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39747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1、相关定义1.1、概念界定 1、处方教学法 处方教学法是一种运用诊断资料来设计与修订学生学习变量的教学法,具有 诊断性与针对性。它要求教师通过对诊断资料的分析,评估影响学生学习的变量, 调整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行为。笔者 根据处方教学法的四个基本步骤,并结合实际情况,将应用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 策略发展的处方教学法设定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并将其作为后续第三章行动研 究中的四个研究环节。 1)被试的确定。通过问卷的调查和教师的鉴定,教师将邀请数学学习策略使用 情况存在显著问题的学生参与进一步的诊断,判断是否有必要参与个别化的 处

2、方教学。 2)诊断报告的确定。教师将结合三方资料,即教师的评估、测试的结果以及结 合家长的反馈资料,确定学生学习策略掌握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为被试学生 6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提出诊断报告。 3)补救方案的实施。教师将根据诊断信息,规划与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与目标; 以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策略产生好奇与热情;完整而深入地向学生 展示学习策略的使用并尽可能外显地表达内隐的心理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教 师”肯定与否定”的自我调控过程等;并适时地要求学生参与训练与反思, 使其真正内化良好地学习策略;最后要求学生概括上述策略使用的限定条件 和使用范围,以帮助其提升策略的迁移能力。 4)教学效果的检

3、验与教学循环的实施。通过观察与测试,教师将判断学生经过 教学干预后,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是否得以改善,检验教学效果并实施 教学循环。 2、数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综合国内外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我们将学习策略界定为:学习策略是学习 者内隐的学习调控与规则和外显的学习技能与过程的统一,是学习者在遇到某一 学习任务时,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自我调控,以设计出具体的方法与过程。 数学学习策略是基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策略,是学习策略在数学学科问题 上的运用。它是学生为解决某一数学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内在自我调控与规划, 从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数学学习策略又可以分为两个内容维度,即 数学认知策略

4、与数学元认知策略,每项策略又包括四个子策略,如下表所示。 表0.1数学学习策略 数学学习策略 数学,认知策略 数学认知策略 IS 监控调 评价反 策略 概念学 计算学 解题几何知识 策略 节策略 思策略 意识 习策略 习策略 策略 学习策略 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了解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水平的 现状,采用分层分类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与引导措施。在指导过程 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知识与方法的内化,也需要强调学生自我否定与反 思等内在调控机制的构建,同时还需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 7 处方教学在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发展中的应用 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

5、观,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前就必须对学习者初始水平进行评价,并以此来确定不同学生的 策略教学目标。一旦与学生能力相一致的适合某种任务的策略被选用,教师与学 生便建立了策略、策略教学目标和何时、如何运用策略的教学体系1。 8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四节研究方案 1.2、相关概念界定 1.4.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界定1.4.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界定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提出来的,1935 年,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发表提出 了”非智力因素”(non- intellective factors)概念。这是国外第一位提出非智力 因素这一概念的亚历山大在其关于智力测验中发现:有部分起作用

6、的变量如个体对 10 事物产生的兴趣、对事物的坚持性、想要自己成功或者满足的愿望等因素被忽视了, 在其研究中能够说明以上被忽略的因素和智力因素一样都能够影响青少年的学业。 随后,心理学家韦克斯勒(Wechsler,D)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概念。1950 年他所发表的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是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 的标志。学者燕国材在 1983 年提出的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功能、特征等相关研究在 我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教育界受到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38-39。非智力因素意指 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 的心理特点,如兴趣、意志品质、自

7、信心、责任感、团队意识等具体要素。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查阅许多资料,小班化教育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小班化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概 念。从字面意义上看,小班化教育是相对于大班化教育而言的,即把大班变成小班,缩 小班级规模。这仅仅是小班化教育的前提,小班化教育包含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一)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指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规定人数的 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固定的时间表和统一的进度,对全班学 生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相对于个别教学,它具有有计划、讲效率的特点,有利于 扩大教育规模和普及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

8、学生的群 体意识和个性的社会化。 (二)小班 小班是侧重空间形式的概念。从相对意义上讲,小班指的是比某一地区或国家规定 的班级规模更小的班级,但并非无限制的相对。比如,从几百人缩减到一百人以内,从 几十人减少到一两个学生,这都不属于小班研究的范围。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 对小班班额数的界定是不同的。在美国24人以上的班级就可以称为”大班”了,而我 国学校管理规程规定每班学生的标准为45人,礴基于我国的办学和发展条件,小班化教 育的探索主要是指35人以下的班级。从动态意义上讲,小班的班容量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本文的小班是指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班级的简称,即小班体现的 是一种以

