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鱼类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25555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0.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鱼类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十四鱼类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十四鱼类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十四鱼类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十四鱼类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四鱼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鱼类(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进化地位 现存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 物,完全适应水生生活。 什么是鱼 用鳃呼吸 大部分体被鳞片 终身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 用鳍游泳 一.鱼纲的主要特征 1.1 有上、下颌。 抓住和固定食物,主动摄食 1.2 有成对的附肢(胸、腹鳍)和发达的尾部。 鳍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偶鳍:保持躯体平衡和进行转向、拐弯等动作。 奇鳍:背鳍和臀鳍能使身体稳定而有利于运动, 尾鳍和尾柄组成尾部。 尾鳍:是使身体向前的主要运动器官,兼有舵的 作用。 1.3 以脊柱代替脊索,脊椎的脊体属双凹型。 在鱼类中,作为支持躯体中轴的脊索为一系列 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所代替,从而加强了支持身 体、保护脊

2、髓的机能。 鱼类脊髓骨的特点: 无颈椎,脊髓骨和头骨相连,头不能转动。 脊柱分化程度低,只分为体椎和尾椎。 有肋骨,无胸骨 体椎全为双凹型。 1.4 终生以鳃呼吸。 1.5 循环系统为单循环,心脏由静脉窦、一 心房、一心室 组成。心脏内含缺氧血。 1.6 感觉器官比圆口纲发达,具有特殊的感觉器 官_侧线器官 侧线是由许多单独侧线器官组成的一条管状结构 。侧线器官在鳞片上以小孔向外开口,基部与感觉 神经相连,能感受水的低频振动,以此来判断水流 方向、水波动态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1.7皮肤有丰富的粘液腺,大多数种类有鳞片。 皮肤的结构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表皮有角质层和生发层、腺层 追星 真皮由外膜

3、层 疏松层 致密层 鱼类也有内耳、三个半规管。 嗅觉更发达,由多褶的嗅觉上皮组成,如鲨鱼 嗅出百万分之一的血液 鱼类皮肤粘液腺的功能: 1)能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润滑,以减少水的 磨擦。 2)形成一层隔离膜,使皮肤减少对水分的渗透 ,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3)有些鱼分泌毒液 鳞片 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一种保护性结构。 1)盾鳞:由菱形的骨质基板和隆起的圆锥形 棘 组成。为软骨鱼所特有。 2)硬鳞:为斜方形骨板,表面有一层闪光物硬鳞 质,为原始硬骨鱼所特有,如中华鲟。 3)骨鳞:为圆形鳞片,根椐其后缘的形状可分为 : (1)圆鳞:后缘光滑,如鲫鱼。 (2)栉鳞:后缘有锯齿状突起,如鲈鱼。 二

4、、鱼类的外部形态综述二、鱼类的外部形态综述: l(一)体型: l 鱼类生活于水中,由于环境条件和生活方 式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体型,大致可分为 4种。 1 1、纺锤型:、纺锤型: l 最普通的体型,其体轴比例为头尾轴背腹轴左 右轴。如鲨鱼、马鲛鱼、鲤鱼、青鱼等 2 2、侧扁型:、侧扁型: l 背腹轴相对增加而左右轴更短。其游泳能 力不如纺锤型的鱼类。鲳鱼、鳊鱼、翻车鱼等 3 3、平扁型:、平扁型: l 背腹轴特 别短而左右轴 特别长。行底 栖生活,行动 较迟缓的鱼类 属于这种体形 。 4 4、棍棒型:、棍棒型: l 头尾轴延长,背腹轴和左右轴都很短,身 体呈棍棒状。 特殊体型:特殊体型: 海

5、马 刺鲀 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部:身体最前端至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或 鳃盖后缘(硬骨鱼)。 躯干部:最后一对鳃裂或鳃盖后缘至肛门或臀鳍 前端。 尾部:肛门以后部分。 分为三种类型: 原尾型:尾椎末端平直,将尾鳍分成对称的上 、下两叶。刚孵化的幼鱼为原尾型。 歪尾型:尾椎末端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将尾 鳍分成不对称的二部分,为软骨 鱼类的尾型。 正尾型:尾椎末端仅达尾鳍基部,末端稍上翘 ,但尾鳍外形仍对称。为硬骨鱼类的尾型。 2.鱼类消化特点:口腔、咽、食道、胃、肠、泄殖 腔(软骨鱼)或肛门(硬骨鱼)肝、胰脏 口腔 齿、舌、鳃、黏液腺 咽 食道 短而宽,有味蕾 胃 鲤科、鱼将科、海龙科无

