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39842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自然地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自然地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自然地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自然地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讲解(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3.露点 二、蒸发和凝结 (一)蒸发及其影响因素 (二)凝结和凝结的条件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露、霜、雾淞、雨淞、雾、云) 四、大气降水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1)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水汽压, 也用百帕表示。 (2)饱饱和水汽压压(E):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 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 ,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饱饱和水汽压压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P102表3-8) 一、大气湿度 (一)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1)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cm3表 示。 (2)相对湿度(f):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E 之比,称为相对湿度(f)。 e为水汽压;T为以绝对温度表示的气温。 在近地面处e 的量值可近似地代替a。但需要注意,两者的单位不 同。 空气饱和时,e=E,f=100%;空气未饱和时,eE,f100%;空气处 于过饱和时,f100%。 3.露点温度: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 简称露点。 气温降低到露点,是水汽凝结结的必要条件。 (二)湿度(相对湿度)的变化与分布 1时间变化 (1)日变化:日出前最大,午后最小。 沿海

3、地区,白天盛行海风风,故相对对湿度最高值值出现现在午后;夜间间 盛行陆风陆风 ,最低值值出现现在日出之前。 (2)年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小,冬季最大。 但夏季风来自海洋,冬季风来自内陆的地区,相对湿度夏季最大, 冬季最小。 2空间分布 (1)海陆分布:沿海大,内陆小。 (2)纬度:赤道大,副热带小,高纬度大。 二、蒸发发和凝结结 (1)温度 (2)下垫面性质 (3)空气湿度 (4)风风速 蒸发发能力与水量共同决定了蒸发发量 (一)蒸发及其影响因素 1影响蒸发发的因素 2蒸发发量 (1)时间变化 日变化:午后最大,日出前最小。 年变化:夏季大,冬季小。 (2)空间分布:受气温、海陆分布、降水量等诸

4、多因素影响。 纬度:纬度低,蒸发量大。 海陆:海洋大于陆地 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大,蒸发量大 海拔高度:海拔高,蒸发发量小。 1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与过饱和 2凝结核 (1)暖水面蒸发 (2)空气的冷却 绝热冷却 辐射冷却 平流冷却 混合冷却 (二)凝结和凝结条件 三、水汽的凝结现结现 象 (一)地表面的凝结现象 1露和霜 (1)定义义 (2)形成条件 平流霜或洼地霜常因辐射冷却而加强。 辐射冷却 平流冷却 晴朗微风 冷平流 洼地 (3)霜期 初霜日:入冬后第一个霜日 终霜日:最末一个霜日 霜期:初霜日到终霜日 无霜期:终霜日到初霜日 2雾淞和雨淞 (1)雾淞: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

5、冻结而成,俗 称树挂。 (2)雨淞:形成在地面或地物迎风面上的,透明的或毛玻璃状的 紧密冰层,俗称冰凌。 雨淞 08,1,28湖南电网冰 08,1,20贵州南州锦屏县电力职工抢修 遭冰冻灾害的电力设施 (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1雾 (1)定义 (2)基本条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有使水汽 发生凝结的冷却过程。有凝结核。 (3)分类 (4)地理分布:沿海多于内地,高纬纬多于低纬纬。 辐射雾: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地面气层变冷而形成 的雾。 平流雾:暖空气移到冷下垫面上形成的雾。沿海地区春 夏季节的海雾。 蒸汽雾:冷空气移到暖水面上形成的雾。 上坡雾: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而使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雾 。

6、条件是潮湿空气稳定,山坡坡度不能太大。 锋面雾:发生于锋面附近的雾。主要是暖气团的降水落 入冷空气层时,冷空气因雨滴蒸发而达到过饱和,水汽在锋面 底部凝结而成。我国江淮一带梅雨季节常出现锋面雾。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云 (1)云的形成条件 水汽达到过饱和:空气垂直上升进行的绝热冷却 凝结核 (2)绝热冷却方式及形 成的云的类型 热力对流积状云 卷层 云 卷云 卷积 云 积雨 云 高层 云 高积 云 层积 云 浓积 云 乱层 云 层云 马上就会下暴雨 动力抬升层状云 卷层 云 卷云 卷积 云 积雨 云 高层 云 高积 云 层积 云 浓积 云 乱层 云

7、 层云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大气波动波状云 “鱼鳞斑”,是指气象学上的透光高积云。这种云多在高气压的控制条件下,大 气比较稳定,是在中空逆温层下形成的云,是晴天的征兆。 地形抬升地形云 (3)云的度量 (4)云量的地理分布 赤道多云带 20-30少云带 中高纬多云带 四、大气降水雨、雪、霰、雹 2005年4月25日 江苏省冰雹 (一)降水的形成 (云滴增大为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 水物的过过程 ) 1云滴凝结(凝华)增长 小而暖的云滴蒸发变小,大而冷的云滴凝结增大。 冰晶效应 2云滴的冲并增长 (二)人工影响云雨 1人工影响冷云降水 利用冰晶效应应 2人工影响暖云降水

8、 利用冲并增长 (三)降水的类类型 1对流雨 2地形雨 3锋面(气旋)雨 4台风风雨 (四)降水随时间的变化 1降水量和降水强度 (1)降水量: (2)降水强度: 2降水的日变化 (1)大陆陆型: (2)海洋或海岸型: 3.降水的季节变化 (1)赤道型 (2)热带型 (3)副热带型 (4)温带及高纬型 3降水变变率 (五)降水分布 1.分布特点 (1)赤道多雨带 (2)副热带少雨带 (3)中纬多雨带 (4)高纬少雨带 2.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子 (1)空气温度 (2)全球风系的分布 (3)海陆分布 (4)地形 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3.露点 二、蒸发和凝结 (一)蒸发及其影响因素 (二)凝结和凝结的条件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露、霜、雾淞、雨淞、雾、云) 四、大气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