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蒙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二课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36684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巴州蒙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二课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疆巴州蒙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二课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疆巴州蒙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二课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巴州蒙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二课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巴州蒙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二课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 第十二课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知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联、瑜、处、忌、妒、搬、肃、静、袭、逼、辞、抵、耽、误、懊、悔、刮、疗、概、佗、嚓、捂、锋、率、敬、忍”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会组成词语。掌握“联合、处分、忌妒、为难、动静、军营、袭击、逼、推辞、排、划、只管、暗暗、靠近、来不及、抵抗、耽误、负责、不如、气概、锋利、不必、率领、敬重、忍耐、喜出望外”等常用词语,了解其意义和使用特点,能够模仿课文中句型造句、句式造句。2、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列出的“只管”“千万”“,总想”“ 等句型句式,熟悉其中关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模仿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

2、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过程与方法:4、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 1、课文 2 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5指导学生按照 “学习提示”中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6重视习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课文文体范例进行不少于 200 字的习作。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本课阅读拓展材料美妙的对称 ,初步了解一些数学和物理等理科学科学习中等常用的知识和术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8、理清文章

3、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情感与价值观:9、扣住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2、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用自己的话叙述。3、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教学难点:1、扣住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学法引导教师

4、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教学用具:课文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教学课时:6 课时课前准备(含预习布置):1. 朗读课文。2.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3.质疑问难。2. 教学准备: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教学过程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第一课时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草船借箭的词语学习课时目标:知知识与能力: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2、通过边默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3、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4、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

5、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情感与价值观:5、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6、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课时重点: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课时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

6、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成功,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2揭题、读题。3审题。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4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二、按不同的学习方式,检查词语预习情况。1、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2、 (板 书 ) 词语。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4、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5、疑难生字联、瑜、处、忌、妒、搬、肃、静、袭、逼、辞、抵、耽、误、懊、悔、6、疑难词语联合、处分、忌妒、为难、动静、军营、袭击、逼、

7、推辞、排、划、只管、暗暗、靠近、来不及、抵抗、耽误、负责、不如、三、检查步骤1、听写词语或指定一两个学生朗读,其他人听写。2、造句练习:分小组用学习提示二三四中出现的词语造句。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回答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习题)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13 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

8、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二(1415 自然段):讲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三(1623 自然段):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四(24 自然段):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 ,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才干。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请大家以“箭”来总结段意。第一部分,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起因)第二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准备)第三部分,写诸葛亮借箭;(经过)第四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准备)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五、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进一步熟读所以的词语,要能流利地读、写、运用。2、生字词每个抄写三遍, 用学习提示三、四重点词语造句。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