6、胃 肠 软骨鱼分的明显 十二指肠 回肠 大肠 硬骨鱼不明显 肛门 位于臀鳍起点之前 1)不具唾液腺。 2)软骨鱼有形态固定的肝脏和胰脏。 硬骨鱼肝脏和胰脏混合在一起,无固定形状 ,呈散状分布,统称为肝胰脏。 3)鱼类消化道的长短因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肉食性鱼类:胃、肠分化明显,肠管较短。 草食性鱼类: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较长。 3.鱼类呼吸特点: 鱼的咽部有5对鳃裂。鳃由鳃弓、鳃耙和鳃丝组成 。 鳃弓:着生鳃丝和鳃耙的骨架。 鳃耙:为滤食器官。 鳃丝:二列,组成鳃片,上面有丰富的毛 细血管,为气体交换的场所。 软骨鱼:鳃裂直接在体壁上开口,二鳃片间有鳃间 隔相连。 硬骨鱼:鳃裂开口在鳃腔

7、内,鳃腔外覆有鳃盖骨, 以一总的鳃孔向外开口。鳃间隔退化。 2 2、特殊呼吸器官:、特殊呼吸器官: l (1)皮肤呼吸鳗鲡 l (2)肠呼吸泥鳅 l (3)口腔表皮呼吸黄鳝 l (4)鳔呼吸肺鱼 鳔和浮力 软骨鱼肝脏大,占体重20%-25%,其中含大量 密度小于水(0.95g/mL)的鲨烯。 硬骨鱼多具鳔。淡水鱼鳔的容量达鱼体积的7% -10%,海鱼鳔容量4%-6%。鳔内气体的调节 鳔管通入食管背面,以吞咽或吐出空气来调节 ,称开鳔类。 不具鳔管,为闭 鳔类,依靠鳔的 红腺和卵圆区来 调节气体容量 鳔:鳔管类(鲤鱼)、闭鳔类(鲈鱼) 大多数硬骨鱼有鳔 1、呼吸 原始鱼类(总鳍鱼、肺鱼)有呼吸功

8、能 2、调节身体比重 在大多数鱼类是调节身体比重,控制沉浮的器官 3)发声 大、小黄鱼 4)感觉 鲤科鱼类 4.鱼类循环特点: 1)单循环:血液从静脉窦_心房_心室 _动脉球_入鳃动脉_鳃微血管网气体 交换-出鳃动脉-背主动脉-器官、组织 -前后主静脉和锁上下静脉。 鱼类的血液循环:鱼类的血液循环: 2)心脏小,重量只占体重的1左右。 (鲤鱼0.11% 金枪鱼0.3% 飞鱼2.5% 软骨鱼0.62.2 %) 3)血量少,血液循环速度慢。 (1.53.0%,心跳1820次) 以上特点都是鱼类对代谢水平较低的水生生活 的适应。 l5、鱼类的排泄系统 l肾脏:成对,位于体腔背壁,常为暗红色的狭长 状

9、 l输尿管 两条 硬骨与在末端合并,稍微膨大形成 膀胱。 l 功能 A 泌尿:鱼类以中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为氨和尿素 B 调节体内渗透压: l软骨鱼在海水和硬骨鱼在淡水中排出大量的水份,硬骨 鱼在海水中是靠吞入大量的海水来调节 硬骨鱼类: 体内含盐量 水环境含盐量 淡水硬骨鱼 7 20 肾小体退化, 鳃上有泌盐细胞。 软骨鱼类:血液中有高浓度的尿素(2025 ) 体液浓度高于水的盐浓度,肾小体发达。 6.生殖 大多数雌雄异体。 成熟的雄鱼性腺为乳白色,一对。雌鱼为黄色, 一对,性腺卵子有六个时期 黄鳝雌雄同体,有性逆转现象 生殖方式: 卵生: 卵胎生:胚胎在母体内发育,营养靠卵黄囊供给 仅无机

10、盐和氧气在母体进行交换。 胎生: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后产 出体外。在胚胎发育前期以卵黄为营养,到后期卵黄 消耗完后,直接从母体子宫壁吸取营养。如星鲨 7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其中软骨鱼类 的大脑较硬骨鱼类发达 小脑发达 10对脑神经,脊髓在每1体节发出1对脊神经。 小脑瓣 迷叶面叶 小脑 中脑 延脑 中脑 端脑 下叶 脑垂体 脑上腺 嗅茎 端脑 嗅球 鲤的脑和脑神经 血管囊 脊髓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 l(1)嗅觉器官: l 由鼻孔、鼻腔和嗅囊组成。嗅觉灵敏,嗅囊的囊壁 上布满成簇的嗅细胞,嗅神经的细胞体就在这粘膜上。 外鼻孔1对,鼻腔不与口腔

11、相通。 (2 2)视觉器官:)视觉器官: l 鱼类无眼睑, 眼不能关闭。晶体 呈球形,缺乏弹性 ,且不能改变曲度 ,只能靠晶体后方 的镰状突起调节晶 体与视网膜间的距 离,所以鱼类是近 视眼。 (3 3)听觉器官:)听觉器官: l 只有内耳,位于眼后头骨的听囊内,体表 不见耳痕。内耳有感受声波和调节平衡的作用 。内耳中有三个半规管。 l 鲤科鱼类有韦伯氏器,可把体表与鳔内气 体感受的音波传入内耳,因而听觉较灵敏。 侧线:感觉器官(低等水生脊椎动物特有),对于鱼 类取食、避敌和求偶具重要的作用。 8.鱼类的洄游 洄游:是鱼类的一种周期性、定向性和群集性的 迁徒运动。鱼类依靠洄游来寻找它在生活的某

