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芸老师下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41896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承芸老师下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徐承芸老师下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徐承芸老师下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徐承芸老师下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徐承芸老师下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承芸老师下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承芸老师下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徐承芸 引言:阅读教学你教会了学生什 么? 这节课你教了什么: 数学老师:我教了圆的认识,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半径、 直径、周长 英语老师:我这节课教了4个单词,一个常用句型。 音乐老师:我教唱了一首歌。 体育老师:我带领学生做了3个游戏,练习了两个跳绳动作。 美术老师:我指导学生画了一幅水墨画。 语文老师:我领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都教了, 但学生学得如何我也不知道。 阅读教学的尴尬: 在我们的语文老师心里 不太清楚要教些什么 不太清楚为什么要教 不太清楚要教到什么程度 不太清楚用什么方法教合适 第一部分:当前阅读教学现状透

2、视 n一、阅读教学倾向性问题 n.教学目标虚化 n.教学内容泛化 n.教师作用弱化 n.教学活动非语文化 1.理论界的矫枉过正,非此即彼,使传统语文教 学与新课程完全对立起来。 二、“非语文化”现象探因 2.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认识及操 作层面上全盘否定传统。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 过程,阅读教学的复杂性促成了其在变革过程中出 现偏颇。 三、思考:语文教育能否重披传统的“长袍 马褂” 平平淡淡教语文平平淡淡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 轻轻松松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杨再隋杨再隋 提高语文课的语文含量 吴忠豪 以学定教,顺

3、学而导崔峦 学-教-导 指导引导 阅读教学崇尚简, 依标扣本学语言; 人文熏陶含其中, 读思议练重实践。 崔峦 简约而不简单 忙碌而不盲目 放松而不放纵 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 一则电视广告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二部分 如何贯彻新课程理 念 一、当前需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 (二)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问题 时效: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发挥的效应。 实效:实际的效果。 二、总体思路 倡简 务本 求实 有度 倡简倡导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简明的教学 目标 简约的教学 内容 简化的教学 环节 简便的教学 方法 务本“务本”之“本”,包 含三个意思 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是突出语文的本

4、体 三是用好文本 求实教学真实;教法 朴实;训练扎实。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对于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从这样五个方面作了阐述: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有度要求有度,推进 方式变化有度,拓展有度。 应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 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 用能力。” 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语言文字 运用能力的培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什么 低学级:会听,爱说,敢问,想写。 中年级 高年级 听,

5、能把握主要内容; 说,能主动与人沟通,说得清楚明白; 写,能自由表达。 听,能抓住要点; 说,能当众作简短发言; 写,能写简单文章,大体上能满足日 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应更加强调识字、写字 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字量、字种、字序 提出加强写字的具体措施 写字姿势、书写习惯,从第一学段强调到 第四学段 加强识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 重点,打好识字、写字、学词的基 础。 中高年级:要把字词教学作为重要 的教学内容。 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 践 “三多”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语文学习“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 培养

6、阅读兴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是语文教师份内的职责。教师既要用教 科书教好语文,又要推进儿童阅读。 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 改变阅读教学“硬”,口语交际、习作教学 “软”的状况 丰富训练内容:结合阅读,联系学习与生活 保证训练时间:阅读课上安排“运用”的环 节 拓宽训练途径:体现在“三类”课上,平时 语文及各科学习中、日常生活中 加强儿童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是儿童精神 成长的食粮。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儿童阅读挤进 课堂 愿景:儿童阅读进课程,进课表,进 评价 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 要“让学”。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和发展想象力 。 阅读

7、,有个人感受和见解;习作,进行个性化 表达。 在问题驱动和体验式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三、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落实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师无目标意识。 二是教师不能在阅读文本中生成和落实 教学目标。 三是教师在制订和落实目标中有偏差。 1.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必须” (1)必须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 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地朗读课文; (2)必须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 的战略重点,是必须落实,不能后退的“钢性指标”; (3)必须把理解定位在适当程度:能了解关键词句的意 思,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大

8、致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情感 。 (4)必须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要关注词语、句式、篇 章的背诵和积累。 2.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侧重点 (1)读书能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 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 (2)理解能力: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 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 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 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3)拓展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 ,加速有效积累。 (1)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 量,体会词句的含义、感情色彩和表 达效果; (2)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 领悟基

