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公司事故管理制度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35108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合金公司事故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铝合金公司事故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铝合金公司事故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铝合金公司事故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铝合金公司事故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合金公司事故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公司事故管理制度(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故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规范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置工作,理顺和规范事故调查的分工及程序,形成明确的安全管理导向;以认真落实“抓系统,系统抓”的安全工作思路和“四不放过”的安全事故调查原则。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2.本制度规定内容及适用范围2.1事故信息报告、处置,事故分级、调查、处理;2.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单位及个人。 二.事故分类分级 事故分类分级按照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相关规定执行。 三.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本车间值班

2、领导和公司调度室汇报,车间值班领导和公司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当日值班领导、主管副总、总经理、董事长及安环部、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报告,总经理或董事长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集团公司安监局报告。2.对多人重伤、死亡和重大火灾、爆炸、重大设备设施损坏、停产事故,事故现场人员可直接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公司主要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将事故信息向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安监局报告。3.报告事故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3.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3.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3.4事故已经造

3、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3.5已经采取的措施;3.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4.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4.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4.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5.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公司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

4、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日续报。6.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填写事故快报,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人身工伤事故,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事故快报报送安环部,并在开完事故分析会后填写事故报表,发生较大、重大事故时,必须立即报安环部,其他各类一般事故自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应将事故报表上交事故主管单位。7.发生事故的单位,须根据事故调查“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调查,并填写事故报告,必须在每月25日前将本月发生的各类事故报公司安环部,安环部做好事故信息的每月、每年的统计。8.各车间、部室要建立健全各类事故档案,对事故调查分析的原始资料(包括:现场调查、旁证、材料、技术鉴定、分析化验、会议发

5、言记录、照片、图表、仪表记录、综合调查材料等)和事故统计报表、专题报告等,应有车间、部室专人保管。9.事故信息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事故信息。 四.事故调查程序及分工1.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施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如有发现,一经查实,交由公司相关部门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

6、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3.按照发生事故的性质,成立对应的事故调查小组,具体办法按照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执行。4.每起事故(含比照事故处理的重大隐患)发生后,都必须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履行下列职责:4.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4.2界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4.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4.5负责事故信息的报告及处置。5.多人重伤、死亡和重大火灾、爆炸、重大机电设备损坏等事故由集团公司组织调查处理,各专业调查组协助配合。6

7、.凡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所管辖的事故,总经理可指定某一部门为主,组织调查、上报和处理。上报时,由安环部负责,避免重报,总经理可指派相关领导参加或组织调查、上报和处理。7.比照事故处理的重大隐患及未遂事故(如火灾、电气失爆等),由公司分管副总责成事故车间(部室)对事故进行调查,形成事故调查报告,经公司分管副总同意后,由安环部进行反馈并跟踪落实。 五.罚则1.车间(部室)对生产安全事故迟报、漏报的,给予部长或车间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罚款1000元,当日车间值班领导罚款1500元。2.车间(部室)对生产安全事故谎报或者瞒报的,给予部长或车间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罚款2000元,当日车间值班领导罚

8、款3000元,情节严重的,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3.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迟报、漏报的,给予相关人员罚款1000元。4.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谎报、瞒报的,给予相关人员罚款3000元,情节严重的,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5.对在事故发生后不按规定组织调查、处理、统计、建档或不将事故调查报告按时送交安环部的,对单位负责人给予500-1000元的罚款,并扣除责任单位所有人员的安全绩效奖励。6.对事故发生后抢险救灾有功,使员工生命安全与企业财产免遭损失的,或在改善劳动安全条件、防止各类事故和职业性危害方面,做出突出成绩或有重大贡献的,经公司研究后,可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按

9、本规定对公司要调查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先进行初步调查,提出意见。2.本办法未尽事宜,可依据事故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附件1:事故调查报告格式和基本内容附件2:事故调查组成员名单附件3:事故伤亡人员名单附件4: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表附件5:事故台账记录表附件1:事故调查报告格式和基本内容单位“月日”事故调查报告年月日,(单位)发生一起事故,造成人死亡,人重伤,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元。简写:有关领导对事故的批示及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灾的情况。 月日至日,部门对事故进行了技术鉴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牵头,组织、部门等单位组成事故调查组(见附件二),(并邀请单位参加,有则写,无则不写)

