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测度理论第二章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910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测度理论第二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风险测度理论第二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风险测度理论第二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风险测度理论第二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风险测度理论第二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测度理论第二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测度理论第二章讲解(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风险管理问题 本章结构: 2.1 风险管理概述 2.1.1 人类与风险 2.1.2 风险对人们的影响 2.1.3 风险管理的历史 2.2 风险规避及其度量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2.2.2 风险规避程度的度量 第二章 风险管理问题 2.3 风险管理的概念 2.3.1 风险管理的定义 2.3.2 风险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区别 2.3.3 风险管理与保险管理的区别 2.3.4 有关风险管理的偏见 2.4 风险管理的职责 2.4.1 风险经理 2.4.2 风险管理的外部资源 第二章 风险管理问题 本章目标 1、了解祖先应对风险的方法; 2、从现代风险的特点理解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3、

2、理解风险对人们的影响; 4、理解对风险态度假定的理由; 5、了解效益曲线形状与风险态度的关系; 6、理解风险的度量; 7、理解术语“风险管理”的含义; 8、区分风险管理和保险管理; 9、理解风险管理中的反保险偏见; 10、认识风险管理岗位人员的理想素质; 11、认识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的意义。 2.1 风险管理概述 尽管风险与损失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毕竟 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风险都会有损失的后果 ,特别是大量纯粹风险的存在,因此,在 面对这样的风险时,人们是不会无动于衷 和无所作为的。 加强对风险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积极主动 地应对风险的挑战。 2.1.1 人类与风险 历史发展了,时代进步了,人类所面临的

3、风险也有所改变。 早期人类面临的风险 原始的人类关心的是寻求安全和避免灭绝的危险。 我们许多早期的祖先对风险的反应与其他动物的反应 是相同的。 人类应付风险最初的成就是发明了工具。 人类联合起来为了防御目的和社会交流目的。 人类还学会了通过储备为应对将来的灾祸作准备。 威胁原始人类的风险消失了,新的风险却又增加了。 2.1.1 人类与风险 早期人类面临的风险(续) 人类为应对风险,而创造财富,储存财富 ,占有财富,最终爆发战争。战争这个风 险即毁灭文明,也推动技术的发展,创造 出新的文明。 总之,人类在学会如何应对风险,以求生 存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人类 在与风险的抗争中,不断地完善

4、自己,最 终走向了文明。 2.1.1 人类与风险 人类面临风险的变化 1、有些风险是由于法律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 2、有些风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3、核能的和平利用既给人们带来了福音,也为人们敲响了 安全的警钟。 4、社会经济变革的不协调也产生了新的风险。 5、今天的人民面临着大量的新时代的危险因素和以往一直 困扰着人们的自然界的损失原因的威胁。 总之,今天风险对人们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了以往。这 不仅是因为危险因素和损失原因更为复杂,还因为威胁人 类安全的传统自然危险因素也对人类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2.1.2 风险对人们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要对风险加以管理?毫无疑问,风险对人类有 负

5、面影响。这样的影响涉及经济、社会和心理各个方面。 经济损失 尽管风险定义中没有直接涉及损失,但在现实中,风险对 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可能会发生一些经济损失。 机会损失 除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外,风险还对人们有其他负面 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可能造成的机会损失。 2.1.2 风险对人们的影响 影响经济增长 风险的存在对经济增长和资本的积累也有显著的影响。经 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积累率,但是资本投资却 面临着令人反感的风险。 心灵不安 风险的不确定性通常使人们产生挫折感,给人们带来精神 上忐忑不安的状态。在面临纯粹风险时尤其如此。 2.1.3 风险管理的历史 风险 管理(risk manag

6、ement)起源于美国。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和中期,美国的大公 司发生的重大损失使高层决策者认识 到风 险管理的重要性,其中一次工业灾难是 1953年8月12日通用汽车公司在密歇根州得 佛尼的一个汽车变 速箱工厂因火灾而损失 了5000万美元,它曾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 为严 重的15次火灾之一。 2.1.3 风险管理的历史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至上的长期 信仰受到了挑战。当人们利用新的科学和 技术知识来开发新的材料、工艺过 程和产 品时,也面临着技术是否破坏生态平衡的 问题 ,三里岛核电站爆炸事故、1984年12 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经 营的一家农药 厂发生毒气泄漏重大

7、事故都 说明了这一点。由于社会、法律、经济 和 技术的压力,风险 管理在美国迅速展开。 2.1.3 风险管理的历史 现在普遍认为 ,对风险 管理术语 的现代运用始于20 世纪5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学术界开始关注风 险管理。 最早文文献之一是1956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 中的一篇论文,作者是加拉格尔(Russell B.Gallagher) 。 当时,许多大公司已经有诸如保险经 理这样 的职位 ,这是一个灵活的称谓,因为这 个职位通常需要确 定和维护为 企业利益而购买 的一揽子保险单 。 2.1.3 风险管理的历史 尽管风险管理起源于企业的保险购买,但是不能说风险管 理由企业保险购买自然而

8、然地演化形成。事实上,风险管 理的出现标志着在理念上一个重大的、革命性的转变,它 的出现正是人们改变对保险态度之时。对保险经理来说, 保险已成为对付风险的标准方法。尽管风险管理也包括保 险以外的其他方法(如自担风险和损失的预防和控制),这 些方法通常作为保险选择的备选考虑。保险经理把保险看 成处理风险的公认准则或标准方法,把风险自担看作是这 种标准的例外。 对保险态度的改变和风险管理理念的转变必须等待管理科 学的发展。管理科学的重点是成本效益风险、期望收益以 及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科学方法。 从保险管理到风险管理的转变经历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 与风险管理学科的发展并行。 2.1.3 风险管理的

