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及答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724905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一1、 西周官学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又有“大艺”和“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艺2、 西周教育制度特点。学术和教育为朝廷及各级政府所把持,民间无学术。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教师都是官吏。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政事合一/3、 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选派郡吏中聪慧者到长安,就学于博士(2分)。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于是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属县子弟入学,学成者都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蜀郡从此学风大盛4、 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提

2、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3分)。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明清时期的蒙学教材(2分)。前三种是以识字为主的教材,千家诗是诗歌类教材,合称“三、百、千、千”,是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6、 明清两代专门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

3、”、“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这种文体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二,1学校产生的最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人来学、有人来教;二是有的可学、有的可教;三是要有适合教学的载体和方式。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积累增多,这样就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去专门从事教和学。随着生产经验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教育内容逐渐丰富,那些难以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教育任务,必定要有专门的场所和机构来从事。特别是文字的产生,大大促进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改变了单纯以口耳相传和行为仿效的最初教学形式,学校教育的产生于是成

4、为了必然。我国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成均”,第二种是“庠”。2设五经博士:汉武帝仅设执掌五经的儒学博士,将儒家以外的博士均排除在外,大大地提高了儒术的地位,这一措施是“独尊儒术”的集中体现(2分)。建立博士弟子制: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自此,学习儒经者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2分)。以儒术取士: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准上,则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2分)。视学制度:汉代帝王对其最高学府太学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或指令要员视察太学(2分)。/3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令州县立学;

5、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振兴太学。北宋第二这兴学,是 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改革太学,实施三舍法;整 顿地方学校;设置专门学校。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 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 续增州县学生; 扩建太学; 以学校取代科学取士; 举办专门学校。4答: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对教育管理有重要作用。现在阐述如下: 1.挫伤了读书人的积极性,使学校教育更加门庭冷落。“九品中正制”后来演变为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严重

6、挫伤,而门阀子弟则不屑于学习,这使得处于萧条状态的学校教育更加门庭冷落。 2.促进了选仕制度的发展。九品中正制本来是要按才能品选人物,在设立之初,除了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外,也的确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选举人才时品状并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以更好的维护其统治的作用。作为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九品中正制对私学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很直接的、很明显的。九品中正制在客观上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的兴盛。所以说,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仕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探索过程。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必然给教育管理带来重大影响,使教育的宏观管理手段更具控制力。5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宋代书

7、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如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主要规定了书院的教育宗旨、教学方法和道德行为规范等(3分)。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虽然同官学、私学有着广泛的联系,但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官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私学(2分)。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其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学派特点(3分三1)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3)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4)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

8、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造就了一 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使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探讨教育思想的典籍奠定了中国教育思想的基础,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2影响(1)。科举制的产生是选士制度的巨大进步,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等弊端。科举制不拘门第,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机会均等的竞争机会,通过严格的考试,照章评定,较为得力地体现了公平选拔人才原则。科举制的实行,有力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士人的读书积极性和社会兴学的热情,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有重大影响。(2)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对加强封建的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发挥了重大作用;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了统治基础;

9、提高了吏治水平,全社会学习儒家经典,促进了思想统一; (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对教育产生了十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造成学习动机狭隘,知识能力片面以及投机取巧等种种学风上的弊病. 借鉴:1.机会均等原则,实行广泛的招考报名制度公平对待每一位考生。2. 保密原则,考试阅卷实行糊名制;2.定期考试,择优录取原则,不忧人才匮乏且 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稳定;3.规定各省录取人员比例,在相对公平的前提 下增进地方对中央向心力;4.标准化原则;5.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一11898年百日维新时,京师大学堂正式建立,梁启超参照日本学规起草学堂章程,规定除大

10、学外,兼有中学堂、小学堂,同时附设师范斋。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是最高学府与教育管理机关合一的机构。2、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举办的学校。该校兼习中西学术,这是中国有师范教育的开始。它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教育机构。外院生学满三年可经挑选升入中院,中、上院学制各四年。民国时改建为上海交通大学。3、 1912年7月10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讨论通过,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4、 4、这是由列

11、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最早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发起,他当时在山西处理“教案善后事宜”提议将山西省应该摊派的赔款银子用于设立学堂,1902年达成协议,建立山西大学堂。“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在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浪潮下,更加重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的倾向。5、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创立的。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围绕实际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习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一是改造硬件教学环境,如将传统的教室改造成音乐室、谈话室、工作室、读书室、游戏室等。二是不上课,学校只规定任务,没有规定学什么科目。时间、学习计划等

12、都由学生自己掌握。6、 1923年在南京成立,晏阳初为总干事(1分)。总会下设四个部,编写平民千字课为教材,采取办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等三种形式进行识字、读书的教育,以城市平民为主要对象,在扫除文盲、促进平民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7、 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打破了传统儒学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出了中国自己的第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新型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但这类新式学校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1)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之地。这些新式学校都是申报朝廷批准后兴办的,当然不是私学,但却是以个案处理,零星举办,缺乏基础教育的根基,必然影响教育效

13、益和质量。(2)教育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带有半殖民地的强烈色彩。(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旧学基础的人才能入学,学校均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仍有祭孔典礼,讲究礼制,都是旧官学的传统,新式教育其实仅仅表现在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方面。8、 封建传统教育运行的最大支撑机制就是科举制度,当近代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革时,它与旧的科举制度的矛盾必然激化。一方面,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治危机下,靠八股科举出身的旧式士大夫官僚缺乏应付能力;另一方面,新式学校虽然培养出一批有实学的人才,但

14、由于学业不能与科举接轨,就没有做官的“正途”,必然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新式学校的发展。所以,发展新教育必然要改革科举制度。1904年1月清政府正式颁布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新学制的建立意味着旧的科举制度已无存在的基础,清政府于是决定从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存在于中国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被废除。9、 科举制度废除,意味着封建传统教育体系的彻底崩溃,旧式学校或消亡,或改制;而对新兴的近代教育事业来说,则意味着消除了最大的障碍,各地纷纷开始兴学10、 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

15、代表,继承辛亥革命未竞的事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新文化的先驱们将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封建礼教。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文学革命和普及教育。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五四前后,除了教育部所属的有关教改组织如教育调查会外,还出现了很多民间性质的教育社团,影响较大的是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科学社等。11、 中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化教 育领域里的革命都以城市为舞台,忽视了广大农村的教育问题,甚至像扫盲识字教育这些基本活动也主要在城市平民和工人阶层中开展。在

16、这种背景下,陶行知提出了“创建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进而“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新生命”。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最初也主要是在城市开展扫盲识字教育,在认识到“中国人百分之八十住在乡间,中国以农业立国”的基本国情后,也将教育事业由城市转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各种流派的西方教育思想被陆续介绍到中国,特别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影响及大。而乡村教育运动共同特点就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提倡教学做的统一,这无疑体现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及“从中做学”的理论。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此外,乡村教育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