9、本的表达方法; (3)学习诗歌、记叙文、说明文 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 (4)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 信息。 3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 (二)关于文本解读 n1.提高教师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 (1) 不要在人文内涵上费时、用力过多 。 (2) 引导、点拨和讲解要符合学生接受 能力,要深入浅出。 链接备课的三种角色转变 n我是一般读者 过了河, 回过头去欣赏欣赏桥是什么样的。 n我是一位语文老师 两种做法不可取: 一是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 二是拿“名师”的教案全盘照搬 n我是一名学生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已知、未知与难易程度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怎样学才有趣 尽量从学生的角度看如何去点拨和引

10、导 2做好课前的学情预测,为优化 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较为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已知和经过努力可能 达到的未知,明确阅读课的切入点。 (学生是否是“零起点”?) (三)关于教学过程和方法 n1.时间要提速;2.环节要精简;3.内容要取 舍。 学习一篇课文一般的四个步骤: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品读赏读,揣摩写法 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四)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n1.自读自悟的能力。学会“圈”“画”“批 ”“注”的方法。 n2.朗读、默读能力。 n3.略读与浏览。 n4.用多种方法理解文本语言的能力。 n5.了解写法以及迁移、运用能力。 n6.积累学习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品质。 (五

11、)关于阅读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建立起交流话题。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中高年级要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学生能都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高年级逐步将此变为自学要求,进一步增加默 读和略读的比重,逐渐提高把握关键词句段要点的 要求。 4认读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 进入中高年级后,对生字的把握要通过 预习和课堂反馈解决;对新词的理解,以联 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为主要渠道,重点加大 对工具书的使用。 5初步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写作层次 。 6.质疑、解疑。 第二课时 1.复习。 2.精读课文。 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

12、,以读促悟。( 以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把握课文的层次、要 点及思想感情为主。) 3.熟读课文,形成积累(对背诵的内容、篇幅、 自主选择的比例可适当加大)。 4.课堂演练(高年段应适当增加小练笔)。 第三课时 (依文而定) 1.字词的巩固。 2.课后练习题中个别特殊问题的处理。 3.拓展与延伸。 4.积累与运用。 5.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与运用 (六)关于课后练习题 n总体思路: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对文 本的理解和先期处理,它从一定意义上 反映了编者的意图,试图通过简单的问 题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理教材。 因此,教师备课时,要细读文本,也要 细读课后练习,与课后练习的对话也是 与文本对话的

13、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借助课后练习题 n1.要将课后练习中的重点问题融入到 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不可“讲课”与 “练习”两张皮。 n2.重点的知识训练点可以单独做处理 和拓展练习。 n3.有些练习可以略处理甚至不处理。 第三部分 教学案例与反思 学科品性:模糊学科品性:模糊凸显凸显 语言文字:流失语言文字:流失强化强化 教学设计:僵化教学设计:僵化开放开放 指导策略:无力指导策略:无力有效有效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形式:单一丰富丰富 学科品性:模糊学科品性:模糊凸显凸显 课例:落花生 “必须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语言文字教学必须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语言文字教学 。” 语言文字:流失语言文字:流失强化强

14、化 海底世界案例流失的,也是最美的 给予树案例“沉默不语沉默不语” “教材是例子,但教材绝非餐巾纸。好的教材是例子,但教材绝非餐巾纸。好的 教材应当是一口井,一道泉。教材应当是一口井,一道泉。” 语文课,切莫冷落了课本 n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从整 体上把握教材重点要落实的知识和能力 目标。对不同板块、不同课文的讲解和 处理要详略有度,避免按部就班,平均 分布时间和精力。 n详则细嚼慢咽 n略可一带而过 小学语文教学有时可以小学语文教学有时可以“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有时需要,有时需要 “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 n如何细嚼慢咽? n1.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n2.加强对布局谋篇的

15、领悟。 n3.加强对时代背景、作者写作风格或 类似文章的了解,适当拓展阅读。 n4.强化背诵积累。 n一篇课文可以上个三五课时,如可能 上个三五天未尝不可。 如何一带而过? n1.读读课文。 n2.自学生字。 n3.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或教师答疑) 。 n4.重点讲解一两处。(普遍问题或重点 问题) n一课时处理完即可,甚至可以用三两 课时,把一个板块放在一起学习。 n举例:动物单元教学 举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 组主题单元“人与动物”教学设计) 本主题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 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 事。老人与海鸥

16、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国老人和海鸥之间 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跑进家来的松鼠是篇俄罗斯的作品 ,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 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是写在我 国西双版纳打洛江畔一头战象再现了他生命最后的辉煌与庄严 ,表现出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通 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 依的浓浓亲情,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 好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将较好地实现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