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备考策略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18383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备考策略(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历史试题重点、热点研究及 备考策略 一、近几年中招考试命题分析 题型:稳中有变(数量、类型) 范围:基本不变 内容:突出主干(基础性、探究性、实践性)、坚持 双开,侧重能力(鉴古知今和情感教育) 导向: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知识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越 来越多 二、复习方法及建议 1、基础知识要牢记 2、基本能力要掌握(图表的判读、材料的解读) 3、历史线索要清晰(了解发展的因果关系) 4、知识结构要完善(以专题为主要形式,内容涉 及古今中外,同时关注热点时事、地方历史与历史 知识的联系) 5、应试训练要加强(大量做题巩固记忆,掌握技 巧,发现规律)

2、6、查缺补漏要及时 三、应试建议 1、考试闭卷做 2、先熟后生 3、具体安排建议 (1)选择题20个题,答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原则上采取闭卷; (2)非选择题一般答题时间在20分钟以内。 (3)剩余时间(15-20分钟)为检查答案时间,可 通过查阅资料来对前面的题进行确认。 四、基础线索(历史专题): 专题复习需要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打破时空的分界,实现知识的重组,把局 部的、零琐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系统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专题宜小不宜 大。这里以民族复兴专题做一个说明 (1)复兴的含义: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走在世界的前列;近代落后于 西方,被动挨打;中国人开始探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3、。 (2)复兴的目标:独立、民主、富强、统一(尚未实现)、文明、和谐 (3)中国复兴之路上20世纪的三个世纪伟人及对应的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 : 孙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综合 国力增强 ()现状:从体育: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 从科技:从近代科技的落后到现代的自主创新:如两弹一星、 计划、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 从经济方面:从民族工业的落后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 从国际地位:从不平等条约到巴黎和会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一系列 外交成就的取得,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从军事:不堪一击,屡战

4、屡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到抗战胜利、抗 美援朝 ()怎样实现:坚持中共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技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 可以列举题的形式体现专题内容,以简代繁。而且专题复习时,及时 提醒学生与该专题相关的课本基础知识,不完全脱离课本。 (一)中国史: 1、中国古代史:重点是中外古代文明、交往、科技、思想和文化 中有类比,有联系的内容,同时要注意这些内容与相关历史的联系 ,与现代时事的联系,一定要紧扣考试说明与检测 2007年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亚非欧文明区域图 及交往方式和启示 2008年的孔子,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

5、意义 的是; 北京奥运火炬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元素 及奥运发源地历史与河南 历史 2009年的经典诵读 秦汉历史;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 与中外文字 ; 2010年的安阳历史图片的表述对错;我国古代修建了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和大运河,两者对政治的影响和对当前的启示等。 特别提示:关注从历史现象中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 2、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分为两个时期: (1)1840年1919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近代化的探索 (2)1919年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又分为四个阶段) 1919年1927年 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国民革命时期) 1

6、927年1937年 十年内战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 1945年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 3、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分为四个阶段: 1949年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 段; 1956年1966年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或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阶段)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6年1978年 过渡时期 1978年至今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二)世界史 1、世界近代史(?-1917年)主线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产 生、发展、巩固与扩大、进一步发展 2、世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 (1)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

7、家的 新秩序;无产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二战后至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一系列社会主 义国家的建立;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 四、中招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迁过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过程(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 周年问题)和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例1: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 ,解读最准确的是【 B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例2: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了第二届青年奥运会

8、的举办权 。为迎接青奥 会,某学校举办 了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展。下列对有关图片的解释,准确 的是【 D 】 2、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主要运动、代表阶级、主要思想、过程、 结果、性质、影响)09年10年连出大题,今年出大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2009河南)22题:阅读材料,结台材料和所学知识,用图示法表示中国 近代化探索的轨迹。(要求:包含重大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请用箭头 连接)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 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 ,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了德 、赛两位先生

9、,挥动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2010河南)22题: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百日维新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2分) (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 例。(2分)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1分) (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0、。(2分) 例: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 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 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 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 (2分) 材料二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 :“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2分)

11、 材料三 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 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 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 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分)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结论?(1分) 关注辛亥革命(1911),在关注近代化探索的纵向发展过程的同时关注其横 向联系 3、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中国革命探索,复兴之路) 中共一大(1921)、遵义会议(1935)、中共七大(194

12、5)、中共八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其中:特别要关注具有开端性和转折点地位的会议: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和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二大(中国特色)、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四 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五大(写入党章)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以 及在我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例:从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进行 了不断的探索。党的八大指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把发展社会生产 力和建设工业化国家作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则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并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

13、现代化建设上来。 请回答: (1)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工作重点有什么相同点 ? (2)两次大会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两种结果的主要 原因有哪些? (3)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 景点的图片,阅读图 文材料,回答问题 。 图一 嘉兴游船 图二 遵义会址 图三 延安圣地 请回答: (1)如果请你给三幅图的经典各配上一个宣传的标题,你会怎么配?为什么?(6分) (2)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1分) 4、我党领导的探索革命之路和武装斗争以及人民军队名称的变 化 国民革命军(北伐);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中国

14、工农红 军(井冈山会师八路军、(抗日战争);人民解放军( 解放战争后);建国后抗美援朝期间,部分军队改为中国人民 志愿军 例1: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 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 事件是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例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下列图片 中能够见证这一历程的有 【 】 A B. C. D. 5、建国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所取得的各类成就 (河南09年23题)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开 展主

15、题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图片和设计 的一个版面,请你参加 : (I)请将以上四幅图片的字母代号 按其所属类别 填入对应 的方框内。 (4分) (2)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你认为还 可 以从哪一个方面来展示共和国六十年来的 伟大成就?请填入上图中空白方框内。(1 分) (3)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1分) 6、中国的对外关系: 解放前:弱国无外交 解放后:(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主要成就 50年代(战争与和平共存、抗美援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70年代(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建

16、交) 改革开放后(更大成就,特别是APEC会议) 中美关系(核心是台湾问题)、 中日关系(核心是日本对历史的态度问题) 朝韩问题(今年热点,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地区和平) (河南10年23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 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 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 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 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 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 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