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013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8805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013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013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013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013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013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013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013讲解(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主 讲:尚 学 芳 Tel: 13569441943 Email: xuefangshang 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热力学理论对多组分均相系统的应用 多组分均相系统 本章难点 掌握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多组分系统的化学势判据。 熟悉 组分可变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气体混合物 的化学势表示,稀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化学势表示。 了解 吉布斯-杜赫姆公式,温度、压力对化学势的影 响,化学势在化学平衡和相平衡中的应用,真实溶液 化学势的表示。 溶液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第一节 多组分系统和组成表示法 一、溶液的特点 定义:由多种物质组成,其中每一种

2、物质都以分子、 原子、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其它物质之间。 特点: 多组分均相,组成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分类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 液态溶液 固态溶液(固溶体) 溶剂(A)和溶质(B) 第一节 多组分系统和组成表示法 组成是溶液的强度性质:T,p,组成 二、溶液组成的习惯表示方法 1、摩尔分数 4、质量分数 2、质量摩尔浓度 mol/kg 3、物质的量浓度mol/L 第一节 多组分系统和组成表示法 注意 二、溶液组成的习惯表示方法 (1)各种浓度的换算:选合适量的溶液 (2)在很稀的浓度范围内,以上各量之间成正比。 如某H2SO4(B)溶液 wB=5% 质量一定的单组分封闭系统 理想气体 具有广

3、度性质的状态函数与物质的量有关。各摩尔 热力学函数值的定义式分别为: 摩尔体积 一、单组分系统的摩尔量 第二节 偏摩尔量 摩尔热力学函数值都是强度性质 摩尔亥姆霍兹能 摩尔吉布斯能 摩尔焓 摩尔熵 摩尔体积摩尔热力学能 一、单组分系统的摩尔量 第二节 偏摩尔量 第二节 偏摩尔量 =?mL 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总体积减少。减少的量与两者的比例有关 。 50 mL水50 mL乙醇 100 mL 混合前总体积 混合后总体积 V = f ( T, p , n水 , n乙醇 ) 多组分系统 ni表示所有物质, nj表示除了某一物质之外的所有物质 二、多组分系统的偏摩尔量 T、p一定 第二节 偏摩尔量 等

4、温等压 定义:偏摩尔量 意义:多组分系统中B物质的偏摩尔体积(1mol B对溶液 体积贡献的大小或 “系统组成的变化对系统体积的影响”) 二、多组分系统的偏摩尔量 第二节 偏摩尔量 物理意义:(1)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一定浓度的有限量溶 液中,加入dnB的B物质(此时系统的浓度几乎保持不变) 所引起系统广度性质X随该组分的量的变化率;(2)在等 温等压条件下,往一定浓度大量溶液中加入1 mol的物质B( 此时系统的浓度仍可看做不变)所引起系统广度性质X的变 化量。 二、多组分系统的偏摩尔量 第二节 偏摩尔量 注意: 只有广度性质才有偏摩尔量,而偏摩尔量是强度 性质。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它的摩

5、尔量。 任何偏摩尔量都是T,p和组成的函数。 偏摩尔量是强度性质,与系统的组成有关,而与 总量无关。 不是偏摩尔量 二、多组分系统的偏摩尔量 第二节 偏摩尔量 例1 指出下列式子哪些是偏摩尔量 第二节 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 三、偏摩尔量的性质 第二节 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1、集合公式 意义:系统的体积等于各组分物质的量nB与偏摩尔体积VB,m乘 积之和。(各种物质对溶液体积的贡献之和) 第二节 偏摩尔量 某二元溶液 用途:已知n1、n2、V1,m、V2,m,求混合后的总体积; 已知V 、n1、n2、V1,m,求偏摩尔体积, 混合前: 例2 298K有摩尔分数为0.4000的甲醇水溶液

6、,若往大量的此种溶液 中加1 mol水,溶液体积增加17.35 cm3;若往大量的此种溶液中加1 mol的甲醇,溶液体积增加39.01 cm3。试计算将0.4 mol 的甲醇及 0.6 mol 的水混合成溶液时,体积为若干?混合前后体积变化了多 少?已知25时甲醇和水的密度分别为0.7911和0.9971 gcm3。 解: 混合过程中体积变化 27.0126.01 = 1.00 cm3 第二节 偏摩尔量 V = n水V水,m+ n乙醇V乙醇,m 例3 有一个水和乙醇形成的溶液,水的摩尔分数为0.4,乙醇的偏摩 尔体积为57.5ml/mol,溶液的密度为0.8494kgL1,求此溶液中水 的偏摩

7、尔体积。 解: V水,m= 16.18 ml/mol 第二节 偏摩尔量 V = n水V水, m+ n乙醇V乙醇, m?设溶液总摩尔数1mol 在溶液中不按比例地添加各组分,则溶液浓度会发生改变,这 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和偏摩尔量均会改变。 等温、等压 2、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第二节 偏摩尔量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2、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意义:(1)等温等压下,组成变化时遵守的关系; (2)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具有相关性; 第二节 偏摩尔量 结论:均相系统中偏摩尔量之间符合两个关系式:集合公式和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等温、等压 二元溶液:nAdVA,m+ nBdVB,m=0xAdVA,m+

8、xBdVB,m=0 例4:298K时,n molNaCl溶于1000g水中,形成溶液体积V与n 之间关系可表示如下:V(ml)=1001.38+16.625n+1.7738n3/2+ 0.1194n2,计算1mol/kgNaCl溶液中H2O及NaCl的偏摩尔体积。 第二节 偏摩尔量 浓度为1mol/kg的NaCl水溶液的体积为: 根据集合公式: 解:n=1 第三节 化学势 狭义定义: 意义:保持温度、压力和除B以外的其它组分不变,加入 1mol B所引起的系统吉布斯能的变化。 一、化学势定义 强度性质: 集合公式: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第三节 化学势 dG=-SdT+Vdp等基本关系式只适用

