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3167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端正写作心态 激发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系统中最具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建立在学生心理、思维、品质、能力等基础之上的。因此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端正学生的写作心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一、纠偏除障,心理疏导不放松 现阶段,一些高中生认为“我不想当作家,也当不了作家,何必那么费劲。 ”因此闻“写”生畏,这种不思上进的的心态,直接障碍着写作能力的提高。基于此,三年来,我尝试了下列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其一,名人事例示范,清除写作心理的障碍。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我重要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激活“内因” ,才是解决矛盾激化的关键。我精心整理了名人事

2、迹,编辑成100 位中外名人勤奋学习事例的小册子用来启迪学生。例如学生熟悉的天上的街市的作者郭沫若,时年 16 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成绩单上“国文”成绩才 55 分,但他在人生道路上努力学习,不懈追求,最终成为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树雄心、立大志,把握命运,才能振作自己,重塑自己。其二,诚邀社青恳谈生活体验。社会青年走南商闯北,在改革开往的岁月中,生活需要写作的体验较深刻。我邀请了现在在部队担2任文书的军人魏明军,探亲期间到学校与学生座谈。他说,刚到部队之初,排长要求他写几篇报道排内训练动态的文章,但他闭门苦思了二天仍未写出像样的稿子,心里很难过。后来下决心

3、在实践中学习写作,阅读书刊不停歇,写作实践不间断。因此写作能力明显增强,最终被上级提拔连队文书。他的现身说法,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写作与沸腾火热的社会息息相关,生活需要写文,工作需要写文。 我还组织了班团班干部与写作心态波动大的同学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上述活动,初步纠正了以往沉闷被动的“要我写”心态,逐渐呈现出“我要写”的良好态势,例如李超雄同学作文时思路阻隔,条理不清。我多次硬性规定其每周一作文给老师批改,但其总以各种借口回避作文,后来随着认识的提高,他不但每周一大作,还坚持写日记、周记,并经常拿给老师品评,写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百年校庆“我以陂中为荣”的征文比

4、赛中,获得了校级一等奖。 二、增加阅读量,开拓学生视野,加强积累 一些同学有写好文章的动机,但苦于无“米”下锅,写作时只好东拼西凑,因而文章空洞无物。究其因是积累的素材比较少有关系。现实告诉我们,搞好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做好“积学以储宝” 。蚕吃了桑叶才能吐出丝,蜜蜂采集了花粉才能酿出蜜。同理,学生应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和真切体验,才能写出像样的文章,因此我积极营造写作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向生活要文学。首3先,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每天利用课前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最崇拜的伟人、科学家,最喜欢的作家、诗人,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最喜欢的作品或作品片断等待,并说明最崇拜、最喜欢的理

5、由,并尝试写心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各种有益书籍的兴趣,课外阅读也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课堂上大家彼此进行交流,于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内容都能在语文上掀起小小的波澜。学生的阅读量与日俱增,认识、胆识、素质也一天天得到提高。通过阅读,让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熟悉各种文学文本、热点问题,甚至社会言语习惯;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作家写作的方法,以期对写作有所帮助;通过阅读,锻炼记性,积累写作素材,使自己笔下流出的东西生动、鲜活、引人。 其次,要求学生叙写“自己的足迹” ,评价身边的人、事、物,高中生对家庭、校园的生活已有一定的体验,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判断。我要求他们在日记、周记中倾注充沛

6、的感情,写写自己被人理解或不理解的事,写自己高兴或惭愧的事写这类文章,学生劲头很大,角色也很投入。 再次,带领学生走向社会,感受时代气息,扩大写作面。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它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利用节假日,带领导学生求教于生活,用美好生活的本身去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性。我曾带领学生到“横陂镇敬老院”慰问,从而引导学生弘扬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曾带领学生瞻仰了五华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和4“球王李惠堂故居” ,从而引导学生缅怀革命先辈和名人的丰功伟绩;曾带领学生参观了五华县有名的旅游景点益唐水库和库区“三高”农业基地,从而引导引导学生领略祖国山河秀丽并激发爱国热情和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后家乡人的

7、巨大变化;还访问了十多位退休语文教师,畅谈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写作体会在此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随时记录所见所闻,抒发所思所感,为美餐准备好“白米” ,为作文积累好素材。 一匹匹质优的布料还须精巧的缝制才能成为精美衣服。同理,有了素材,还须精心的布局才能成为佳作。就一些学生的作文现状看,文体模混, “三不像” (不像记叙文,不像议论文,不像说明文)文章是写作毛病之一。针对此情,我从文章的基本要素、文章的仿写、文章体裁抓起。 首先,我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三大文体的各自要素、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制成简表,油印后一手一份,借此寻明文体的基本框架。例如,抓了学生进高中后较少训练的记叙文

8、,突出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作思路:以记人为主,以叙事为主,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空间转换为线索;写作方法: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注意事项:中心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充实,描写具体。着重强调了犹如银链似的“文章线索” 、 “按照事情发展过程组织材料”这两个关键环节。 其次,示范佳作,组织仿写。如我校进行了感恩教育的活动后,我发动学生记叙、评价此次活动,接着精心选择佳作朗读、张贴,5评其优点。学生两厢对照,在此基础上仿写,力达“质”的飞跃。 再次,翦贴报纸、刊物中的记叙文佳作 56 篇,写上老师的评论,油印成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写作知识。让学生通过一次次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

9、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 最后,进行同一文题,三种文体的训练。同文题的不同章法的比较,能使学生对不同文体的体式了然于心。如“活着真好” 、 “尝试” 、“榜样” 、 “机遇”就是学生训练过的文章题目。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由于不间断的自身实践与外部“营养”滋补的有机结合,大部分同学能明辨并写作较复杂的记叙文了。例如,一向视“写”如虎的黄弈科同学,勤学苦练,进步较快,在学校组织的“即时作文”比赛中,连续两学期荣获“一等奖” ,文章还发表在青年作家等报刊上,并成为校刊新绿的主编。 作文教学是众多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课题,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门径也是多种多样。上述从实际出发的写作教学实践不过是我一点粗浅的体会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