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利与弊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26246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利与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利与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利与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利与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利与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利与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利与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利与弊-汉语言文学浅谈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冯丽玲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仍有不少问题留待解决。本文将探讨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关键词: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 优点 弊端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迈向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桥梁,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新亮点。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将在21世纪大大促进全球实务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将成为新世纪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独立成分。哪个国家能在技术

2、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国家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的公民以及能让每个公民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环境。显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知识,而全体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需要发展教育。然而,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高水平,并不等于这个国家就善于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一定能够赢得国际竞争的胜利。 因此,西方发达国家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措施。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

3、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已不再陌生,并已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角度考虑,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绝大多数教师已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而且不少教师能做到尽可能

4、地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趋势和教学实际经验的共同需求。 二、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优点 (一)课件制作形象、直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使课文栩栩如生,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加深印象,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诗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意境,播放优美的配音,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使用多媒体配乐,更增加诗歌

5、意境。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牢牢记住教学内容,并乐于接受、期待接受更多的教学内容。 (二)信息技术能使课堂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方便了教师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中学语文课堂上尝试“我当小老师”的学习方式,教师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实践、收集资料、制作课件,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向同学们讲解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台下观摩、点评等方式发现不同学生的讲课亮点,以及提醒其不足之处。又或者对戏剧课文,如等待戈多雷雨等,可采取课

6、堂剧的形式,让学生大量搜索网上的信息,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剧本、表演、互相点评等,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加深学生印象。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新教师难以掌握课件与传统教学的适度结合,过分应用信息技术造成“喧宾夺主” 新教师为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容易在教学中完全抛弃黑板、粉笔。为节省时间只播放课文录音,不要求学生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没有朗读,学生既不能详细了解课文,亦无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深层感情。因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在制作课件时大量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甚至出现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多媒体,不但无法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忘记了课堂

7、的主要任务。 过分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成了展示课件和完成课件播放的课堂,教师无法灵活教学,失去了控制课堂的主动权。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疑惑时,教师只按照课件的安排而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产生不了思维的碰撞。师生之间也没有充分的情感交流,教师不能很好地传达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导致很多学生学了课文,记住了知识点,但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学课文、课文带给他们怎么样的情感体验。 (二)师生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有些教师不分课型、不分内容,统统进行多媒体教学,离开了课件就不会讲课,不考虑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学生习惯拷贝课件,凡事“百度”,不认真听讲,尽管信

8、息技术作为直观的教学工具,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滥用信息技术,丢弃传统的、必要的教学手段,将会使教学显得空洞,没有说服力。 四、综述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优点是形象、直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并且能使课堂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弊端是难以掌握课件与传统教学的适度结合,过分应用信息技术造成“喧宾夺主”;师生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段玉芬.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技术应用,2006,(

9、7). 2王文霞,杨改学.对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技术导刊,2006,(10). 3吴伟民,李婷.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9,(9). 4杨紫筠.警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大误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3). 5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20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冯丽玲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中学 517500)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