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文化运动》(人民必修)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8203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文化运动》(人民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历史《新文化运动》(人民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历史《新文化运动》(人民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历史《新文化运动》(人民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历史《新文化运动》(人民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文化运动》(人民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文化运动》(人民必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14年9月 25日,袁世凯颁 发祭孔告令说: “孔子之道,亘 古常新,与天无 极。” 28日, 率领官员到孔庙 举行祭孔大典。 同年12月,在天 坛举行祭天仪式 。 1916年袁世凯凯称帝标标准像与印信 因为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觉得医学并非一 件紧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 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义的 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们的第 一要著,是在改变变他们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自序 辛亥革命后,多灾多难的祖国摆脱了厄运吗? 鲁迅所说“改变他们的精神”是何含义? 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

2、识与能力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 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 着严峻的形势。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 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步都与先进 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 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 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 煞的。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 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 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 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 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 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

3、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 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 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 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 尊敬的。 (二)教学内容分析 1840年以来,为了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侮 ,中国人也曾做出了种种的努力。洋务运动引 进了西方的武器,却在甲午战争中败给日本; 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 制度,换来的却是各派军阀 无休止的政争和混战。无情的现实使得部分知 识分子认为,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重要的 不是武器和西方的制度,而在于改变中国传统 的文化。于是,在反对尊孔复古

4、的浪潮中,新 型知识分子开始了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 新文化运动。 下面请同学们阅览教材P53-P56,想一想新文 化运动为什么会兴起?有哪些代表人物?他 们喊出了怎样的口号?有何影响? 一、新青年与新觉醒新文化 运动的兴起 读一读: 材料一:辛亥革命以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 入中国,新式知识分子队伍也不断扩大。他们中 的大多数人怀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坚持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的立场,兴办报纸新闻事业,宣传资产 阶级思想观点,苦苦寻觅改造社会的新方法。 材料二:1913年6月,袁世凯发布“尊崇孔圣令”; 后又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 “中小学加读经一科”。一时间,尊孔复古逆流浊

5、 浪翻滚。 一战战期间间民族工业业分布图图 (一)、背景 1、政治: 2、经济 3、思想 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 强加紧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 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1 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 2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3)袁世凯掀起)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尊孔复古逆流逆流(直接原因); 袁世凯上台后,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的目的是什么? 复辟帝制 为什么说复古尊孔实质就是 复辟帝制? 答案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复古尊 孔,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 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制是紧

6、密相连的 ,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二)兴起概况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 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 新青年。 1、兴兴起标标志 新青年的影响 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极大地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 年的觉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 地出现。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 立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 国救民的真理。 2、代表人物 李 大 钊 胡 适 陈 独 秀 鲁 迅钱 玄 同 刘 半 农 民主科学 (德先生) (赛赛先生)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3、指导导思想 自然科学和一些 社会科学的方法 北京大学4、活动动基地 问题是: 北京为何会成

7、为1915年之后一段 时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7年,新青年从上海随陈独秀 迁到北京; 进步知识分子担任新青年的编辑或 撰稿如李、胡、钱、鲁、刘等人; 由蔡元培任校长的北大“兼容并包”、 “学术自由”,聘进步知识分子任教,使 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蔡 元 培 “北大者,为为囊括大典,包罗罗 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论何种 学派 听他们们自由发发展。” 蔡元培 请思考: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办学方针的 实质是什么? 鼓励各科学观 点自由发展, 让新思想去抢 占封建思想的 阵地。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内容) 材料二: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为拥护 那德莫克拉西

8、emocracy)和赛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这几条滔 天的大罪。要拥护拥护 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对孔教、礼法、贞节贞节 、 旧伦伦理、旧政治。要拥护拥护 那赛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对旧艺术艺术 、旧 宗教;要拥护拥护 德先生又要拥护赛拥护赛 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对国粹和旧文 学。我们现们现 在认认定,只有这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学术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辩书 材料一:国人欲脱蒙昧时时代,羞为为浅化之民也,则则急起直追 , 当以科学与人权权并重。 陈陈独秀敬告青年 读一读: u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包括 人权平等、个性解

9、放、独立人格、共和政 体等; u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 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 愚昧盲从和偶像崇拜等等。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这两位先生有何具体所指? 2、“德先生”与“赛先生”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抛弃专制和愚昧抛弃专制和愚昧, , 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和科学. . 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评价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评价 u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 和国。使中国富强起来。 u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也有 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有 些偏激。 反对旧道德

10、提倡新道德 (“打倒孔家店”) 旧道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 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 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资 产阶级倡导的人权、平等思想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 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 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五常”即仁、 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 行为准则。三纲五常是是封建专制的伦理 道德,是“奴隶之道德”。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新文化运

11、动反 对旧道德,为什么 要把矛头指向以孔 子为首的儒家传统 道德? 课堂讨论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 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 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 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 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 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 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 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 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思考:提倡民主和科学除了要 反对旧道德,还要反对什么?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 提倡用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 言文 文学改良刍议 一、须言之有物 二、不摹仿古人 三、须讲求文法 四、不作无病之呻吟

12、五、务去烂调套语 六、不用典 七、不讲对仗 八、不避俗字俗语 文学改良刍议 (1891-1891- 19521952)安)安 徽绩溪人徽绩溪人 扛旗者 文学革命论、 创办青年杂志 护旗者 文学改良刍议 冲锋陷阵者 狂人日记等 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 言文,写文章”须言之 有物”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 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 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 文学革命的意义 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使延续 了2000多年

13、的专制主义文化受到冲击 ,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 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 转型和发展创新起了重大影响 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 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 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 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 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1917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后后 期期 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 列宁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创办了每周评论 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 愚昧迷信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前期内容: 2、后期内容: 宣传介

14、绍马克思主义 思想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u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资 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旧文化的一次激烈的 斗争。 u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 的打击,对促使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 年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 u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 放潮流,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救国 救民的真理,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有利条件。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 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 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白话文的使用就是最明显的一个 例子。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了中国历 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从1918 年开始,新青年完全改

15、用白话文, 使用新式标点。到1920年,全国小学一 、二年级原用的文言文教材一律被废除 。白话文在应用创作方面取得了实绩。 出现最早的一批白话文的新文学作品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 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 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 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 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恽代英等写信给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 ,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我们既然得了这个觉悟,就发了个 大愿,要做那自觉觉人的事业,于是就办了新声” 。 材料2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

16、坏 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 的好。 -毛泽东 材料1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 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 众中去。 -李时岳 阅读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局限性: 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 的历史局限性,特别表现在局限于 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 结合; 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 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原因见全解p) 技术术制度思想文化 左宗棠、李鸿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 总结总结 :三个阶阶段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习的历历程,既不是一江长长流,也不止一个 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涨落相继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