9、于组 成不变的封闭系统中W=0的过程。 二、敞开系统的基本关系式 对组成可变的封闭系统(即敞开系统) 中W=0的过程,基本关系式如何表示? 第三节 化学势 条件:组成变化或开放的均相系统 二、敞开系统的基本关系式 多组分均相系统: 第三节 化学势 二、敞开系统的基本关系式 第三节 化学势 二、敞开系统的基本关系式 广义定义: 化学势:在一定条件下,除B以外其它组分不变,加入1mol B 引起的某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注意:不是任意热力学函数对nB的偏微商都称作化学势,要注 意下角条件,只有用吉布斯能表示的化学势才是偏摩尔量。 第三节 化学势 二、敞开系统的基本关系式 第三节 化学势 二、敞开系统

10、的基本关系式 条件:没有非体积功的任意过程 等温等压: 自发过程 平衡过程 不能发生 结论:物质的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和限度的 一个热力学函数。 三、 化学势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势 相平衡 三、 化学势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势 n液相n气相 G 相平衡 结论:自发相变的方向是向着化学势减小的方向进 行,直至化学势相等,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三、 化学势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势 相平衡条件:除系统中各相温度、压力相等外,任 意组分B在各相中的化学势必须相等,即 化学平衡 三、 化学势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势 因 故 恒温恒压合成氨反应 化学平衡 三、 化学势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势 结论:自发的化学反

11、应过程是向着化学势减小的方向进 行,直至化学势相等,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通式 “” 自发过程 “=” 平衡 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势相等 化学平衡 三、 化学势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势 意义:化学反应方向判据 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大于产物,反应可自发进行 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产物,反应达平衡 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小于产物,反应不能正向进行 ,但逆向可以进行 三、 化学势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势 在等温、等压和W=0的条件下,物质总是由高化学 势流向低化学势,平衡时化学势相等。 在W=0的条件下,化学势决定过程的方向(化学势 判据)。 在W=0的条件下,化学势相等是平衡的条件。 四、 化学势与温度和压力

12、的关系 第三节 化学势 B=f(T, p, x1, x2.) 对于一个给定的溶液 B=f(T, p) 四、 化学势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第三节 化学势 意义:温度升高,化学势降低。 意义:一般压力增大,化学势升高。 第三节 化学势 例4:比较不同状态下水的化学势:(a) 373K,202.6kPa,液态; (b) 373K,202.6kPa,气态; (c) 374K,101.3 kPa,液态;(d) 374K,101.3kPa,气态;问:(1)(a) 与(b)谁大?(2) (c)与(d)谁 大? 解: (a) 373K,202.6kPa,液态 373K,101.3kPa,液态/气态 (b) 37

13、3K,202.6kPa,气态 第三节 化学势 例4:比较不同状态下水的化学势:(a) 373K,202.6kPa,液态; (b) 373K,202.6kPa,气态; (c) 374K,101.3 kPa,液态;(d) 374K,101.3kPa,气态;问:(1)(a) 与(b)谁大?(2) (c)与(d)谁 大? 解: (c) 374K,101.3kPa,液态 373K,101.3kPa,液态/气态 (d) 374K,101.3kPa,气态 恒温变化 一、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指定温度T,压力p(100kPa)时纯理想气体的 化学势。 第四节 气体的化学势 纯理想气体 气体混合物中某一种气体B

14、的化学势 理想气体分子间无任何相互作用力,所以某种气体B在混合理 想气体中与单独存在并具有相同体积时的状态完全一样。 道尔顿分压定律 气相中B物质的摩尔分数 二、混合理想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第四节 气体的化学势 pB:B的分压; B:温度为T,B组分分压为p时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解决方法:路易斯引入校正因子 问题:真实气体状态方程不统一 三、 真实气体的化学势 B(T):纯理想气体B(T,p ),是一种假想态。 第四节 气体的化学势 对于真实气体 不适用 令pB= f, 气体的逸度 真实气体 拉乌尔定律 (稀溶液溶剂) 一、稀溶液中两个经验定律 第五节 溶液的化学势 亨利定律 温度T 时,溶液

15、与其蒸气达到平衡,B(l)=B(g) 二、液态混合物组分的化学势 第五节 溶液的化学势 令 B:液态混合物中组分B的标准化学势,即纯B在温度T及饱和 蒸气压状态(标准态)。 二、液态混合物组分的化学势 第五节 溶液的化学势 三、稀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 A:温度T及饱和蒸气压(标准态)时纯溶剂的化学势。 因xA1,故RTlnxA0, 稀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总是小于纯溶 剂的化学势。 在一定T,p下,当系统达到平衡态时: 四、稀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 第五节 溶液的化学势 B,x:温度T、pB=kx,BxB 依然成立时那个状态的化学势。 用物质的量分数表达的化学势 第五节 溶液的化学势 四、稀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 用质量摩尔浓度表达的化学势 用物质的量浓度表达的化学势 理想稀溶液中溶质的标准态:纯物质B在温度T,压力为p下仍 遵循亨利定律的假想态。 理想稀溶液溶剂: 真实溶液溶剂: 三、真实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 第五节 溶液的化学势 四、真实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 基本要求 多组分系统偏摩尔量的意义 化学势的意义及应用(化学势判据) 气体、溶剂和溶质化学势的表示方法 基本要求 化学势判据: 自发 平衡 相平衡: 化学平衡: 产物反应物 理想气体: 真实气体: 理想液态混合物 : 真实溶液: 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作业 P95 2、3、4、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