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站点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8459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站点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交通运输站点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交通运输站点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交通运输站点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交通运输站点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站点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站点综述(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交通线路建设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3)技术因素是保障因素。 2.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步骤 (1)预测运输需求及分布。 (2)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等级标准。 (3)确定线路的路径及走向。 4.京沪高铁全线为何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案? 方便群众通行 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节约耕地 交通区位 影 响 城 市 区 位 的 因 素 地 形 气 候 河 流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矿产资源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 经济水平 农 业 区 位 自 然 条 件 水源 土壤 气候 地形 技术条件 机 械 化 肥 良 种 冷 藏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管理

2、 资金 土地价格 劳动力 政府政策 交通运输 市场 影响影响 减弱减弱 影响越来影响越来 越突出越突出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劳动力 政府政策 学习目标 一.理解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 二.掌握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和港口的选址原则 . 三.掌握飞机场选址的原则 . 四.掌握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车站 港口 机场 一、交通运输站点 1、概念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中,点的特征和功能不同 火车站-一般占地大,车站固定且设施较完备 设备较简单,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 外交通线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 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汽车站 航空港 港口- 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对自然条件要 求比较严格 既有陆域的装卸

3、储存设备,又有水域的 航行停泊要求,还要通过多种运输方式 联系广大腹地 2港口 (1)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 的场所,具有一定的 和陆域面积。 (2)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包括 、停泊条件等; 陆域条件:包括建港条件、 条件等 。 (3)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 、自然条件、 经济腹地等因素。 返回 1港区分布: 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2上海港地位: 我国第一大港 3上海港类型: 河港兼海港 4上海港有利条件: 长江、黄浦江为船舶提供空间和淡水,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 开阔,有利于港口规划和建设。 5上海港不利条件: 三角洲坡度平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塞航道,需经常挖泥 作业 6上海港的经

4、济腹地 宽广且经济发达,包括:沪、苏、皖、赣、湘、鄂、川、渝 等 典型案例 上海港 水域条件 长江和黄浦江为船 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 (航行条件)和大量船 舶抛锚所需的空间(停 泊条件) 陆域条件 三角洲地势平坦开 阔,利于合理的平面布 置(筑港条件)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 读图思考拓认知 教材P98图429 此图主要表示了上海港的经济腹地范围,从分析图例及上海 港的位置入手,需明确以下问题: (1)什么是港口的经济腹地?其地位如何? 提示:港口的经济腹地是指港口的服务范围,腹地内的货物 需要通过该港口进行集散。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2)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包括哪些省区? 提示:上海港的经

5、济腹地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内的川、渝、鄂 、湘、赣、皖、苏、沪等省市。除此之外,还通过长江干支流和 铁路、公路等与全国各地相连接,腹地宽广。 港口的区位因素如下所示 上海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区位因素 陆域条件 航行条件 停泊条件 筑港条件 腹地条件 水域条件 经济腹地 城市依托 自然条件 (决定港口的位置) 社会经济条件 (影响港口的兴衰 和发展) 长江和黄浦江为船舶入港 航道应有的宽度大量船舶 抛锚所需的空间 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 利于合理的平面布置 广阔 上海 泥沙淤塞航道 挖泥作业 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选择,主要根据自然、经济、技术、 社会等条件,针对不

6、同站点,其选址要求有所不同,归纳如下 表所示: 港口汽车车站航空港 自 然 因 素 影响较较小,入港航道有 足够够的深度和宽宽度; 平原地形对对平面布置有 利,但航道容易淤积积; 避风处风处 更优优 影响比较较小 ,但要求地 面开阔阔平坦 ,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 候、地质质、 水文等影响 较较大 港口汽车车站航空港 经济经济 、社会 、技 术术 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 影响较较大:腹地范围围 越广,经济经济 越发发达, 对对港口建设设越有利; 需完善的配套设设施和 高效率的运作服务务 数量、密度、 规规模受经济发经济发 展水平制约约 人口稠密,经经 济发济发 达,人流 、物流频频繁地 区最为

