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习题力学部分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38763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习题力学部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习题力学部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习题力学部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习题力学部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习题力学部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习题力学部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习题力学部分讲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章内容 Contents chapter 2 常见的几种力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一般物体的平衡 平衡的种类 流体静力学 边长为a的均匀立方体,对称地放在一个半径为r 的圆柱面顶 部,如图所示,假设静摩擦因数足够大,足以阻止立方体下 滑,试证物体稳定平衡条件为 a r 当立方体偏离一个很小的角度,无滑动地沿圆柱体“滚动”至触点C时 ,设圆柱体和立方体原来的接触点分别为O和O,如图所示,因为 弧 , 而弧 所以 如果,就有 此时可保证立方体的重心在过C点的铅垂线的左方,也就是说立方体 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矩会使它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即立方体处于 稳定平衡 O r O C 如果,就有 O r

2、 O C 注意:是正方体转过的微小角度. O r O C 当立方体偏离一个很小的角度,无滑动地沿圆柱体“滚动”至触点C时 ,设圆柱体和立方体原来的接触点分别为O和O,如图所示. 因为弧 , 满足弧 所以 解得 则可保证立方体有回复力矩, 即立 方体处于稳定平衡 O r O C C 因为角度极小,因此可忽略O相对O 的水平移动,仔细计算为角度的平 方项,即二阶小量,可以忽略. 当立方体偏离一个很小的角度,无滑动地沿圆柱体“滚动”至触点M时 ,设圆柱体和立方体原来的接触点分别为O和O,如图所示,因为 解得 且 O r O M C C 稳定平衡条件是重心位置C高于C. 对于很小的角度 即 否则会向下

3、滑动. 用一根细线铅直悬挂一根长为l的均匀细木杆,置于水桶內水面上方 ,如图所示当水桶缓慢上提时,细木杆逐渐浸入水中当木杆浸 入水中超过一定深度 l时, 木杆开始出现倾斜现象,已知木杆密度为 ,水 的密度为 , 求l. l A C D B mg F 设杆的截面积为S,密度为,水的密度为0,杆浸在水中的长度为l,微扰 使杆偏离重力线一个小角度. 重力的力矩为 浮力的力矩为 临界点为 即 可解得 因为 所以取 A C D B mg F 要使根号成立要使根号成立, ,则水的密度大于木杆的密则水的密度大于木杆的密 度度. .因此因此 木杆将偏离重力线木杆将偏离重力线. .否则为稳定平衡否则为稳定平衡.

4、 .所得所得 结果是杆处于随遇平衡时的值结果是杆处于随遇平衡时的值. . 如图所示,将一支正六棱柱形铅笔放在斜面上,斜面倾角 =40o,铅笔与水平方向的成角,铅笔静止,试问: (1)铅笔与斜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2)角至少为多大?(竞赛书第31页第14题) mgcos mgsin mg a O x y O mgsin mgsincos 如图所示,所取的截面过这支笔的重心,x轴与铅笔的棱平行,y轴 与铅笔的棱垂直,且两者都在斜面上,z轴(图中未画出)为垂直斜面 向上由笔不滑动, 得 由笔不转动,通过O点的棱为轴,摩擦力力矩为 0, 则弹力矩及重力矩为: (等号成立时弹力对轴无力矩)

5、(表示重力各个方向的分力)得 (46o30) 或者:设正六面体的截面边长为a, 由力矩平衡条件,有 在竖直墙面上有两根水平木桩A和B,有一细木棒置于A之上、 B之下时与竖直方向成角静止,棒与A、B的静摩擦因数都为 0,现由于两木桩的摩擦力恰好能使木棒不下坠,如图所示, 求此时棒的重心的位置离A桩的距离已知木桩沿杆方向相距 2a. A B 联立解得: 设想x=0,此时棒与木桩B无作用力但由于0足够大,fA就能维持细棒 平衡;当x0时,细棒与木桩B产生弹力,细棒更不会下滑 所以要使细棒静止,其重心与木桩A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 设A木桩与重心之间的距离为x,由平衡条件,有 重心为轴

