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41964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杏儿熟了课后课外练习(答案)及作文课课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杏儿熟了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 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树,羡慕地说道:“嗬,好杏儿啊!” 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听她说,栽杏树那阵儿,还没有我呢。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天真地问奶奶:“奶奶,咱们家杏树上的杏子有多少?” “数不清呵,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要不,你数数看。”我仰起头“一、二、三”数哇,数哇,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奶奶爽朗地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一天,奶奶正在做饭,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孩子们的哭声。奶奶急忙走出去看,原来是邻居家小淘气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

2、来了。几个小伙伴不知所措,看见奶奶过来了,都低下了头。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 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她给小淘气揉揉屁股,看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 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走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不会儿,打了二十多个。她分给小淘气和他的伙伴吃。看着几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我心里不高兴了,暗暗怪奶奶偏向他们。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搂住我,笑容可掬地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3、!” 打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阅读芳草地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的意思的。2默读课文,复述奶奶分杏儿的事。词句活动室1照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橙黄橙黄_ 2从课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1)看着舞台上演员优美的舞姿,我( )地说:“要是我也能跳得这样好,那该多好啊!” (2)爷爷( )地说:“小丫头,就会撒娇!” 语言直播厅你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和同学交流。练习一、基础知识1 看拼音,写汉字 mi zi chng hung y wi shung lng xio hu bnb zh s

4、u cu chn mo ru p g sh tu xio rng k j2 组词 畏( ) 橙( ) 馋( ) 揉( )掬( )偎( ) 澄( )搀( ) 柔( )鞠( )3 给加粗的多音字注音 角色( ) 澄清( ) 结实( ) 喝水( )牛角( ) 黄澄澄( ) 团结( ) 喝彩( )4 在括号里填写符合下列各句意思的词 开朗,直爽。 ( )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 )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 )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 )5、写反义词。 羡慕( ) 淘气( ) 糊涂( ) 爽朗( )6、多义字选项。“透”的意思有:穿过,透过 暗地里告诉 显露出来 达

5、到充分的程度 透彻我摸透了他的脾气。 ( )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 ( ) 这花白里透红,煞是好看。 ( ) 他给我们透了个信儿。 ( ) 杏儿熟透了。 ( )杏树简介杏树高一般5至7米,树冠多呈向阳开心型,枝条较密,叶片成卵形、阔卵形,叶片边缘有细钝的锯齿,叶背上稍有毛或无毛。 杏树的果实为圆形,叫杏子,果皮为红黄色,肉钧半厘米厚;杏核有离核、半离核、粘核三种。核面光滑,边缘有一条沟;杏核薄而硬,里面有杏仁。杏仁有甜、苦之分,杏子一般重20克到70克,大者可达100克以上。 杏树适应性强,成年的杏树皮比较厚,因而可耐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杏树根系发达,入土很深,大约和树高相当,这也正是其耐寒

6、的原因。二、作文课课练作文训练目标:记叙文中层层铺垫的写法一)杏儿熟了的时候,课文分别写了哪几件事?二)这几件事之间从揭示主题角度看,有什么关系?三)模仿课文,学习层层铺垫的写法,写一篇3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答案 阅读芳草地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的意思的。“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其实反映的是“与人同乐”的思想,对于我们立身处世都是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我们的确看到,有的人通过千辛万苦的拼搏和奋斗,钱倒是挣了不少,可是晚景十分凄凉,并没有亲人乃至知心的人来与自己分享,结果是了无生趣,并不觉得人生有什么快乐可言。相反,是穷

7、家小户,“人亲喝口水也甜”,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也溶容。说到底,乐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一个物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的问题。虽然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精神和心理,但它毕竟不是决定的因素。 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又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不都是精神超越物质的典型吗?所以,如果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像孟子举出夏桀的例子那样,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还有什么快乐呢? 谁有快乐不愿意与人分享呢?反过来说,只有人与你分享时,你才会真正感到快乐。这恐怕是我们都会有的体验罢。所以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分享的

