均的道路宽度约为7米。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规划技术指标,镇区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的

15、车行道宽度分别为14-24米、10-14米、6-7米、3.5米。 道路面积、建成区面积与建成区建设用地面积:全国目前镇乡建成区道路面积约占建成区面积的5.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要求:中心镇镇区规划的道路广场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11%-19%,一般镇镇区是10%-17%。,填报排水数据(1),污水年排放总量:指本年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包括从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渠)排出的污水量。一般不应低于本年本地区供水总量的80%。 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如果选择了“市(县)处理”或“单独处理”,并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则需填报处理厂的信息。 污水处理厂个数:氧化塘是污水处理的一种

16、工艺,严格按氧化塘设计规范运行管理的氧化塘应作为污水处理厂。 年污水处理总量:包括将本地的污水收集到外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量。 排水管道长度:只统计直径150mm以上的管道。 逻辑关系: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必须选择;生活污水若进行处理,则必须填报年污水处理总量、排水管道长度或排水暗渠长度;污水年排放总量年污水处理总量;填报了污水处理厂(处理装置)个数,必须填报污水处理厂(处理装置)处理能力。,填报排水数据(2),数据合理性 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365年污水处理总量,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365污水厂集中处理量。当然,超能力处理的情况也存在,但不可能超得太多。 污水处理总量一般情况下应小于供水总量,当然,由于雨污合流、地下渗水等情况,污水处理总量有可能大于供水总量。 污水处理厂信息表中的内容应与报表中的污水处理厂个数、能力、集中处理量等数据对应。如果选择是“单独处理”,则两部分的数据应该基本一致。 排水管道暗渠密度=排水管道暗渠长度/建成区面积,全国镇乡建成区的排水管道密度差异很大,全国建制镇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