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_必修3_文化生活_第六课_《我们的中华文化》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729842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_必修3_文化生活_第六课_《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_必修3_文化生活_第六课_《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_必修3_文化生活_第六课_《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_必修3_文化生活_第六课_《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_必修3_文化生活_第六课_《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_必修3_文化生活_第六课_《我们的中华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_必修3_文化生活_第六课_《我们的中华文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 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七课 我们的 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综合探究 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考点考点1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考点考点2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考点考点3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点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

2、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发展时发展时 期期 殷商殷商 时期时期 春秋春秋 战国战国 秦秦汉汉隋唐隋唐 宋元宋元 明明 明清明清 文化思文化思 想想 在中华在中华 文化发文化发 展史上展史上 的影响的影响 作用作用 天命天命 神权神权 “ “敬德敬德 保民保民” ” 思想思想 诸子蜂诸子蜂 起、百起、百 家争鸣家争鸣 促进统促进统 一的民一的民 族文化族文化 发展发展 独独 尊尊 儒儒 术术 古代古代 中华中华 文化文化 高度高度 发展发展 产生产生 宋明宋明 理学理学 近代近代 西方西方 文化文化 传入传入 对早期对早期 中华文中华文

3、 化产生化产生 深刻影深刻影 响响 形成古形成古 代中华代中华 文化思文化思 想的雏想的雏 形形 具有具有 划时划时 代意代意 义义 儒家儒家 思想思想 成为成为 正统正统 思想思想 进入进入 气度气度 恢弘恢弘 的全的全 盛时盛时 代代 宋明理宋明理 学对后学对后 期封建期封建 社会影社会影 响较大响较大 中国中国 传统传统 文化文化 面临面临 冲击冲击 源远流长的见证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与史书典籍 【考点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汉字史学典籍 作 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 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

4、富 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 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 挥了巨大的作用。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 证。证。 意 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 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 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 天为中天为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 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原(原 因:中华民族自

5、古以来就十分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 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 资料。)资料。) 特 点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 中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志。文明的重要标志。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 罕有。罕有。 为什么为什么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 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 明的巨大冲击。明的巨大冲击。 怎么办怎么办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A.A.只有在中

6、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 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B.B.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 C.C.创新角度(见教材创新角度(见教材P55P55) (3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的重要原

7、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2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 独特性独特性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考点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见证见证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作用作用 特点特点 地位地位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对于反映人们的精 神生活、展示人们神生活、展示人们 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独特 的作用。的作用。 辉煌而历史悠久、内辉煌而历史悠久、内 涵丰富而绚丽、风格涵丰富而绚丽、风格 鲜明而独特。鲜明而独特。 展现

8、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向往和美好追求,在向往和美好追求,在 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 占有重要位置。占有重要位置。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 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 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 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 点。点。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科学技术是一个

9、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 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 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区域性区域性 方水土,一方文化 【考点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 成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 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

10、特征。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 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 持着各自的特色。持着各自的特色。 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 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区域文化的绚丽多彩,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区域文化的绚丽多彩,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误区:中

11、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 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注意:中华文化是中国各地区、各 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幅员 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 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 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 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 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 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 自的特色。 民族性民族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考点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 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体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体

12、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的我国的 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 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 族文学。族文学。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 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义有

13、各自的民族特性。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义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儿各儿 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 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 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类别类别类别类别源源远远远远流流长长长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 区 区 别别别别 侧侧侧侧重重

14、 点点 侧侧侧侧重于从重于从动态动态动态动态 上即上即 从中从中华华华华文化文化发发发发展的展的 轨轨轨轨迹上迹上说说说说明中明中华华华华文文 化的特点化的特点 侧侧侧侧重于从静重于从静态态态态上即从中上即从中 华华华华文化的内涵上文化的内涵上说说说说明中明中 华华华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文化的特征,表明中 华华华华文化内涵丰富、范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围围围 广广阔阔阔阔 见证见证见证见证 汉汉汉汉字和史字和史书书书书典籍典籍是是 中中华华华华文化源文化源远远远远流流长长长长 的重要的重要见证见证见证见证 我国的我国的文学文学艺术艺术艺术艺术 、科学、科学 技技术术术术是中是中华华华华文化博大精文

15、化博大精 深的深的见证见证见证见证 联联联联系系 中中华华华华文化特有的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包容性是中是中华华华华文化源文化源远远远远流流长长长长 和博大精深的原因和博大精深的原因 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1 1)三者之间的区别)三者之间的区别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 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 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值观念、思维

16、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 面的特征。面的特征。 民族文化:民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指在一定地域民族文化:民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指在一定地域 范围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范围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 有共同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有共同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 体。而所谓的民族文化,就是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体。而所谓的民族文化,就是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 所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所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