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7867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综述(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n讲师:许芃芃 n课时: 1 天 1 1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体系建立和保持的步骤 n领导的决策和准备 n初始环境评审 n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n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n体系试运行 n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 2 2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领导的决策和准备 n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n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 职权:建立、实施、保持、汇报、协调、 建议 n提供各项资源保障 a、组建工作班子,其职责是:实施初始 环境评审和EMS的策划和文件的编制 b、其他资源:资金、时间、办公条件、 配合部门 3 3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初始环境评审的步骤 n

2、评审的策划 确定评审范围、组成评审组、制定评审计 划 n实施评审 a、现场评审前收集环境信息 b、现场实施评审:环境因素的识别、重 要环境因素的判定 n初始环境评审报告的编写 4 4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确定评审范围 n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独立的组织的部分或 结合体 n地理上相对独立 n环境意义上相对独立 5 5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初始环境评审的内容 n获取和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 求 n识别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 n评价组织现行环境管理机构和制度 n评价组织的环境行为,有无环境不合法事件 n组织现行的环境管理操作惯例和程序的适用性 n管理层

3、和员工的环境意识 n相关方的观点及要求 n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 6 6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初始环境评审应收集的一些背景数据材料 n环境影响评价书/表/登记表 n环境监测报告 n“三同时”验收报告 n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图、下水管网图、工艺流程图 n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单位时间用量、单位产品用量) n水、电、热、气用量(单位产品消耗量、主要消耗工段) n主要废弃物(名称、单位产品产生量、主要产生的工段、回收率) n主要供应商及其供应产品(名称、供应量、主要成分) n主要承包商及其承包项目(固体废弃物承包商:处理能力资质证明 、处理量、处理去向) 7 7 环境管理体系的

4、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因素的识别 n环境因素的定义 n环境因素的描述方法 n环境因素识别中应考虑的方面 n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 n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 8 8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因素的定义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具有重 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9 9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因素的描述方法 依据ISO14004标准示例,环境因素可描述为 :“环境因子、物质或污染物”与“某一动作或状 态”的组合。考虑到在体系中对环境因素进行重 要性评价、控制和改进的需要,建议在描述环 境因素时尽可能明确相

5、关环境因子、物质或组 份的名称。 一般的描述形式为: 名词+动词(或状态),如: nSO2的排放 n潜在的乙二醇储罐的泄漏 n废铜线的弃置 1010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环境因素识别中应考虑的方面 n七种类型: 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恶臭、酸雨等; 水体污染; 废弃物的管理; 土壤污染; 资源能源的耗用; 噪声污染; 当地其他环境综合社区问题 n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n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111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 n检测、测量法 n现场观察和面谈 n生命周期评价法(LCA) n工艺流程分析法(物料衡算法) n过程

6、分析法 n问卷调查 n查阅文件和记录 n水平对比、纵向对比 n聘请专家咨询 1212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 n是对组织的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包括从原 材料生产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部生命过程中可以设计的 环境问题 n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原材料的生产与加 工、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运输与销售、产品的使 用与回用、产品的废置与再生等五个阶段 nLCA法的优点:全面反映产品本身,可以开拓评审员的 思路,把着眼点从生产现场拓宽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 ,从中发现更多潜在的和可能加以改进的环境问题 n缺点是对生产现场分析不够详细、精确。因此,对生

7、产 阶段应采用工艺流程分析法加以补充 1313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产品生命周期矩阵 污染物 过程 大气 污染 水污染能源 消耗 有毒品 使用 放射性废弃物 原材料 选用 生产 加工 包装 储存 运输 销售 使用/ 回用 废弃/ 再生 1414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工艺流程分析法(物料衡算法) n运用工艺流程分析可以着重对生产现场进 行分析,得到一些量化的数据,追根溯源 地找到确切的污染源,从而做到很好地控 制“源”。 n具体做法是:分析工艺流程的每一操作单 元,对物料的投入、输出、流动、变化的 情况进行物料平衡及能源计算,分析物料 毒性及生产管理状况,以便发现

8、主要的污 染点。 1515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可用于物料衡算的信息来源 n对现存的原辅料、产品和排放物流量的测 量和分析(如物料毒性) n原材料采购记录 n原料补充记录 n产品设计中的物料平衡 n作业日记 n废物产出记录 1616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过程分析法 n划分和选择组织过程(即选择某一活动、产品或服务) 应包括组织自身的产品、活动和服务 应包括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 n确定选定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某一过程可能存在若干环境因素 ) 尽可能全面 包括可以控制的和可望施加影响的 每一过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 每一过程从环境的7个方面去确定

