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第三弹 中世纪文学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40472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第三弹 中世纪文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外国文学史第三弹 中世纪文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外国文学史第三弹 中世纪文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外国文学史第三弹 中世纪文学1.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外国文学史第三弹 中世纪文学1.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第三弹 中世纪文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第三弹 中世纪文学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文学史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节第二节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 西方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一、基督教的“两希”传统 (一)律法主义的犹太教 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的统治 之下,产生了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 果,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 犹太人的大致生活区域 希伯来人所处的地理位置 希伯来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 a、圣教历史 b、罪感文化 c、选民意识 摩西十诫 摩西十诫 基督教对希伯来文化的扬弃 a、民族宗教普世宗教 b、末世论救赎论 c、地上天国属灵天国 d、外在律法内心信仰 (二)耶稣与基督教 在公元1世纪初,一个犹

2、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 撒勒人耶稣认作基督 ,他们在与正统派的斗争中 逐渐脱离犹太教,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 耶稣讲道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 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罗马世界的精神特点是抽象概念和死 板法律的统治,是美和爽朗的道德生活的毁 灭,作为直接道德发源地的家庭遭到了轻 视,个性一般遭到了牺牲,完全听从国家 政权的摆布,只能在服从的抽象的法律之 中才能见到冰冷的尊严和知解力方面的满 足。 (德)黑格尔 穿着绿色上衣的贵族,躺在卧台中央,倚着 丝绸制的垫子。侍从们站在身旁,当他示意要呕 吐的时候,就赶紧为他递上红色的羽毛及乳香树 制的牙签。爱妾仰卧在侧,当他觉得热的时候, 就轻摇绿色团扇,扇起

3、一阵凉爽的风。此外,少 年奴隶用桃金镶小枝挥赶苍蝇,女按摩师施展敏 捷的技术为他推拿全身。去势的奴隶,小心翼翼 地注视他弹指的信号,适时地将他的小便吞下, 并且专注地凝视着烂醉如泥地主人。 -(古罗马)马提雅尔 我愿相信你。我老实跟你说,我在这世上找 不到幸福。我的命运比女皇还要美好,但是生命 却给我很多忧伤、很多苦楚,现在我真无限地疲 倦。一切妇女都羡慕我,我却有时羡慕那没牙齿 的老婆婆。啊,什么是生命呢? 像你这种人,常常微笑着、香喷喷的、亲切 的而又自私的人,我和这种生活真的已弄得疲倦 了。我所认识的一切,我都疲倦了。我要找出我 没有认识的东西来,我所感到的欢乐,原来并不 是欢乐。 (法

4、)法郎士黛依丝 那个时候,沙漠里住着大队的隐士。那 种隐遁的修士们和修道者们是非常节食的,每天 到太阳落山后,才吃他们的面包,夹着一点食盐 和意沙泊的叶子。这便算他们一天的食料了。 他们都谨守着禁欲主义,穿着惩戒自己的袋 子和罩满眼睛的肩挂。长夜的默想之后,便去睡 在光秃秃的地上,祈祷,唱圣歌。总之,他们每 天完成那伟大的忏悔和苦行。为了思想到人类生 来的罪恶,他们不仅拒绝肉体的欢乐和满足,并 拒绝了那时候的人以为人身必须的保健。他们以 肉体的疾病惩戒灵魂的卑污,以为身体的溃烂和 创伤正式最光荣的装饰。 (法)法郎士黛依丝 公元476年, 一向自视为不可战胜的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的毁灭意味基督

5、的胜利。 二、中世纪的历史 A、概述 从公元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是欧洲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 史。 公元476年,奴隶制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由北方侵入的蛮族日耳曼人的各个民族:法兰克族 、西哥德族、东哥德族、伦巴德族等先后在西欧建 立起一些“蛮族”王国。与此同时,欧洲大陆的蛮族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渡海侵入不列颠岛。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 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分为三个国家,从而奠 定了后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欧洲的国界从这 时得到稳定,封建关系确立。 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 B、