9、学生为本的主体性、个体性、充分性的教育理念的追求。 (三)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是侧重课堂教学的概念。一般而言,教育大概念中也包含着教学,然而, 谈到教学的概念,却只针对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不包含课堂之外的所有教育性 活动。小班教学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强调这个方面,而不是教学的单一性问题。它的 宗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小班化的教学对策多种多样,有互动教 学、反馈教学、自主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分层教学对策等。 (四)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侧重动态转变的发展过程,实现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化字使小班 变成了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从字面上讲,小班化是指对小班性质

10、、状态 和教育模式进行转变的过程。小班教学只是在班额小的情况下进行的浅层次教学活动, 小班化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升发展到更完善阶段,是单一模式转向综合改革的阶段, 是追求小班化教育的内在属性和特质的逐步形成阶段。本文认为,小班化教育是指在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25一35人的班级规模为基础,以促进每位学生全 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探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学组织形 式、教学内容、方法、策略、评价发生全新变化,促使小班化教育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性的过程。小班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追求优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重要载体。缩小班 级规模本身会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更重

11、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策略、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 发展和提高。 (五)小班教育 小班教育完成了小班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全过程,实现和完善了优质教育目标由可能 性向现实性转变的过程。小班教育是指在学生人数较少的班级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 念为指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这些变化对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将带来深远的 影响。 小班、小班教学、小班化教育、小班教育四个概念是一个事物在不同层面的发展过 程,把它们看成是同义词或截然不同的词都是片面的。小班是一种基于班级规模缩小的 教学空间组织形式,是小班化教育形成的基础,小班教学是侧重课堂教学的概

12、念,小班 教育是最终目标,小班化教育是达到目标的动态演变过程。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对小 班化教育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探索与研究上。 (六)个性 “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 戴的假面具,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指能独立思考、 具有独特行为特征的人。”司现代心理学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 复杂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统一体。教育学上的个性是指学生在整体素质发展中的独特 表现,体现在认知、心理、品行等多个层面,是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

13、独特表现讲的, 不仅仅是心理学上讲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情商的最重要的因素,个性有良好个性和不 良个性之分。孩子应该具备以下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心理方向、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保障系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良的个性品质有偏激、狭隘、嫉妒、神经质、依 赖、怯懦、自卑、孤僻、暴躁、敌对、自负、猜疑、害羞。本研究只针对小学小班化教 育中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如果孩子从小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将对他一 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所有方面都产生积极作用。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生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指教育工作 者在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不单单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

14、,关注的是学生的学科基础知 识的掌握、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的成人成才、学生的一生需 要和发展。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总值的改革方向,也明确提出促 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改革目标。全面发展是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 上发展个性和特长,并不是要求学生各方面都优秀。 第一章小学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依据 1.4、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然拼读法2.1.1 自然拼读法 关于阅读教学有效方法的争论贯穿了整个 20 世纪。在此阶段,出现了许多阅读 教学的方法。”看说”教学从 20 世纪 40 年代起盛行了 30 年。到了 70 年代,自 然拼读

15、法教学开始盛行。90 年代,整体语言教学又赢得了广泛的支持。由于长期采 用整体语言教学,美国有 95%的中小学生存在阅读困难,16 岁以上的学生中有 20% 的学生不能完成基本的读写任务。这一危机影响到大学阶段的学习,整体语言教学被 看作是学生学业成绩下降、造成美国学生读写能力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后,许多 州政府专门组织幼儿园到三年级的教师采取自然拼读法教学,强化基础语音教学法, 以便在低年级用字母拼音教学取代整体语言教学。而越来越多的研究也显示出自然拼 读对于儿童阅读入门的重要性。目前,自然拼读法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很 多英语国家普遍推广,儿童进入小学之前就开始接受拼音训练。 朗文

16、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中是这样定义”自然拼读法”的:教儿童阅读的 一种方法。老师教学生辨认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关系,先教儿童学会字母所代表的音值, 然后逐个音地把新的单词试行拼读出来。 不同学者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自然拼读法”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拼读法是让学生认识到字母与其发音之间的联系(letter-sound correspondences)以 及如何运用该系统知识识别单词的一种教学方法。(Adams,1990) 拼读法主要描述对音素 (sound/phoneme)进行译码的字母或符号。(Venezky, 5 1999,转引自何花,2007) 拼读法教授学生字母与其发音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后便可自主拼读生词,为平 衡阅读提供帮助。(Starrett,2000) 拼读法不仅仅是学习字母的名称音和读音(name and sound the letter makes)。要有 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拼读法教学必须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引自何花, 2007) 拼读法是帮助学生了解词素(grapheme)与音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