6、B为轴 由式可知,所以本式仅对适用 若 A B A B mg fA NA fB NB 静止流体内一点的压强,等于过此点任意一假想面元上正压力大小 与面元面积之比,当面元面积趋于零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静止流体内等 高的各点的压强相等,在竖直方向上压强随流体深度增加而增加. P=P0+ gh 式中P0为流体上表面的大气压强,为流体密度,h为深度. 由于液体的可流动性, 在液体中任意取一小面元, 液体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必定垂直于该面元面无切向力,由于该面元是在液体中某点 任取的,可以断定: 压强与方向无关,对液体中任一点来说压强是一确 定值. 浮力是浸没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对它的各个方向的总

7、压力的合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其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 流体的重力. F= gV 浮力 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物体在流体中的深度无关. 式中为流体的密度,V为物体浸没在流体中的体积. 一个半径为R的马德堡半球,抽成真空后置于大气压 强为p0的空气中,不计球壳重量,则两半球的压力为 A B C D E E 如图所示,A是一块质量为M的木块,B是质量为m的小铁块 ,共同浮在水面上,若将小铁块从木块上取下而直接放在水 中,那么水的高度将如何变化? B A 考查所排开的水的体积。 木块和铁块一起时,排开水的重量等于木 块与铁块的总重量,排开水体积为 其中0为水的密度。 铁块在水中时,木块

8、排开水的重量等于木块的重量,铁块排开水的体 积等于铁块的体积,则排开水的总体积为 因为水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即0铁,所以,可见水面下降。 一个圆台的体积为V,底面积为S,全部浸没在深为H,密度为的水中,且圆台的底部 与容器底面紧密连成一体,如图所示,试分析圆台是否受到浮力。大气压强为p0. 浮力的本质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由于圆台 底部与与容器底面连成一体,水对圆台的底部无压 力,水对圆台上表面的压力向下,水对圆台侧面的 压力为垂直侧面斜向上。将圆台分成两部分,中间 部分的高为h,则圆柱体只受到向下的压力 剩余部分受到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为 因此,圆台受到合力为 讨论:(1)当时,合力向上,

9、有浮力。 时,合力向下,无浮力。 时,合力为零,处于临界状态。 (2)当 (3)当 H S 有一密度为1,半径为r 的半球放在盛有密度为2的液体的容器底部,它与 容器底部密切接触(即半球表面与容器底面间无液体),如图所示,若液 体深度为H,问半球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多大?大气压强为p0. H r 设想半球体的下底面有液体,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 半球体受到的浮力为 因此,半球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为 这样,半球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由平衡条件,有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球浮于密度为1和2的分层液体的界面处,设 分界面正好位于球的直径平面上,问球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1 2 由上、下半球面的压力

10、差关系,可以 证明阿基米德定律仍成立,因此 (可以分两个半球进行讨论,设中央处的压强为p,则分别隔离两个半 球,可证明结论成立。 如果是均质球,则两部分的密度相同。) h h1 1 2 h2 如图所示,杯中盛有密度为的均匀混合液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变为两层均匀液体,其密度分别为1和2(21),设总体积不变, 问杯内底面所受液体压强是否因此而改变?如有改变,是增大还是减 小? 因为液体的总质量不变,若杯子是柱形的,显然液体分层后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等,但 现在倾斜的杯壁也支持了一部分液体的重量,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可能要发生变化。 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决定于竖直液柱的重量和杯底的横截面积,而竖直液柱的重量又等于 全部液体的重量减去斜柱部分液体的重量,假定密度大的液体在杯底形成的厚度很小,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则斜柱部分全是密度为1液体,显然斜柱部分的液体重量和原来相 比减小,竖直液柱重量增大,杯底受液体压强增大,这是用极端推理方法求得的。以下 作一般的证明。 h1 1 2 h2 设分层后的液面,如图所示,S为混合液体的平均横截面积,S1,S2分 别是密度为1和2液体相应的平均横截面积,h1,h2分别是密度1和2 液体相应的高度,由于总体积不变,则 又由于总质量不变,则 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在分层前后分别为 解得 因为 整理后得 因此 即 即 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