6、中世纪历史分期 初期(511世纪) 封建制形成期,初期的前几个世纪,蛮族没有文 字记载的文学。英雄史诗(812世纪) 中期(1215世纪 10951453东罗马帝国亡) 封建制全盛时期,骑士文学(1213世纪),城 市文学(1315世纪) 末期(1517世纪中叶,14531640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封建制度衰亡。 历史分期与文学史分期的错位 就文学史而言,封建社会末期已是近代 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始,不包括在中世 纪文学之内,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在 14世纪就开始了。中世纪的文学主要是指 前两个时期的文学。 C、中世纪的社会风貌 封建土地制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全 部

7、土地归封建主所有,号称没有无领主的土地。 大封建主把土地留下一块直接经营,其余的分给 小封建主,这样层层封授,形成封建等级制。 封建等级制的爵位:公、侯、伯、子、男。 封建主把他的土地划成庄园经营,农民被控制 在庄园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称做农奴。农奴 除了不能被主人随意杀害外,人格上几乎和奴隶 没有区别。 城市等级制 11世纪,手工业日益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专职的工商业者聚居在城堡、寺院附近 的交通要道,逐渐形成工商业城市。 城市分为三个等级:城市贵族、市民和 平民。 城市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市民阶级 也受到封建剥削,因此,他们和农奴一样 反对封建主。 骑士阶层 三、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

8、中世纪的文化特点是宗教文化,即基督教神学 统治的文化。 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 义者形成了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中世纪是人类 历史的“中断”,中世纪文化是统治阶级压迫欺诈 与老百姓愚昧无知结合的产物。 中世纪扩大了欧洲文化的领域,形成强大的民族 ,以及巨大的技术进步。 基督教产生的历史条件 公元二世纪中叶,在罗马帝国的镇压下 ,犹太人被赶出了住地,流亡散居欧洲各 地。处于“散亡”中的犹太人把信奉的基督 教散布于“散亡”之地。这为基督教成为全 欧性的、世界性的宗教提供了社会土壤和 种族土壤、欧美普遍信奉基督教。 基督教定为国教 最初,罗马帝国当局仇视下层人信奉的基督 教。后

9、来,基督教会渗入到一些中上层人士,他 们取得了领导权,主张效忠顺服执政者。 罗马帝国当局改迫害为利用,并于公元313年 颁发米兰敕令,正式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中世纪 时,基督教正统教会成为封建社会的支柱,一切 学术、教育都置于神学的控制下。 天主教统治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统治,指的是 天主教,它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占统治 地位的宗教,并把哲学、政治、法律等, 置于天主教神学的控制之下,还设置异端 裁判所(1220年建立),作为维护其统治 的工具。 政教合一 天主教会企图将封建制度神圣化,积极 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 形式,教会和王权共同统治,教皇对世俗 政权也有最高权力。 圣经

10、 圣经是古代希伯来人(犹太人又称希伯 来人)在长期苦难生活中积累和创造出来的 。 B.C 13 希伯来人把耶和华当作民族保护神。 B.C 5 “巴比伦之囚”。 罗马时代 成为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任何一个民族在它的长篇史诗中,通过 个性来显示其民族精神,比如阿喀琉斯。 (俄)别林斯基 摩西出埃及记 作者:米开朗基罗,约作于1513-1516年,藏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新约 耶稣是基督教信奉的救世主,被认为是上帝的儿 子,称之为基督。 耶稣出生耶路撒冷,他的母亲玛利亚已经许配给 约瑟,还没迎娶,就从圣灵怀孕。耶稣给人间传 播真理,搭救凡人, 他召12门徒,在犹太各地传教。 新约全书的内容主要讲述耶稣和