12、一 时期所需要的特定环境。 1)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 内,沿着一定的路线寻找产卵场所。 (1)由深海游向浅海和近海产卵,如大、小黄 鱼。 (2)由海洋游向江河作溯河洄游,如鲥鱼、大 马哈鱼等。 (3)由江河向海洋作降河洄游,如鳗鲡。 8.鱼类的洄游 2)索饵洄游: 鱼类以寻找食物为主所作的洄游。其路线 、方向和时间受饵料生物波动的影响较大, 不象生殖洄游那么稳定。蓝 圆鲹追鳕鱼 3)越冬洄游 为寻求适宜水温常集群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 分别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 三.分类 鱼类有22,000多种,超过了其他所有脊 椎动物数量的总和。其中60%为海水鱼中 ,40%为淡水鱼。水中生

13、活的鱼类在结构 和生理功能上产生了许多对水生生活的适 应。 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 1.骨骼 都是软骨 有软骨和硬骨 2.鳞片 都为盾鳞 有硬鳞或骨鳞 3.鳃 鳃裂直接开口体壁 鳃裂不直接开口体壁 无鳃盖 有鳃盖 有鳃间膈 鳃间膈退化 4.口位 在头的腹面 大部分在头的前端 5. 鳔 无鳔 大多有鳔 6.尾型 歪尾型 正尾型 36目 我国29目 软骨鱼类:800种 板鳃亚纲:有5个鳃裂,无鳃盖褶,被盾鳞。 鲨形总目:鳃裂侧位,大多钫锤形。 鳐形总目:鳃裂在腹面,身体宽大扁平,胸 鳍与头侧相连成体盘。 全头亚纲:上颌和颅骨愈合,有皮膜状鳃盖褶, 无鳞。如银鲛。 硬骨鱼类: (一) 内鼻孔亚纲: 具内

14、鼻孔,偶鳍呈肉叶状,内有中轴骨支持,外 被鳞片。 肺鱼总目 总鳍鱼总目 (二)辐鳍亚纲: 无内鼻孔,各鳍由真皮性鳍条支持,以鳃呼吸 (一)内鼻孔亚纲 肺鱼总目:终生保留脊索,脊椎骨无椎体, 鳔能执行呼吸功能。 尾鳍与背鳍、臀鳍相连。 肺鱼亚纲(Dipnoi) 6. 肠中具螺旋瓣。 鳔 鳔 并与鳔鳔相 通 总鳍鱼总目:中轴骨未骨化 具喉板 能用鳃和鳔呼吸 (二)辐鳍亚纲 无内鼻孔,多数骨骼骨化程度高。 1、 鲟形目 : 体被五行硬鳞,具吻,尾鳍歪尾型。如中华鲟 鳇鱼 2、鲱形目(等椎目) 具园鳞、前后椎骨大致相似,无侧线 鲱鱼、 刀 鱼齐 鳓 鲱鱼 3 鲑形目 多数有脂鳍,位于背鳍后或臀鳍前 大

15、麻哈鱼 银鱼 4 4 刺鱼目刺鱼目 特征:特征:吻大呈管状,多数具骨板,背鳍吻大呈管状,多数具骨板,背鳍1212个,有时第一背个,有时第一背 鳍为游离的棘组成。鳍为游离的棘组成。 代表动物:海龙,海马代表动物:海龙,海马 5、鳗鲡目 体圆筒形,一般无腹鳍,背、尾、臀,三鳍完全相连。 成鱼在淡水区生活,成熟后降河入海,在海洋中生殖, 孵化后经变态,幼鳗又从海洋到江河口,并上溯到江河 湖泊定居。如鳗鲡 6、合鳃目 鳍无硬刺,背鳍、臀鳍及尾鳍均连在一起,无胸鳍,使 左右鳃孔在头的腹部相连,呈“V”形 7、 鲤形目 腹鳍腹位,背鳍一个,鳔有鳔管,有韦伯氏器,多数体 被园鳞 胭脂鱼科:口小,下位。咽齿一行,唇厚密生乳突 胭脂鱼 鲤科 2000种口裂上缘由前颌骨组成 ,咽齿13行,无脂鳍 如如 青青 草草 鲢鲢 鳙鳙 鲤鲤 鲫鲫 鳊鳊 鲂鲂 鳅科鳅科 小、中型底栖鱼类,体大多圆筒形、口小,有口须小、中型底栖鱼类,体大多圆筒形、口小,有口须1313对。对。 如如 花鳅花鳅 泥鳅泥鳅 条鳅条鳅 8、鲶形目 有韦伯氏器,口须14对,体被裸露或局部被骨板,背鳍 一个,通常有脂鳍,胸鳍和背鳍常有一强大的鳍棘,许多 是肉食性鱼,我国有7科17属70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