9、n明确每一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某一环境因素可能产生若干种 环境影响) 尽可能全面明确 包括积极/正面的和消极/负面的 1717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因素调查中易被忽视的方面(一) 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n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影响(如设备的能耗、 汽车的油耗、空调的噪声、产品的包装物 、产品的安全性能等) n产品废弃后的环境影响(如产品废弃产生 的废弃物、产品报废后材料的回用、产品 的使用寿命、产品材料降解的难易程度等 ) 1818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因素调查中易被忽视的方面(二) 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n包括组织提供的服务和组织使用的服务 n包括产品设计、

10、工艺设计服务 n运输仓储:如火灾、泄漏事故、尾气等 n社区服务及动力供应:如生活垃圾、煤气泄漏 、锅炉废气、空调制冷剂泄漏等 n分销及维修:如废弃物、再资源化、泄露、火 灾等 n设备设施维修:如废弃物、现场安全等 1919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因素调查中易被忽视的方面(三)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 n人为失误:如操作失误、设施破坏等 n天灾:如洪水、台风、地震等 2020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因素重要性评价方法 n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宜采用定性判断和定 量打分相结合的方法。 n首先采用直接定性判断法 已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

11、如超标排放 ; 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检测的环境因素:如“两控 区”的SO2 排放指标; 政府或法律命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如: 氟氯昂、多氯联苯、哈龙等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 危险品泄漏事故、环保设施故障或人为事故等 n其他类型的环境因素则可以采用定量打分方式 进行评价 212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定量打分评价法(权重法) 方法实施步骤: n设定若干个评价因子 n为每一评价因子设定等级区间和分值,如:分 为五个区间,其分值分别定为15分; n评价某一环境因素在每一评价因子上的得分并 连乘、连加或加乘结合得

12、出某一总分; n将总分与事前设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判定标准值 相对比,大于标准值的就定为组织的重要环境 因素 2222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权重法评价因子的选择 n环境影响的规模 n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n发生的频次 n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 n相关方的关注程度 2323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参数 分值 环境影响的严重 程度(可能对人 体造成的伤害) (A) 相关方的 关注程度 (B) 环境影响发生的 频率 (C) 环境影响恢 复的代价 (D) 环境影响 的地理区 域范围 (E) 1轻微不为关注几乎不发生或少 于1次/月 1千元以下本岗位 2较严 重部门

13、内部 关注 1次/周至1次/月15千元厂区之内 3严重部门或厂 方极度关 注 1次/天至1次/周5千1万元区域性 4特别严 重社会极度 关注 几乎每天发生或 持续不断发生 1万元以上全省、全 国乃至全 球性 附加判据 2424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附加判据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环境因素 ,不按本评分标准评分,直接判为重要环 境因素; 对于识别出的潜在安全隐患与应急状况, 视情况可直接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其它可用参数:环境影响持续时间、绿化 率、投诉次数、环保投入、法规关注程度 、公众形象的改善度、商业趋向等等。 2525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

14、建立 总结 n环境因素重要性评价是一项非常繁重但十 分重要的工作,设计一套相对客观、科学 和全面而又简便的方法应是组织追求的目 标 n一般说来,先用定性判断法,再用定量打 分法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2626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初始环境评审报告 评审目的/范围/组织概况:对组织的描述,包括组织见 解、万元产值耗电量、耗水量、组织所处环境功能区划 公司的外部环境: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周 围邻居 主要工艺:主要的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主要产品 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设备的使用、主要原辅材料及其来 源(供应商清单) 组织环境现状评估:污染物排放状况及现有治理措施、 现有的环境方

15、面的组织架构和职责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评价方法与清单 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法律法规符合性评 价) 结论:确定急需解决的优先项、建立和完善环境方针和 体系的建议 2727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n制定环境方针 n制定目标、指标 n制定环境管理方案 n调整组织结构、明确职责 n编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2828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4.2 环境方针 n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 n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 环境影响 n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n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 其他要求的承

16、诺 n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n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 体员工 n可为公众所获取 2929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制定环境方针的注意点 n方针要体现行业的特色,适合组织的性质和规 模,不要过于原则空洞,让人感觉适用于任何 组织,以免失去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导作 用 n方针的语言风格应该简洁清晰,通俗易懂,避 免专业用语,以便向全体员工传达 n由于组织的环境问题覆盖面比质量问题更广, 且环境方针应具有指导和框架作用,所以一般 来说,环境方针无法象质量方针那样三言两语 ,而会更全、更细。 3030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制定环境方针的信息资源 n初始环境评审的结果 n组织的经营战略及战略计划,如组织长远战略中的环境条款 n现有的关于环境重视的承诺和声明 n现有的其他方针,如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等方针 n相关方如员工、执法机构、居民、顾客、投资者等的观 点和要求 n相关和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nISO14000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