11、12门徒的故 事。 基督教中至关重要的观念 原罪观 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观念是原罪观。即 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偷吃 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 过,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都在于原 罪。即使是刚出世便死亡的婴儿,也有与 生俱来的原罪,是上帝的罪人,需要基督 的救赎。原罪观使民众的注意力脱离现实 ,转向天国,希望得到救赎。 (古罗马)圣奥古斯丁 (354430) 救赎观 救赎观是与原罪观同生的基督教的重要 教义。人类犯了原罪,无法自救,整个俗 世都沉沦在罪愆中。人们希望得到拯救。 因而上帝派耶酥基督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 ,流出宝血以赎相信者的罪。 救世主观 救世主是基督教对耶稣称

12、谓。 救世主观念指的是耶稣降生世间,为拯救 人类脱离罪恶,得到永生。 教会伦理道德 基督教伦理思想主要是新约部分。 第一,爱和宽恕 基督教把爱作为调整人和神、人和人 关系的道德准则。教会认为爱的原则来自 神。神本身就是爱。上帝牺牲了自己的儿 子耶稣替人类赎罪,说明神是爱人的,爱 是人神相通的途径。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彼此相爱吧,因为爱 是从上帝来的,凡是实行爱的人,都是上 帝的儿子,来自上帝。凡任何人如不实行 爱,就不会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 约翰一书第四章 “你们饶恕人,就必蒙饶恕。” -路加福音第六章 第二,勿抗恶 耶稣在登山训示中说: “你们曾听过,有人说:一眼还一眼,一牙还 一

13、牙。但是,我告诉你们:不要抵抗损害。如果 有人打你的右脸,你便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如果有人来与你打官司,要得你的内衣,那么, 你便连外衣也由他拿去。”(马太福音第五 章)这成为基督教的伦理名言。 第三,禁欲主义 基督教宣扬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主宰。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 约翰福音第六章 灵魂引导人服从神的诫命,从善,肉体则引 导人从恶。肉体死后,灵魂将受基督的审判,信 神禁欲的人可以上天堂,反之则下地狱。因此在 世须禁绝一切欲望和现实的物质享受,来世才有 幸福。禁欲主义是教会伦理极其重要的道德原则 。 第四,信仰神是最高的美德 信仰神是最高的美德,也是达到最高道德 境界的惟一途

14、径。人为神而活,人的最高幸 福和美德是信仰神。 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信 仰神,它是教会伦理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以 上三条皆出自这一条。 古希腊与中世纪宗教比较 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与古希腊的无神论世界观 形成鲜明的对照。 古希腊的宗教观念是淡漠的,多神的,一个城 邦信奉一个神或英雄,是多神论,以至无神论, 古希腊是自由思想的故乡。 中世纪神学统治禁止人们的自由思想,圣父圣 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崇拜,窒息了古希腊文化对 人性的歌颂,阻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 神学源于希腊文Theologia,意为“论述神 的学科”。基督教沿用此词。为基督教论证 上帝(天主)的存在、本质和研究教义教 规的学问

15、。 13世纪末以来,神学的范围逐渐发展到 论证基督教全部教义的学说。上帝、基督 、人性、伦理、虔修、教会等,都成为神 学的论题。(no) 一、教会文学一、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作 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内 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 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祈祷文、赞美诗 、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 等。 耶稣受难神秘剧 宗教剧以圣经为题材 ,代表作是耶稣受 难神秘剧、圣母奇迹剧。尼德兰画 家梅姆林的木版画受难图(1470)描 绘了中世纪宗教神秘剧演出的情景,宗教 神秘剧在这幅画里充满了现实生活感,耶 稣就在人们身边生活、受难、死亡。 二、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 作。主要内容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 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欧洲几个主要的国 家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 英国:贝奥武甫(8世纪) 贝奥武甫是中世纪古英语文学的最高 成就。背景和情节都是北欧的。瑞典南部 耶阿特族王子贝奥武甫到丹麦做客,帮助 丹麦国王除妖。从陆地打到海底,杀巨魔 ,斗毒龙。贝奥武甫载誉回国,继承王位 。50年后,贝奥武甫的国土受到一条火龙 的危害。老年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 死火龙,自己也牺牲。 这首史诗有很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掺有 基督教成分。史诗歌颂贝奥武甫的正直无 私,英勇无畏,对人民负责的英雄品质。 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