8、快乐是双重的快乐,与人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2默读课文,复述奶奶分杏儿的事。(要学会分解故事情节。)孩子的哭声引出了奶奶奶奶搀扶小淘气奶奶分杏儿奶奶对我的教育。词句活动室1照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橙黄橙黄_ (乌黑乌黑)的眼睛(碧绿碧绿)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太阳_(墨黑墨黑)夜空_(雪白雪白)小狗 (通红通红)的脸蛋2从课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1)看着舞台上演员优美的舞姿,我(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跳得这样好,那该多好啊!” (2)爷爷(笑容可掬)地说:“小丫头,就会撒娇!” 语言直播厅你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和同学交流。(要鼓励学生多动笔)练习答案一、基础知识1

9、看拼音,写汉字 mi zi chng hung y wi shung lng xio hu bn麦子 橙黄 依偎 爽朗 小伙伴 b zh su cu chn mo ru p g sh tu 不知所措 馋猫 揉屁股 熟透xio rng k j笑容可掬3 组词 畏(畏惧) 橙(橙子) 馋(口馋) 揉(揉面)掬(笑容可掬)偎(依偎) 澄(黄澄澄)搀(搀扶) 柔(温柔)鞠(鞠躬)3 给加粗的多音字注音 角色(ju) 澄清(chng) 结实(ji) 喝水(h)牛角(jio) 黄澄澄(dng) 团结(ji) 喝彩(h)4 在括号里填写符合下列各句意思的词 开朗,直爽。 (爽朗) 【例】望着金色的田野,农民

10、们爽朗地笑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不知所措)【例】看着撒了一地的饭菜,他不知所措。 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依偎 )【例】孩子最喜欢依偎着妈妈,因为这会让他心里感到踏实、安全。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笑容可掬)【例】每当我遇到难题时,妈妈总是笑容可掬地说:“不要怕,你能行。”5、写反义词。 羡慕(蔑视) 淘气(文静) 糊涂(清醒) 爽朗(沉闷)6、多义字选项。“透”的意思有:穿过,透过 暗地里告诉 显露出来 达到充分的程度 透彻我摸透了他的脾气。 (透彻 )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 (穿过、透过 ) 这花白里透红,煞是好看。 (显露出来 ) 他给我们透了

11、个信儿。 (暗地里告诉 ) 杏儿熟透了。 (达到充分的程度 )杏树简介杏树高一般5至7米,树冠多呈向阳开心型,枝条较密,叶片成卵形、阔卵形,叶片边缘有细钝的锯齿,叶背上稍有毛或无毛。 杏树的果实为圆形,叫杏子,果皮为红黄色,肉钧半厘米厚;杏核有离核、半离核、粘核三种。核面光滑,边缘有一条沟;杏核薄而硬,里面有杏仁。杏仁有甜、苦之分,杏子一般重20克到70克,大者可达100克以上。 杏树适应性强,成年的杏树皮比较厚,因而可耐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杏树根系发达,入土很深,大约和树高相当,这也正是其耐寒的原因。二、作文课课练作文训练目标:记叙文中层层铺垫的写法一)杏儿熟了的时候,课文分别写了哪几件事?

12、那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家大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我在奶奶怀了数杏儿。那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的一个小孩 “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我说活该,而奶奶却打下长熟的杏儿给“偷”杏儿的孩子吃 今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挑熟透的杏儿送给乡亲们 。二)这几件事之间从揭示主题角度看,有什么关系?课文所写的三件事是奶奶心里充满爱的具体反映。爱孙子,是人们爱的天性;爱邻家的小孩,是“与人同乐”爱心的反映;“我”挑熟透的杏儿送给乡亲们,是奶奶爱心的延伸,是奶奶身教效果的体现。这三件事,从揭示主题角度看,是层层展开,层层深入,前面的故事是为后面故事的发展作铺垫的。三)模仿课文,学习层层铺垫的写法,写一篇3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