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研讨会选考内容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26835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高考研讨会选考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年高考研讨会选考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年高考研讨会选考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年高考研讨会选考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年高考研讨会选考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高考研讨会选考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考研讨会选考内容(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试题分析:选考部分 平度九中 2012年,是山东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的第8个年头,也 是山东高中实施新课改以来的第6次高考。今年的山东 语文试卷,内容、结构比较稳定,难度、长度以及阅 读量、书写量都比较适中。选材视野开阔,信息量大 ,阅读材料兼具经典性、时代性和可读性;考查面宽 ,题目设置科学、规范、平实,各能力层级试题分布 科学合理,在对考生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的 基础上,注重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又做了适 当的调整,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创新性的探索, 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比较充分,符合考试大纲(课标版 )和山东省考试说明的要求,不

2、仅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 优秀学生,也对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具有良 好的导向作用。 第一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 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 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 。所占分值18分,是高考语文中的重头戏,又 是让广大教师和考生感到棘手和无所适从的一 部分。研读12年山东卷考试说明,结合10 、11、12 年山东卷,我们有了以下认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形式笔答题。 1、山东卷三年考查题目,分值为18分 2010年骆驼祥子(节选,老舍) 2011年审丑(严歌苓) 2012年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 2、

3、2012年广东卷,15分 荷叶(韩开春) 3、2012年海南卷(新课标全国卷) ,25分 马裤先生(老舍) 二、文学类文本命题特点 (1)从体裁上来看,山东10年、11年考查了小说 ,12年考查的是散文。 (2)山东卷所选文本的作者多为著名作家、学者。 由于高考试题影响很大,命题选文带有一定的文学色 彩,有一定文化含量,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 这种以名家作品为主的倾向可能还会持续下去,如果 我们平时多读名家作品就有利于培养对名家作品的感 受能力。 (3)文学类文本阅读比较注重不同考点的层次性, 也注意考点的覆盖面。理解概括层面的题目几乎年年 有,结合文学作品文体特征鉴赏评价层次的题目也常

4、出现。 n三、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 n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 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 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 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 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n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n解读及对策: “作品结构”即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 是指作者对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旨在不同的文 体中用最恰当的布局谋篇来表现,是指作者行文 思路的外在表现,包括句与句联系,段与段的关 系。在不同文体中,结构往往有

5、着各不相同的表 现形式。 n “概括作品主题”,是把握文本内容的重 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着眼点。文学类文本 的主题也往往因文本差异而表现各异。散文主 题的把握主要是着眼于整体,抓住一些抒情、 议论的关键文句;小说主题要在了解故事情节 的基础上,透过对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性格 和命运中所蕴含的生活意义、社会意义的理解 和分析中去把握。 【学习备考提示】由以上得出, “作品结构”是文 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今后的高三备考和 基础年级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掌握文章行文结构 上的特点有:承上启下、过渡、衔接、铺垫、伏 笔、照应、起承转合、详略、繁简、主次、线索 、顺序、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等,并练习能

6、以此 分析回答问题。 当然,对于“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 手法”,大都是结合后面的“探究题”考查,也应指 导学生掌握熟悉。掌握各种体裁尤其是散文小说 的基本特征,熟悉各种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n例、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 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0 年骆驼祥子) 【解析】一段文字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有:或承 上,或启下,或照应,或伏笔,或过渡等,要结合 前后文字具体分析。在内容上的作用,因为这是一 段肖像描写,所以主要应从刻画人物性格入手。 n2鉴赏评价 D n(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 的语言表达艺术。 n(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

7、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n(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 向作出评价。 n 所谓重要语句和精彩的语句,主要是指: n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句子; n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 次的关键性语句; n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 n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n分析句子的结构,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n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文句对应的解说句, 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来理解把握; n有时要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家的人生 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 n解读:“表达艺术”重在说写作手法(如常见 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

8、 ,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 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 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 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 、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 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学生基本都能具体说出。 n例( 2011年审丑)结合文意,赏析两处 划线部分。(4分) (1)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 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2)心坠得他累。 【解析】:本题的两个句子都是描写人物心理 的细节。分析时要结合上下文理解人物心灵,抓 住划线句子中的重要词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的能力,注