7、为有利 港口汽车车站航空港 选选 址 要 求 河港:河宽宽水 深,位于或靠近 城市、陆陆路交通 便利的地方; 海港:背风风、 避浪、水深的海 湾,与其他交通 干道系统统有方便 联联系的地方 公交车车站位于 城市交通干线线 两侧侧。长长途车车 站应应位于城市 外缘缘,且与市 内干道系统统和 其他对对外交通 有方便直接地 联联系 地形开阔阔平坦,但要 坡度适当; 低云、雾雾和暴雨较较少 ; 风风速较较小,跑道沿盛 行风风向修建; 地势较势较 高,地质质条 件好,保证证地基稳稳定; 距城市有一定的距离 活学巧用大冲关 3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和渟泊, 是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据此

8、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上海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主要港区沿长江分布,兼作海港 来自上游的泥沙容易淤塞航道,需经常用挖泥船清淤 地处长江三角洲,筑港条件较差 经济腹地广阔,且以上海市为依托 A B C D 解析: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又可兼作海港, 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船舶入港 航道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长江三角洲地势平 坦开阔,有利于上海港的规划和建设。但是,三角洲坡度平 缓,水流分叉多,致使流量分散,泥沙容易淤塞航道,需经 常挖泥作业,以保障航道畅通。 答案:D (2)天津港是我国北方大港,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航行、停泊、筑

9、港等自然条件优越 B有京沪、京哈等铁路线通过 C经济腹地广阔,且邻近首都北京 D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天津港自然条件不够好,水浅、风大、冰封,但经济 腹地广阔,邻近首都北京。 答案:C 利用等高(深)线,确定港口区位 1看等高线。港口需要在地形平坦开阔处筑 港,以利于港口的规划建设和进一步发展。所 以应选择在等高线较稀疏处筑港。 2看等深线。从有利于船舶航行和停泊角度 考虑,港口应建在港阔水深、背风避浪的海湾 处。所以应选择在等深线较密集处筑港。 交通枢纽 1. 概念 2.分类 3. 说出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铁路 公路 A B C 北京 京 哈 线 京 广 线 京 沪 线 宝 成

10、线 成 昆 线 京 九 线 焦 柳 线 包 兰 线 线 陇 海 兰新线 京包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湘 黔 线 贵昆线 哈尔滨 大连 京 哈 线 北京 上海 九龙广州 京 沪 线 包头 包 兰 线 成都 宝鸡 昆明 宝 成 线 兰州 乌鲁木齐 焦作 柳州 连云港 成 昆 线 贵阳 株洲 京 九 线 京 广 线 焦 柳 线 线 陇 海 兰新线 京包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杭州 湘 黔 线 贵昆线 长 江 格尔木 吐鲁番 库尔勒 喀什 拉萨 2、机场的建设 首都国际机场 三、车站 (1)地形平坦、面积较大的地方 (2)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两侧,与市 内外交通有直接方便的联系 (3)能够最大限度的方便

11、旅客 汽车站的一般区位条件 城市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人们为 各种目的的出行活动十分频繁,因而对交通 运输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城市交通运输是 一个复杂的系统。 三、城市交通网 莫斯科的 道路网是 比较典型 的环行放 射式道路 网,即城 市中心逐 渐向四周 发展而成 。 各种类型的城市道路网 北京市的城市交通道路网图 北京市交通运输网是明显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这种道路 网,中心区为方格,向四周呈环行放射式发展。方格式道路网是历 史上形成的,以后随城市发展,形成了新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 路格局。 这两幅图反映了城市交通面临的什么问题? 交通拥堵交通环境污染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措施? 2.城

12、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交通线路拥堵和交通环境污染,并 且交通线路的拥堵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针对上述问题采 取措施如下: 活学巧用大冲关 3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 近20年来,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 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据此回答 (1)(2)题。 (1)磁悬浮列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的“新宠”,但目前还不宜 大规模发展,主要原因是 ( ) A占地面积太大 B安全系数太低 C造价太高,运费高 D磁辐射污染严重 解析:磁悬浮列车由于具有安全性、稳定性、与环境适应 性以及高速、适合大量运输等特点,被视为21世纪综合运 输系统中最具发展前途的高科技运输手段之一。但其造价 太高,目前还不宜大规模发展。 答案:C (2)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问题 发展高层建筑,腾出地块拓宽马路 A B C D 解析:鼓励私人买车,会使城市交通更加拥挤,发展高层建 筑,腾出地块拓宽马路不符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 答案:A 【课后探究】 1、评价家乡交通枢纽与城市建设 的关系。 2、 从本地及周边地区城市交通图 中找一站点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