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我们死在哪里——郭孔生《大学语文讲义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7778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我们死在哪里——郭孔生《大学语文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世纪我们死在哪里——郭孔生《大学语文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世纪我们死在哪里——郭孔生《大学语文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世纪我们死在哪里——郭孔生《大学语文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世纪我们死在哪里——郭孔生《大学语文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纪我们死在哪里——郭孔生《大学语文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我们死在哪里——郭孔生《大学语文讲义(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死亡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 段。闲暇之时,不妨为自 己设计一下死亡,如同一 个读书郎,盘算着上哪所 大学哪个专业? 21世纪我们死在哪里 毕淑敏 退出 朗读 教学 目的 朗读 教学 重点 朗读 背景 简介 朗读 内容 述评 朗读 课堂 练习 朗读 艺术 赏析 朗读 作者 简介 朗读 资料 链接 朗读 读听 说写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 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让学生了解蒙娜丽莎的奥妙 所在。 返回 教学重点 一、关于标题 二、关于“看”与“被看”问题 三、关于画、画中人、达芬奇、读者 返回 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 )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 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

2、士方 向课程结业。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曾在 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年,历任卫生员、助 理军医、军医。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共发表作品200万字。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 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等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 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 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 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 学奖30余次。 返回 背景简介 熊秉明是当代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多次在 世界各地举办大规模雕塑、绘画展,许多作品被 国际国内学术机构及博物馆收藏陈列。他以深厚 的中国传统

3、文化作基础,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创 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同时,他又是一 位学者,深谙中国传统哲学、诗学、书法学和画 学,也对西方现代哲学与艺术理论有独到的研究 。 熊秉明:我有幸见到蒙娜丽莎。亲眼见到这 幅画的时候,她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特殊光芒甚 过她嘴角的微笑,这是任何印刷版本都无法表达 和体现出来的一大遗憾。很多参观者为着蒙娜丽 莎手举相机一阵猛闪。“可怜的蒙娜丽莎。”我说 了一句这样的话就离她而去了。返回 内容述评 从蒙娜丽莎的目光中,熊秉明一路寻溯 ,走过古典大师安格尔、提香、林布兰等 人画中足迹,深入探索中西文化的世界。 中间数度将重点调回到蒙娜丽莎身上,在 她的眼光、神情、衣

4、着,以及画中背景等 思索,辗转徘徊不忍去。感性又具哲思的 文字下,读者如同进入一场丰富的艺术时 空之旅,忘路之远近。 返回 艺术赏析 一、比较手法的运用是本文最显著 的特点。 与安格尔、提香、林布兰特等世界 著名画家的作品比较,突出蒙娜丽莎眼 光的丰富内涵。 二、断章随想的散文形式。 作品通过十四个部分的断章式的随 想,完成了对“蒙娜丽莎的看”的诠释。 返回 课堂练习 一、 以眼神和微笑描绘女性的美和人性的魅力 是文学艺术常常采用的手法。课后请阅读中国古典 文学作品诗经卫风硕人、曹植洛神赋、 白居易长恨歌等名篇,探讨这一手法的妙处。 二、 为什么达芬奇没有办法穷尽蒙娜丽莎的 目光? 三、 中国

5、的文学鉴赏中,非常注重作品中的“ 文眼”。了解“文眼”的内涵,并分析这篇散文中的 文眼。 一个“看”字,编织起作者的创作活动、作品本身 的存在、作品反映的对象和读者的审美活动四方面有机 的关联。在这样的关联中,读者与画中人,与达芬奇 ,与读者自己,与整个人类形成了巧妙的互动审美观照 。 返回 因为蒙娜丽莎不仅“被看”、“被欣赏”、“被品 鉴”,她也在看我们,比我们更专注、更锋锐、更持久 ,更具密度、更蕴深意。 读听说写 1、【读】请大家去读一读达芬奇密码。 2、【听】你认为蒙娜丽莎成为世界名画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说】请你尝试用欣赏蒙娜丽莎的方法 ,去欣赏一下其它画家的名画,并说说你

6、的心 得体会。 4、【写】请你尝试用欣赏蒙娜丽莎的方法 ,去欣赏一下达芬奇的其它名画,并写一篇你 的欣赏心得。 返回 资料链接 相关评论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补充注释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 返回 相关评论 熊秉明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多才多艺”者 。他是一位学者,深谙中国传统哲学、诗 学、书法学和画学,也对西方现代哲学与 艺术理论有独到的研究。他的关于罗丹 日记择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看蒙娜丽莎看等著作每一本都是“智 者之书”,充满着学时的芬芳和思锋的光彩 ,打通了中西艺术的壁垒,建造起畅达的 交融路径。摘自范迪安主持“走向世界 与怀想中国:华人艺术系列大展” 返回 作者介绍 他是一位诗人,从思想

7、的深处流淌出朴素的 情感,吟咏着自己清澈的灵魂。他是一位书法家 ,落笔如抒胸臆,把书法锁定在文化性和精神性 的清流之中。他是一位画家,不拘画种画类,信 手所作,皆是自身性情、回忆与怀想的缩影。当 然,他更是一位雕塑家,在与各种材料相依相伴 的日子里,将思想与感觉凝聚在永恒的造型之中 。很难为熊秉明先生作出明晰的定位,在艺术家 行列里,他是一位博学思精的学者。在学者队伍 里,他是一位才情并茂的艺术家。所以,只能称 他为“学者型艺术家”。摘自范迪安主持“走向 世界与怀想中国:华人艺术系列大展” 作家介绍 熊先生不仅是雕塑家,也是诗人,书法家,学者 ,哲学家。他为人谦和,不计功利。可以说,他 是中国