9、意联系人物心理和小说的主题进行 分析。 n例、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4分)(12年张锐锋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 ,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n 【解析】 :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形象和抽象的句子。本句 兼有形象和抽象,需要抽象词语“这一动作”在语境中具体 含义“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 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理解“这一被压缩了的 短暂时间”这一比喻,理解“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这一借代 、对比,“从未改变 ”在语境中具体含义。 n 【命题立意】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 句的表现力

10、,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n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 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 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文学作品中的形 象通常是指具体的人,有时也指文章中所描写的具体的 物。欣赏小说的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 象,或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n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作者描写的角度的变化、 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所写之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其 中所寄托的情感。 n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 感情倾向。而作品的内涵,则恰恰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 值所在。 10年21题: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 特征。 11年1

11、9题: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 形象特点。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进行鉴赏的能 力。要从文本中找出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 、行为、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概括归纳。 n例、以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 主要特点。(4分)(12年张锐锋被时间决定的讲 述) n【解析】语言特点从字、词、句、篇考虑,考 虑语言艺术特色和风格。 n【命题立意】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 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n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作出评价。 n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 、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 理的、情感的意义。从作者主体

12、方面来说,作品 中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因此,在鉴赏时要善于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 断和审美趋向进行客观分析、辩证分析,对其进 行正确的评价,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存在的不当之 处。 n3探 究 F n(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 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n(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n(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 探究类题目设题的一大难点,是如何引导 学生结合阅读文本对相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做出 不同层次的个性化解读,过去就有高考阅读探 究类题目不用看文本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的例 子。去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2题“ 审丑作为小 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

13、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 解”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2题“请结合文章探究 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两个探究题目都必 须结合文本的阅读体验才能回答,就很好地解 决了这个问题,是去年设题的一个亮点。 例1、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 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12年张锐锋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解析】归结文章每部分包含的情感,注意最后 一段。 【命题立意】本题既考查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能 力,对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的探究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例2、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 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10年骆驼祥子) 【解析

14、】这是一道具有发散思维性质的题目, 让考生不拘泥于一种说法,畅所欲言,各抒已 见。根据本文的出处骆驼祥子,可以把握 该题的答题思路和答案要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能力 层级为F级。 例3(2011年审丑)“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 ,意蕴丰富。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解析】分析小说标题的丰富意蕴,要紧扣文本 ,把握小说基本情节,认真揣摩作者创作意图。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能力层 级为F级。这一类试题要求根据考生的阅读经验与 社会阅历去探究分析文本,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 础上进行探究。探究作品标题的意蕴重点要放在对 文本情节和作者创作意图的分析揣摩上。

15、探究题目作答时注意的问题 1、紧扣文本,尊重文本。 做探究题不能随心所欲,而要立足于文本进行探究。 第一,尊重文本原作者所提供的全部材料。解读文本时,不能 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答题。 第二,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作者创作文本 时常常把自己的意图掩盖起来。阅读文本要注意挖掘这样的意图 ,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探究。 2、立足文本,带入自我。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本观点、依据等可以做少量的适当的 个人解读。但个人的理解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任意发挥。 探究题目作答时注意的问题 3、顺藤摸瓜,由内到外。 含蓄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普遍特性,为了表达感 情,作者往往借助一些

16、意象进行描述。答这样的题 要能透过重重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这些意象就 是揭开作者“心思”的钥匙。 4、深入慎出,展示学识。 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提出自己的见解。 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见解必须有时代性,符合民 族心理,体现人文精神。 5、规范答题,观点鲜明,用语简明。 在掌握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的前提 下,教给学生探究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意 图的方法。 (如关注有关注解,看清作者的写作时间 ,从文章中寻找相关背景语句等;如抓重 点词语,抓关键句,抓开头和结尾,抓集 中抒情句和议论句,通过描写的形象把握 ,知人论世等) 做好有效性“实战”训练。 备考学习提示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应考做法 1、教师要参透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2、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加强自身的人文修 养。 3、引导考生加大对名家作品的关注力度。 4、要让考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其阅读速度和 答题的准确率。 5、根据考点设置训练题目,使学生了解每种题目考查 的能力点。对训练题目精挑细选和恰当地改编,针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