10、,对事故进行了调查。调查组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认定、综合分析,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及防范和整改措施。 一.事故概况1.单位名称:2.事故时间:年月日时分。3.事故地点:地点。4.事故类别:事故。5.事故伤亡情况:死亡人,重伤人,轻伤人。6.直接经济损失:元。 二.事故单位基本情况1.概况事故单位所处位置及交通条件,现有工序、员工人数、生产性质,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2.事故前安全监管情况叙述该单位在事故发生前的安全监管情况。【注:重点写监管在哪些方面未落实到位,要写具体事实】 三.事故发生经过及抢救救援情况描述事故发

11、生的全部经过,从发生事故直至抢救出最后一名遇难者的整个过程情况(善后处理提一句)。【注:事故经过及抢救过程必须依照时间顺序进行简洁、明了、完整地叙述,要与事故原因在内容上相互呼应,忌啰嗦、繁杂】 四.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本次事故共造成人死亡,受伤(见附件三)。直接经济损失万元(见附件四)。因事故抢救扩大了事故或有人员未抢救出来的要说明。 五.事故原因及性质1.直接原因根据技术鉴定、现场勘察情况、调查询问笔录及技术方面的调查资料相互印证,事实确凿,从物的不安全状态(机械、物质或环境)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二个方面叙述,语言简明扼要,客观写实,重证据,重数据,无主观臆断成份。2.间接原因根据调查取证资

12、料和调查报告叙述的有关内容描述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要突出重点、有层次,语言简明扼要,证据充分。【事故原因是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事实依据,一定要写完全,准确】2.1技术和设计上的原因;2.2现场管理方面的原因; 2.3安全管理和责任制落实上的原因; 2.4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 2.5安全操作规程方面的原因; 2.6安全防范措施实施及事故隐患整改方面的原因; 2.7安全监管或其他方面的原因。3.事故性质经调查认定,本次事故是一起事故。 六.责任划分与处理建议责任划分: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或间接责任;领导责任(直接、主要、重要、领导)1.建议不再追究人员责任人员的责任认定表述模式:

13、姓名,政治面貌,身份,现任职务,分管业务。违规事实【注:如有多条违规事实,则用分号隔开,下同】。应负何种责任。鉴于原因(如:其已在事故中死亡),不再追究。2.建议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员责任人员的责任认定表述模式:姓名,政治面貌,身份,现任职务,分管业务。违规事实。应负何种责任。涉嫌构成犯罪,建议移送公安(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或立案侦查)。3.建议给予党纪和政纪处分人员责任人员的责任认定表述模式:姓名,政治面貌,身份,现任职务,分管业务。违规事实。应负何种责任。根据何规定(条款)建议给予何种处分(包括诫勉谈话、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写检讨)。公司人员的处分认定。根据:主要负责人撤职根据:安全法8

14、0、81条;副职负责人及一般员工根据:监察部、国家安监总局11号令。4.建议给予行政处罚的单位和人员4.1责任人员的责任认定表述模式:姓名,政治面貌,身份,现任职务,分管业务。违规事实。应负何种责任。根据何规定(条款),建议由何执法单位给予何种行政处罚。4.2责任单位的责任认定表述模式:单位名称,违法、违规事实,根据何规定(条款),建议由何执法单位给予何种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由何单位依法执行。【注:1.罚款:根据国务院493号令,给予经济处罚时,应注明由谁处罚和罚款数额。2.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不要写违反哪条规定,只写违规事实和应负的责任及处理依据】 七.防范措施主要针对事故单位,就事故发生的原因,从管理、装备、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针对管理部门的防范措施尽量简略,并有具体所要整改的内容。1.管理方面的措施;2.装备方面的措施;3.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措施;4.其他方面的措施。附件2:单位“”事故调查组成员名单调查组职 务姓 名单 位 职务职称签 名组 长副组长成 员附件3:单位 “”事故伤亡人员名单事故单位(盖章):序号姓名伤害程度伤害部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培训情况籍 贯工 种工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