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因工程学_郭伏_教学课件15解析

最****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6MB
约124页
文档ID:117250808
人因工程学_郭伏_教学课件15解析_第1页
1/124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1/115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十五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 章 内 容 n事故及其危害 n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n事故产生的原因 n事故预测与预防 n案例:浮动床离子交换器的运行、使 用及事故预防 2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节第一节 事故及其危害事故及其危害 n一、危险、安全与事故的含义 n n (一)危险与安全的概念(一)危险与安全的概念 n(1)危险危险是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或事 故的前提条件,或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是一种已存在的 或潜在的条件,其发生可导致意外事故也就是说,危险 是任何可以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的或导致设备的损 伤或损失的实际或潜在的状况一般用危险性来表示. 3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n危险性----是指某种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 物损失的可能性。

n一般地,危险性包括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 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后果严重程度两个方面的问 题在定量地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时,采用危险度作为指标 ;在概率地评价危险源的危险性时,一般认为: 危险度=危险源导致事故的概率×事故后果严重度 (1)危险4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n传统定义:不发生导致人身伤害、职业病 、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状态 或条件 n现在定义:所谓安全,就是没有超过允许 限度的危险或者说:发生导致人身伤害、职业病 、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程度 没有超过允许的限度 设S代表安全性,D代表危险件,则应有S=1-D ((2 2)安全)安全 5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事故是指人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 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事故是在生产或生活中人们不期望发生的导致人员伤害、死 亡,导致设备或财产损失和破坏,以及环境危害的偶然 事件(随机事件)或突发事件 事故有生产事故和非生产事故之分。

本章讨论生产事故 (二)事故的定义(二)事故的定义 6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n(1)事故的因果性 n事故因果性是说,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 事故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多数事故的原因都是 可以认识的 n(2)事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n事故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在一定 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是随机事件,即事 故的偶然性 n事故的因果性又表明事故有其发生的必然 性长时期构成事故发生的条件,就必然会造成事故 的发生 ( (二二) )事故的特性事故的特性7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n (3)事故的潜在性和预测性 n事故在未发生之前,似乎一切都处于“正常”和“平静”状态 ,但并不是不发生事故相反,此时事故正处于孕育和生长阶段 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 n 正是事故有孕育和生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某些信 息出现,这正是事故的预测性 ( (二二) )事故的特性事故的特性8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n发生事故后,或造成人员伤害、死亡,或导致设备、财产 损失和破坏,或危害环境,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 巨大危害。

n200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 其中 n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2629起,共死亡 10054人; n一次死亡10-29人的特大事故116起,共死亡 1718人; n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2起,共 死亡623人 三、事故的危害9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n2002年全国各类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为:道路交通:78.4%;水上 交通:0.33%;铁路5.96%;民航:0.10%;工矿企业10.71%;消防 火灾:1.72%;农机:2.2%;其它0.52% n这些事故的危害是巨大的,每年给全国十万余个家庭带来不幸, 每年都造成数万个孤儿和寡母 三、事故的危害10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职业病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据1996年底统计资料 ,仅全国省属以上国有煤矿尘肺病患者高达17.5万人,已 累计死亡53722人据对20世纪90年代尘肺病死亡人数的 分析,每年大约有3000人左右死于尘肺病我国每年为职 业病要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三、事故的危害11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节人机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一、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的角度对人-机-环境系统中的 危险因素进行的分析,它通过揭示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 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查明系统中的危险源,以便 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它们 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是查明危险源以便在系统运行期 间内控制或根除危险源 12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调查分析以下内容: (1)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 危险 源及其相互关系 (2)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它有关因 素 (3)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 种特 殊危险源的措施 (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 最好 方法 (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源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 果 (6)一旦对危险源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 护措 施 1、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13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n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几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几种: n(1) 检查表法 (Checklist); n(2) 预先危害分析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 n(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Failure Model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 n(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HAZOP); n(5) 事件树分析 (Event Tree Analysis, ETA); n(6) 故障树分析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n(7) 因果分析(Cause-Consequence Analysis,CCA)。

14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概述 事故树(Fault Tree Analysis,缩写为FTA)也称故 障树,在日本称为FTA安全工学,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 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 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 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FTA作为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一种先进的科学 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采用 事故树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是用逻辑门联接的树图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图形演绎 方法,在对系统分析时,围绕系统不希望发生的失效事件 ,做层层深入的分析,直至追踪到引起失效事件发生的全 部原始原因为止 二、二、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15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n(1)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 n确定系统中所包含的内容及其边界范围,明 确影响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 n(2)熟悉系统 n详细了解系统状态及各种参数,绘出工艺流 程图或布置图 n(3)调查系统发生的事故 n调查所要分析的系统过去和现在所发生过的 各类事故,收集国内外同类系统曾发生过的所有事故 ,找出本系统事故发生的规律,设想给定系统可能要 发生的事故。

(二)分析步骤(二)分析步骤16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分析步骤(续)(二)分析步骤(续) n(4)确定顶上事件 n所谓顶上事件就是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对于 某一确定的系统,可能发生多种事故,但究竟以那一种 事故作为分析的对象?一般来说要确定那些易于发生且 后果严重的事故作为事故树分析的顶上事件 n(5)调查原因事件 n从人、机、环境出发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 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n(6)绘制事故树图 n采用规定的符号,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 找出直接原因事件,按其逻辑关系,绘制出事故树图 17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分析步骤(续)(二)分析步骤(续) n(7)定性分析 n按事故树结构,利用布尔代数化简事故树,求 取事故树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分析基本事件的结构重 要度,根据定性分析的结论,确定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n(8)定量分析 n确定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失误率,并计算其发生 的概率,标在事故树上,并求出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分析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对系 统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安全投资方向。

n(9)进行安全评价 n根据损失率的大小评价该类事故的危险性目 前我国FTA一般都考虑到第7步进行定性分析为止,也能 取得较好效果 18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事故树编制 n1.事故树中的事件的几种概念 n(1)顶上事件 n这是人们最不希望发生的失效事件( 或故障事件),是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表现 形式,是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概率以及可 能产生的影响的最终事件,是失效分析的起点 n(2)中间事件 n导致顶端事件发生,且还需要再分解 的因素,包括系统组成部分自身性质的变化以及系 统外界因素,统称为中间事件在图中,置于矩形 块中并除去顶端事件之外的事件均为中间事件,也 称为相对最终事件 n(3)基本事件 n导致系统或部件发生失效的、最基本 的、无需再分解的事件在图中,置于圆圈中的均为 基本事件 19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事故树编制(续) n2.事故树符号及意义 n事故树中使用的符号通常分为事件符号 和逻辑门符号两大类,常用的绘制事故树的符号 在表15-1中介绍。

20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故障树的编制 n故障树的编制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人工编制和计算机辅助编 制 n人工编制故障树的常用方法是演绎法,它是通过人的思考来 分析顶上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n在编制时首先确定顶上事件,找出直接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 各种可能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也就是中间事件,在顶上事 件与直接导致其发生的中间事件之间,根据其逻辑关系相应 地绘制上逻辑门然后依此方法再对每个中间事件进行分析 ,找出导致其发生的直接原因,逐级向下演绎,直到不能分 析的基本事件为止 22 第 十 五 章 劳 动 安 全 与 事 故 预 防 人因工程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操作位置 错误 斜巷 跑车 矿车 箕斗 掉道 斜巷运输事故 故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