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防火防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22365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防火防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加油站防火防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加油站防火防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加油站防火防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加油站防火防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油站防火防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防火防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油站防火防爆 烟台消防支队开发区大队 顾兆晶 1、燃 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助燃物(氧或氧 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 最普通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第一章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燃烧三要素 1.2 燃烧的分类 根据可燃物状态的不同,燃烧分为气体燃烧、 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三种形式。 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燃烧分为扩散燃烧、预混 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 根据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分为闪燃、着火、 自燃三种形式。 2、爆 炸 2.1 定义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 瞬

2、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 。 2.2 爆炸的分类: 爆炸可分为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三类 2.3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 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 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油品名称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下限%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上限% 汽油1.47.6 柴油0.86.5 煤油0.66.5 爆炸与燃烧的相互转换 油蒸气不断补充 空气中油气浓度达到爆炸范围 遇点火源 爆炸 燃烧 空气中油气浓度高于爆炸极限上限 遇点火源燃烧 空气中油气浓度降到爆炸范围 燃烧 爆炸 2.4 爆炸的破坏形式: 1. 震荡

3、作用 2.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3. 碎片冲击 4. 造成火灾 5. 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第二章 加油站危险区域的划分 危险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 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 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 -因为易燃液体及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后极易产生爆炸 性气体混合物,属于类爆炸性混合物 ,所以应按爆炸 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 1.1 加油站的危险区域划分 爆炸危险区、火灾危险区、一般用电区 爆炸危险区:指油品蒸气、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与 空气混合后,有可能达到爆炸极限的区域; 火灾危险区:指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油品生产作业区; 一般用电区:除上述两个

4、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 1.2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 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0区、1区、2区。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 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3 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 1.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划为1区; 2.以加油机中心线为中心线,以半径为4.5m(3m)的地面 区域为底面和加油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1.5m) 的平面为顶面的圆台形空间划为2区; 注: 采用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爆炸危险区域用括号 内数字

5、。 1.4 油罐车卸汽油时爆炸危险区域 1.油罐车内部的油品表面以上空间划分为0区 2.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 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0.5m的球形空间为1区。 3.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 和以密闭卸油口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 的空间划为2区。 1.5 埋地金属油罐爆炸危险区域 1.罐内部油品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0区。 2.人孔(阀)井内部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 1.5m (0.7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 径为0.5m的球 形空间划为1区 3.距人孔(阀)井外边缘1.5m以内,自地面算起1m高的圆 柱形空间、

6、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2m)的球 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 延至地面的空间划为2 区。 1.6 立式油罐爆炸危险区域 1.罐内部未充惰性气体的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0区 。 2.以放空(呼吸阀)为中心,半径1.5m的空间和爆炸危 险区域内地下的坑、沟划为1区。 3.距离储罐的外壁和顶部3m的范围内,及防火堤至储罐 外壁,其高度为堤顶高度的范围内划为2区。 2、加油站主要火源分类 2.1 加油站防火防爆的重点是防明火,具体分以下五类: 1.人为点燃的明火 2.金属撞击火花 3.静电火花 4.雷击火花 5.电器火花 2.2 防人为点燃的明火 主要是在加油站防火重

7、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如:罩棚下 的所有加油机及加油岛,罐区,营业室及附属设施,配电间 或发电机房等 明火管理办法: 严禁吸烟、点火;禁烟、禁点火警示牌 食堂、锅炉房等有明火的部位远离重点区域,专人管理 油罐通气管安装阻火器 严禁在危险区域堆放易燃物; 严禁无证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的动火施 工过程。 施行三级动火作业制度。 一级动火作业:加油站罐区,油泵房,输油管道,隔油池, 油罐车,油桶; 二级动火作业:发油岛,桶装仓库,加油站储罐、泵房等 拆除的容器,管线附件移至安全区域并经 过吹扫处理,发电机房,配电间,化验室; 三级动火作业:除一、二级外均属三级动火。 动火作

8、业票 一张动火作业票只限一处使用; 审查审批人员现场检查确认后,方可签发; 一级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8h,二级3d,三级5d; 作业内容或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火票作废; 四不动火 禁止无动火票证动火; 禁止无监护人动火; 禁止安全措施不落实动火; 禁止与动火票内容不符动火; 2.3 防金属撞击火花 可能产生的火花: 操作井维修;计量工具使用不当;加油机维修;在加 油区内修车; 预防措施: 配备专用的软金属(铜制)维修工具;严禁在加油区 、罐区修车;严禁用加油枪口磕碰油箱口; 2.4 防静电火花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物体带上静止电荷的物理现象, 两种不同的物质的接触和分离会产生静电。 油品静电的产生可

9、以用双电层理论来解释。 静电带电的形式: (1)流动带电 油品流动过程中与管壁、管件、流层之间摩擦 (2)喷射冲击带电 油品喷溅冲击形成的油雾与空气、水分、杂质摩擦 (3)沉降带电 油品中的杂质、水分沉降时与油品摩擦 防止加油站静电事故的具体措施 (1)控制油罐车卸油方式 (2)静电接地与跨接 (3)避免油面最大静电电位 (4)人体防静电 (5)严禁直接向塑料桶直接加注汽油 (6)注意防止“转换装油”造成事故 (7)控制可燃混合气体的形成 2.5 防雷电火花 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一部分带电云层 与另外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大地之间的迅猛的放电 过程。 按造成危害分为:

