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大流行应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28722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感大流行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流感大流行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流感大流行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流感大流行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流感大流行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感大流行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感大流行应对.(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感大流行的风险与应对 南江县疾控中心 鲜季 2013年9月24 内 容 n流感病原学简介 n历次世界流感大流行简介 n四川省流感疫情概况 n面临的流感大流行风险 n流感大流行应对措施 一、病原学简介 流感病毒 正粘病毒科,核糖核酸类病毒,主要分为3个型别 qA 型 n可感染人 n可感染多个物种如:人、猪马和禽类等 n毒力最强的型别 n据表面蛋白HA和NA的不同分亚型 qB 型 n可感染人 qC 型 n可感染人和猪 甲型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 甲型流感病毒宿主十分复杂 H3N8,H7N7 H4, H5, H6,H7,H9, H10 N1,N2,N4,N7 H5N1, H7N7, H9N2 H1N1

2、, H2N2, H3N2, H5N1, H7N7, H9N2 H1N1, H1N2, H2N3, H3N2, H4N6 H3N2, H13N9 H3N2 ,H4N5 H1-H16, N1-N9 H3N8 H4N6 H17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人类发病率最高、 传染性最强、危害最大、也最容易被轻视而导致 严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 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甲型流感病毒,目前已知的 流感大流行均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二、历次流感大流行情况 20世纪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n n 1918-19191918-1919:由由H1N1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西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西 班牙流感大

3、流行班牙流感大流行 n n 1957-19581957-1958年:年:由由H2N2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亚洲流感大流行亚洲流感大流行 n n 1968-19691968-1969年:年: 由由H3N2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香港流感大流行香港流感大流行 西班牙流感(甲型H1N1) n 1918-19191918-1919年:年: 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所造成的灾难是 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 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7亿以上, 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2000多万 n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死亡人数多、从发病到死亡

4、的时间极短 n首发地为美国堪萨斯,先后发生三波流行 1918.04-07,美法前线军队 1918.07-11,欧、美、亚、非各大洲 1919.01-05,全球再次发生流行 甲型H2N2流感大流行 n 1957-1958年亚洲甲型流感大流行 n 1957年2月首先在我国贵州暴发,3-4月引 起全国流行,其后散播东南亚、中东、欧洲至 世界各地。 n 8个月时间内席卷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 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8-1919 年西班牙流感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约 100万人死亡) 甲型H3N2流感大流行 n1968年-1969年 香港型流感大流行 n1968年7月香港突发流感

5、,8-9月向东南亚、日本、 中东、欧洲、澳洲蔓延,年底到达美洲。全球的死 亡人数达75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n2009年3、4月墨西哥、美国疫情 n4. 25, WHO发布信息. n4. 27, WHO宣布大流行第四阶段 n4. 29, WHO宣布进入大流行第五阶段. n6.11,WHO宣布进入大流行第六阶段. n8.10,WHO宣布2009年大流行结束,进入后大流行 阶段 截至2009年12月27日,共有超过208个国家和地区向世 界卫生组织报告了经实验室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超 过12220人死亡 19181957196819771997 1998/9 2003 H1 H1 B

6、 H2 H7 H5H5 H9 Spanish Influenza Asian Influenza Russian Influenza Avian Influenza Hong Kong Influenza H3 2009 Pdm H1 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 n我国甲型H1N1流感流行大致经历了 n 疫情传入、本土暴发、全国流行和疫情平稳下降四个阶段 n截至2010年12月31日24时 确诊病例154460例(09::17337例;10:7123例) 重症病例8349例 死亡799例(09:652;10:147) n2010年甲流发病率较2009年 95.19% n 死亡率较2009年 77

7、.60% n2012年处于低发水平仅数百例 16 n历史上的甲型流感流行 q1957年亚洲流感: H2N2(贵州) q1968年香港流感: H3N2(香港) q1977年俄罗斯流感:H1N1(辽宁) q1997年、2003年香港禽流感:H5N1 q1998年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H9N2 n中国人口众多,对外交流频繁 均首发于中国 三、南江县流感流行概况 n流感于1956年纳入丙类传染病进行报告 n我县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09年部分流 感经过实验室确认,其余几乎都是临床诊断病例 ,今年报告8例) 四、流感大流行风险分析 流感大流行的特点 n 新亚型毒株的出现,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 ,导致流

8、感迅速发生与流行,流行范围超出国 界和洲界 n 流感大流行第一波持续时间短,发病率高 ,主要发生在城市和交通方便的地方;第二波 持续时间较长,发病率低,主要发生在农村和 交通不便的地方 1.甲型新亚型流感病毒出现 可能导致流感大流行 n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毒株缺 乏免疫力,普遍易感。变异幅度大,流行规模也 大 n世界流感大流行均是甲型流感病毒造成的 19181957196819771997 1998/9 2003 H1 H1 B H2 H7 H5H5 H9 Spanish Influenza Asian Influenza Russian Influenza Avian Inf

