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27294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 人口迁移 。 2.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 居住地 在国际或本国范 围内发生改变。 (2)分类 A.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 国界 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 年)的迁移活动。,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 a.古代:受脆弱的 农业 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b.新中国成立以来,1.当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式,2.中国的人口迁移 (1)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2)中国城乡间人口迁移条件 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各

2、种因素可以分 为两类: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在我国现阶段,向城市迁移是主要的人 口迁移形式。,命题视角一 世界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正值表示迁入,负值表示 迁出。读下图回答下题。,1.(2016北京平谷一模)图中甲、乙、丙、丁各代表一个国家,依次是 ( ) A.苏丹、沙特阿拉伯、波兰、德国 B.巴西、印度、德国、美国 C.印度、中国、日本、德国 D.尼日利亚、印度、德国、英国,答案 A 读图可知,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迁移率为负值,应 该是人口迁出区,应该为人口迁出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是苏丹;乙国人口 自然增长率高,为人口迁入区,应该为人口迁入的发展中国家,符合条

3、件 的是沙特阿拉伯;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人口迁出国;丁国人口负增 长,为人口迁入国。综合衡量可知,A项正确。,A,命题视角二 我国的人口迁移 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下题。,2.(2015北京文综,11,4分)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由题意可知,“城市牵挂”程度越高,人 口迁出比例越大

4、。读图可知,甲地受南方牵挂远大于北方,说明人口迁 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A项错误;北京、上海和深圳附近的广州(省级行 政中心)相比,甲地向其迁出的人口比例都较高,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样 本城市数量比四川盆地多,且牵挂程度高,故甲地向珠江三角洲人口迁 出比例比向四川盆地人口迁出比例高,C项正确;同样,从样本城市数量 及分布、牵挂程度分析,甲地向内陆城市的人口迁出比例比向沿海地区 人口迁出比例低,D项错误。,C,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 气候 、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因素,有 时 自然灾害 也会起作用。 (2)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经济发展 、交通和通信等因素。 (3)社会因素

5、:政策、 社会变革 、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产生的影响,可列如下表格:,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变化”“三个 因素”。 (1)“两个变化” 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生存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2)“三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 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

6、, 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 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 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 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 女居住地迁移。,(3)从三大要素: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2.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角度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

7、的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 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也随之发生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人口迁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 入地应增加或加强师资力量。,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迁移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

8、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 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命题视角一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 给俄罗斯公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 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 1.(2017北师大附中调研)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 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 ) A.经济 矿产开发 B.环境 生态保护 C.政策 国土开发 D.军事 加强国防,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政策;主要目的是国土开发,发展农业生产。故C对。,C,命题视角二 人口迁移

9、的影响 2.“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 现象。近年来,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甲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明显增多,且 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017北京朝阳期末)甲城市的人口倒挂区 ( ) A.主要为文化教育集中区 B.加工业与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B,(2)(2017北京朝阳期末)人口倒挂现象导致甲城市 ( )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人口老龄化加剧,答案 (1)B (2)B (1)由材料可知,甲城市人口倒挂区人员以低学历青 壮年为主,主要从事

10、低端加工业和制造业,会促进甲城市人口倒挂区加 工业与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2)由材料可知,人口倒挂现象 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即有大量人 口迁入,这会促进甲城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B项正确;人口的增多或 减少不会导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故A项错误;人口迁入会使人口机械增 长率升高,一般不会影响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故C项错误;迁入人口主 要为青壮年,会缓解当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故D项错误。,B,考点三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婚俗、宗教对人口的影响,2.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命题视角 地域文化及其对人口的影响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母亲人数的 比值,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 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