10、 直击雷、雷电波侵入、感应过电压、地电位反击 防雷防电的措施: (1)加油站油罐进行防雷接地,不应少于两处。 (2)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护 接地宜共用接地装置,电阻不应大于4 (3)当各自设置单独接地装置时,油罐防雷接地装置的 接地电阻,配线电线金属外皮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 地电阻不应大于10;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地上输油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30。 2.6 防电器火花 加油站被所有的电器在设计选型时,都应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选择相应防爆等级、型号的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按国家防爆标准规定的条件设计制造和在爆 炸环境中使用,而不会引爆周围爆

11、炸性混合 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类,煤矿用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 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明显处均应有永久性防爆共同标志 “Ex” 防爆电气设备按防爆性能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安 型、浇封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 防爆型式隔爆型增安型本安型浇封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 标志dei(ia、ib ) mpoq 第三章 加油站消防安全 1、新消防法于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 消防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类(GB/T4968-2008 08.11.4发布,09.4.1实施 )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B 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

12、固体物质火灾。 C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E 类火灾:带电火灾。 F 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 3.火灾的阶段性特点 火灾发展过程分为初期燃烧、稳定燃烧、扩大燃烧 和熄灭四个阶段。 初期燃烧 燃烧不稳定,温度、火焰低,燃烧面积小 稳定燃烧 大量放热,燃烧稳定,温度上升,辐射热量大 扩大燃烧 燃烧面积大,温度更高,辐射热量更大,火灾扩大 熄 灭 燃烧已尽,逐渐熄灭 火灾的发展过程 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熄灭期 初期 发展期 最盛期 熄灭期 时间(m) 烟气温度 1324201510 1000 800 300 200 初期火险的3分钟 内是抢先

13、补救的 好时机 4.灭火的基本方法 窒息法:减少空气中氧的浓度,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 冷却法: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 隔离法: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 使燃烧停止; 抑制法:使灭火剂参加到灭火反应过程中去,形成 稳定分子,使燃烧反应终止 ; 5. 消防器材及设施 加油站的消防器材及设施主要有:灭火器、灭火毯、 消防沙、消防桶等,主要用来扑救初期火灾。 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做动力, 将桶内的干粉喷出灭火的器材。 按动力气体储存位置分为储气瓶式和储压式; 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背负式、推车式; 6. 加油站常用灭火器 导液管导液管 灭火剂灭

14、火剂 压力表压力表 喷枪喷枪 压把压把 提把提把 压缩氮气压缩氮气 灭火剂灭火剂 压力表压力表 压把压把 提把提把 喷枪喷枪 导管导管 储气瓶储气瓶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气管气管 储压式 储气瓶式(内 外) 使用方法: 距起火点5米左右,选择上风向; 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拔出保险销 ; 一手握住喷嘴,一手压下压把,干粉喷出; 泡沫灭火器 它是通过筒体内酸性与碱性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高压,将泡沫压出喷嘴进行灭火的器材。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一般 B 类火灾,如油制品、油 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 A 类火灾,但不能扑救 B 类火灾中 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

15、使用方法: 平稳提到现场(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 可横拿或颠倒) 倒置操作(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 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 流对准燃烧物) 二氧化碳灭火器 充装液态二氧化碳,利用汽化了的二氧化碳降低空气 中的氧浓度,使其达到燃烧的最低需氧量以下,起到隔绝 和稀释氧气的作用,火焰自动熄灭。 切勿逆风使用。 在窄小的空间中使用后迅速撤离现场。 连续喷射,防止复燃。 防止冻伤。 6.2 消防器材定置化管理 加油区:每两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干粉灭火器或 一只4kg干粉灭火器和一只6L泡沫灭火器; 油罐区:在消防沙池旁设置消防器材柜,应设3

16、5kg推车式干粉 灭火器一个,当两种介质储罐距离超过15米时,应分 别设置;一二级站配非石棉制品灭火毯5块,三级站 配2块;消防沙干燥不结块,不得有石子,油沙. 营业室:配置4kg手提干粉灭火器,放置于门口靠室内一侧 配电室、发电机房、办公室:配置2kg二氧化碳灭火器一只, 放置于门口靠室内一侧 厨房、餐厅:配置4kg干粉或泡沫灭火器,放置于门口靠室内 一侧 6.3 灭火器安全检查 放置:灭火器应置于设定位置,无障碍物,摆放稳固,没有 挪作它用,责任人维护职责落实;使用说明应朝外,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应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 外观:灭火器铭牌应完整清晰,保险销和铅封应完好,灭火 器操作要求清楚易懂;筒体不应有锈蚀、变形现象, 金属件不应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橡胶、塑料件 不应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 压力表: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不应变形、损伤,压力表指 针应指在绿区; 喷管:喷嘴不应有变形、开裂、损伤,喷射软管应畅通,不 应有变形和损伤; 灭火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