9、luenza Hong Kong Influenza H3 2009 Pdm H1 2、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 n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区)达42个 n50万以上人口(城区)100个 n人口密度大,居住拥挤、近距离接触 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利于呼吸道传染病 的传播流行 3、人员相对集中场所人数巨大 n据有关统计: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教 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约为23527.68万人 以上数据尚未统计托幼机构人群和养老机 构人群 一旦发生流感大流行,这些场所发生暴发 流行的危险极高 4、免疫屏障难以有效建立 n流感疫苗 未纳入国家扩大免疫 每年均需接种 仅个别城市对低年龄和老龄人群免费接种 n我国

10、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极低 5、禽流感的威胁 禽流感 n禽流行性感冒是禽类之间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 等身上。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 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n 1878年,人类就首次报道了禽流感病毒在意大利引起的鸡瘟。 1955年人类才正式把它命名为禽流感病毒 n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 乳动物。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 、H7N3等,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最重,病死率高 H5N1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风险仍然存在 (1)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 出现禽流感疫

11、情 Content Title 全球动物禽流感疫情国家分布 (2003年2月1日-2011年8月4日) 7千余起 全球动物禽流感疫情地区分布 (2003年2月1日-2011年8月4日) 家禽暴发疫情野鸟暴发疫情 禽类及人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较多的地区 均为候鸟迁徙必经之路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2)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时有发生 病死率极高:59% 全球人禽流感确诊病例空间分布 中国大陆禽流感病例地区分布 17个省、市、自治区 2009-2012年全国环境禽流感监测 亚型 采样年份 合计 2009201020112012 非A非NDV 02103 NDV

12、 02012032 H3N2 4100115 H3N8 10001 H4N6 30003 H5N1 1774453139 H6N1 10001 H6N6 27009 H9N2 3828241 混型* 14398061 合计 45160946305 (3)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潜在威胁 v 候鸟被感染后沿着迁徙路线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禽流感病毒 。 v 病毒在不同环境的广泛传播增加了病毒变异的机会,扩大 感染的宿主范围增加了与其他A型流感病毒重组的机会。 自1997年以来,禽流感病毒已发生变异并正在持续进化。 v 由于禽类养殖业的发展和候鸟的迁徙等等,目前,从动物 层面预防控制感染的传播存在一定的困难。

13、 v 中国拥有全球1/3的家禽养殖量,中国是一个大国,家禽 数量估计有140亿,其中60-70%以散养方式分散于广大 农村地区,使得动物监测非常困难。 v 遍布城乡的农贸市场数量庞大,从业人员数量大 n目前为止,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都是从禽类传播到人 的,而且人不是非常易感的,我们暴露的病毒可能很多的, 但是病人很少 n变异是禽流感病毒固有的进化特性,应警惕禽流感病毒的重 配与变异,演变成能引起人与人之间传播出现大流行的可能 H5N1病毒仍然是将来发生流感大流行的重要风险 6、猪流感变异株的威胁 n由于猪有可能感染来自多种不同宿主(如鸟 类和人类)的流感病毒,它们有可能扮演“搅 拌舱”作用

14、,促进不同的流感病毒基因重配并 创造出“新型”流感病毒。值得警惕的是:这种 “新型”重配病毒可能会更易于人间传播,或导 致人类罹患与原病毒相比更加严重的疾病。 五、流感大流行的应对 1、开展流感监测 n2009年全国实施流感扩大监测 n全国:流感网络实验室 409家 哨点监测医院 554家 n四川省建立了覆盖全省21个市州的流感监测网络 23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 30家哨点监测医院 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版) 流感监测目标与策略: 了解流感活动强度 掌握流行毒株特征,指导疫苗株选择 估计疾病负担 监控严重性变化 掌握感染人群特征 指导干预措施(大流行准备和应对) q住院SARI监测是流感监

15、测的一项核心内容,可作为 门诊ILI监测的有效补充; q公共卫生系统可集中有限资源,针对更值得关注的 较重症状人群开展监测 q更全面地描述流感相关疾病谱、明确高危人群 q大流行后,很多国家开展SARI监测,以更好地监控 流感引起的较重疾病 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 (SARI监测) 监测目的 监测SARI病例占住院病例比例以及确诊流感病例占SARI病 例比例的变化趋势,监控流感临床严重性变化和流感活动状 况 了解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季节性特点,探 讨流感重症发生和死亡的影响因素 分析流感重症病例中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特征及耐药性变异 为禽流感病毒和其它常见呼吸道病原体

16、的监测提供平台 为呼吸道传染病疾病负担估计提供数据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1年版 2、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 -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 n目的: q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疫情处置的规 范管理 q及时发现SARS、人禽流感或新型呼吸道病毒感染病 例 q及时发现其他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呼吸道 传染病 3、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n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生与发改委、农 业、林业、工商、质监、环保、交通、食药、 铁路、旅游、商务等部门以及军队、武警有关 部门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n各部门建立健全应对流感大流行预案和工作方 案 n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4、做好准备 n疫苗准备:卫生部门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疫苗和同期季 节性流感疫苗需求评估,提出需求建议,相关部门做好 相应准备 n抗病毒药物准备:研发、生产、采购、储备、调运 n其它物资准备:救治仪器设备、防护用品、诊断试剂设 备、消毒药械等等 n资金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