9、历史 因为风险管理在公司和学术界的发展似乎是同时 进行的,所以不清楚风险管理是在科学上引导实 践的发展,还是跟随实践而得到发展。但是毫无 疑问,学术界的工作支持了实际部门的发展。 在有了较多的管理科学知识和工具以后,学术界 不仅开始怀疑传统中赋予保险的中心作用,而且 也开始发展一些理论来支持这个挑战。 同时,在实际操作部门,一些保险购买者出于本 能,也独立地对购买保险在应对纯粹风险中至高 无上的地位提出质疑,并得出有关结论。而这些 结论和学术界应用新的决策模型所得到的结论如 出一辙。 2.1.3 风险管理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更精明的公司经理也开始 意识到,也许还有一些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

10、 则的方式来对付风险。他们想,也许还有更有效 的方式,可以首先预防损失的发生,这样就可以 使无法预测的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小化。 从这个简单的想法开始,风险管理的原理就诞生 了基于管理的理念,通过识别和评价面临的 风险,通过计划,避免一些损失的发生,而使其 他损失的影响最小化。 2.1.3 风险管理的历史 1975年保险购买 者协会决定更名为风险 及保险 管理学会(risk and insurance management society,RIMS)这种变更标志着一种正在良性发展 的变化趋势。 自20年代60年代后期起,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 和实践已从它的起源地美国传播到加拿大和欧洲 、亚洲

11、、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欧洲, 1973年成立的日内瓦协会是推动欧洲风险管理的 最主要组织。1976年8月,风险和保险管理 由日内瓦协会创刊。 2.1.3 风险管理的历史 在亚洲地区,日本的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较早,主 要由学术界推动的。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 ,一些日本教授到美国的多所大学研究风险管理 的理论与实务,回国后便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工作 。之后,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部分学者也 先后对风险 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应用。 中国在恢复国内保险业务 后也开始重视风险 管 理的研究,并翻译和编写出版了数本有关这方面 的教材。 2.2 风险规避及其度量 仅仅从损失的层面来理解风险管理

12、的意义 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试图降低损失的 管理过程不是纯粹的风险管理,而更应该 被称为损失管理。例如,保险作为最有代 表性的风险管理手段,它并不能直接降低 投保人的损失。 对风险加以管理,是人们对风险与生俱来 的规避态度的要求。分析人类对风险的规 避态度,可以更好地理解风险管理问题。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例子: 假设一个个体面临损失额为B,发生概率0.01的 风险,他可以将损失进行投保,并愿意为这份 保单支付保费P,B和P之间有何种关系?如果B 非常小,那么P几乎不会大于0.01B;然而,如果 B略微大一些,如500,那么P就可能比5稍大一些 ,如果B非常大,P就会比0.01

13、B大很多,因为这 么大的损失一旦发生就可以导致破产。因此很明 显,一个风险的保费不是齐次的,即保费不与 风险成比例。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圣彼得堡悖论): 传说过 去在圣彼得堡街头流行着一种赌博,规则 是由参加者先付一定数目的钱,比如100卢布, 然后掷分币,当第一次出现人像面朝上时一局 赌博终止;如果第n次才出现人像朝上,参加者 收回2n个卢布,n=1,2,3,。决策者面临 的问题是究竟参不参加赌博?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设分币是均匀的,则第n次投掷才出现人像朝上的概率为 p(n)=2-n,相应的回报值为2n-100,n=1,2,3, 。 因此,“参加赌”所对应

14、的平均回报即期望值为: 而“不参加赌”所对应的平均回报显然为0,照此看来,似 乎只花100卢布赌就可以赢得(平均来说)”无穷多卢布”,参 加赌是绝对划算的。可是实际情况与此相反,总是掷不了 几次就结束,极少有能收回100卢布以上的情况。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在这个例子中,对概率的评估肯定是没有 问题的,对平均回报即期望值的计算更不 会错,而且“参加赌”对应的期望值与庄家所 要求的赌注无关,即无论押多大的赌注平 均回报都是正的无穷大,绝对划算。那么 是不是单单看平均回报的大小不对呢?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保险定价 在保险学中,与平均回报相对应的概念是平均损失或平均 理

15、赔,又称纯保费,保险公司是在对承保标的潜在损失进 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潜在损失的大小而制定“合理” 的承保价格。 假设承保标的的潜在损失被描述为随机变量X,通常做法 是把平均损失E(X),经评估后,它的分布被确定为 XF(x),假设要全额承保X(即把损失与理赔等同),通常的 做法是把平均损失E(X)作为纯保费,即作为制定保费的 一个标准或参考点,在纯保费基础上考虑其他因素比如 营运成本、盈利目标及附加其他费用。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用数学模型表达如下: 其中 是在纯保费E(X)基础上的附加保险费 ,它包含了用于支付对运营成本、佣金、 税收以及达到预定盈利目标所附加的费用 ,

16、是在损失方差Var(X)基础上的附加保险 费,常称为安全附加费,在非寿险定价中 较常用,在寿险中则不大考虑方差。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如果说在圣彼得堡赌博问题中用金额期望 值作为参加这种赌博是否合算的标准有问 题的话,又如何解释平均损失(期望值、纯 保费)作为保险定价的参考作用呢?如果上 述问题都概括为在具有风险和不确定环境 下的决策问题,作决策的标准是什么呢?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下面从决策者内在的、主观的角度出发讨 论风险决策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从保险人 或投保人的偏好出发讨论他们的风险态度 ,并用效用函数作为描述和度量决策者偏 好和风险态度的工具。 2.2.1 风险态度的经济学解释 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是用来说明经济主体对占有经济 资源的主观反应。具体可以用效用函数或 效用曲线对经济主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