8、传统文人和西方自由知识分子在最好意义 上的结合,是自五四以来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通才 之一。北岛 他不久前提到,虽然在法国住了五十多年,他并 不觉得有融入法国社会的需要。熊先生的法文应 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他从不用法文写作。 我想其实他骨子里有一种骄傲,中国文化的骄傲 ,这骄傲陪他远行,也伴他回归。北岛 作者介绍 从熊秉明的雕塑作品中(人体、头像、牛 系列等),特别是千疮百孔的铜牛体上, 不难发现对这种残破的参悟某种触目 惊心的残缺中,暗示着完整的生命力。因 此形式也从残缺返回圆足。梁扬 当今华人艺术家中既有文字功力、哲学思 辨,同时又拥有造型能力的人屈指可数, 熊秉明,应该说是这类艺术家中最

9、为杰出 的一个。赵晋华 作者介绍 法国文化部部长让雅克阿亚贡唁电 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转熊秉明家属 2002年12月20日 惊悉熊秉明先生逝世,本人不胜哀恸。这位杰出而细 腻的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融,他定居法国使我 们倍感荣耀。 他是一位伟大的才,同时也是一位深具教学才能的大 学教授,他的许多关于造型艺术及哲学的著作将作为宝贵 的参考书目而弥久留存。 艺术界、文化界以及他曾经执教的国立东方语言文化 学院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朋友。值此悲恸的时刻, 我谨向你们表达我深切的哀悼,并请你们接受我诚挚的慰 问。 让雅克阿亚贡 返回 主要作品 熊秉明著有张旭与草书(法文)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10、关于罗丹 日记译抄、诗三篇、展览会观 念或者观念的展览会、回归的雕塑 等书,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大规模雕塑、 绘画展,许多作品被国际国内学术机构及 博物馆收藏陈列。熊秉明以深厚的中国传 统文化作基础,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创造 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其思想和论 著对于建设现代中国的新文化意义重大。 返回 补充注释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 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 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 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 、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 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 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

11、美的代表”,是“ 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 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 补充注释 达芬奇15岁学画,壁画最后的晚餐 、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 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他一生完成 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 。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 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 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晚年极少作画, 潜心科学研究,去世时留下大量笔记手稿 ,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 所不包。 补充注释 达芬奇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惊人 的成就。他的眼光与科学知识水平超越了他的时代。 天文: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

12、观点。 物理: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 医学: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 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 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 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 建筑:在建筑方面,达芬奇表现出卓越的才华。他设计过桥梁、教 堂、圆屋顶建筑和城市下水道。在城市街道设计中,他将车马道和人行 道分开;设计城市建筑时,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米兰 的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和建造的。 水利工程:达芬奇对水利学的研究比意大利的学者克斯铁列早一个 世纪。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

13、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 补充注释 军事和机械: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 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 、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等等。 地质学:达芬奇根据高山上有海中动物化石的事实推断出地壳有过 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这个思想与300年后 赫顿在地质学方面的发现颇为近似。并且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他就 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 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和才 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但 是,达芬奇的大

14、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 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 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他是直升机之祖 达芬奇绘制一幅飞行器草图 达芬奇发明的飞行器模型 达芬奇设计的初级机器人 根据达芬奇手稿仿制的机械式计算器 达芬奇汽车 达芬奇设计的一部手摇式”汽车“ 达芬奇设计的自行车 达芬奇设计了由链条和齿轮传动的两轮自行 车,与现代自行车几乎一模一样。而世界上的第 一部自行车直到300年后的1817年才告诞生。 可投射50公斤重石块的弩 补充注释 安格尔(Ingres 1780- 1867) 19世纪法国 新古典主义代表。

15、安格 尔一生向往古典主义, 追求古典理想化的平静 肃穆的美,1856年象征“ 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 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 的诞生,标志着安格 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 补充注释 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 (1478-1576 年) (Titian 1488/14901576)? 意大利画家,出生 在威尼斯北部风景秀丽的区小镇卡多莱,12岁时父亲 带他游历威尼斯,后来提香再次来到威尼斯便进了乔 凡尼贝利尼的工作室学画,从此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 过威尼斯。提香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威尼斯艺术的成熟 ,他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上帝在创造他的时候既赋 予他超人的天才,也给了他常人的弱点。

16、他贪得无厌 ,为了金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在38岁时,获得了 威尼斯共和国首席画家的地位,后来又被封为伯爵, 是教皇和国王的座上客。有人说他像法国的伏尔泰一 样,对权势躬身下拜,在皇室贵族的微笑中享受恩赐 。也许正是这种评价,使熊秉明在他的画中“看”出了 上述内容。 补充注释 林布兰特曾被形容是17世纪荷兰画派 最伟大的艺术家,他把他这一生对生命的理 解,融会贯通进宗教作品中。在他的作品中 ,特别是他的黄金时期(1606-1642年)的 作品中,有一种照向神圣事件、或主角人物 身上的金色光源。(熊秉明是否因此才说“ 他们的眼光像壁炉里的烈焰”?) 返回 扩展阅读 达芬奇传 硕人 洛神赋 长恨歌 谈画 返回 扩展阅读 达芬奇传 英查尔斯尼科尔著 朱振武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返回 硕人 诗经卫风 硕人其颀,衣锦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