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七二语言教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7156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七二语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七二语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七二语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七二语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七二语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七二语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七二语言教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 派与发展趋向 第一节 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 第二节 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 第三节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v教学法的含义: v1、指整个学科理论和实践,成为学科的名 称,如:外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育学、 教学论)。 v2、指某一教学法流派,如:听说法。(教 学法流派) v3、指教学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如:归纳法 。 (教学方法) v4、指教学技巧,如:板书法。(教学技巧 ) v什么是教学法流派? v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原则、内容、过 程、形式、方法和技巧、手段、教师和学生的作 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 v

2、影响教学法流派形成的因素: v时代背景(政治、经济)、语言学理论、心理学 理论、教育学理论、其他相邻学科。 v造成不同教学法流派的差异的因素: v对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语言学习规律的认识不同。 v教学法流派的分类: v按其所体现的主要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 类: v1、认知派:强调掌握,如:语法翻译法。 v2、经验派:强调习惯的养成,如:直接法 。 v3、人本派:强调情感因素,如:团体语言 学习法。 v4、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如:交际法。 第一节 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 v一、语法翻译法 v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是使用学生的母 语来教授第二语言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 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教

3、学法。 v主张: 母语与目的语并用,通过翻译和系统的 语法教授学习。 v 产生: 最古老的教学法,盛行于18世纪末,代 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v语言学理论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v 心理学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基本原则和特点 A、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的基础。学习二语 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B、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翻译是主要 的教学手段。 C、注重书面语教学,注重读写,轻视听说 。 D、教授所谓“规范”语言,重视经典名 著。 v v 教学过程: 字母发音和书写语法阅读原文 v语法教学的步骤: A、先讲词法,后讲语法。 B、用演绎法教授语法规则,并翻译。 C、练习 v 课文教学的步

4、骤: A、介绍课文 B、逐字逐句翻译 C、朗读 D、互译来巩固 v主要成就: A、创建了在二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 翻译即是教学目的,也是手段。 B、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理性和演绎。 C、使用母语,初学阶段不会觉得困难。 D、注重书面语和名著,阅读能力高。 E、使用方便,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教具, 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也不高。 v主要缺点: A、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听说能力。 B、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无法培养用目的语 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C、过分强调语法,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和 例句,教学内容乏味。 二、直接法 v直接法:又称“改革法”、“自然法” 。是 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 过

5、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 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v 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代表人物 :德国的贝立兹、法国的古安、英国的艾盖尔特 。 v 语言学基础:语言学进一步发展,国际音标的制订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受其影响,强 调词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而不通过母语。 v 教学原则和特点: A、直接联系。在语言和外界事物间建立 直接联系,不用母语。 B、以口语为基础。教学目标是口语。 C、句本位。以句子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 。 D、以模仿为主。模仿是主要练习方式。 E、先用直接感知语言材料,而后靠归纳 的方式教授语法规则。 F、学习当代通用的活的语

6、言。 v 教学过程: 1、教师口头展示句子或课文 2、学生模仿跟读 3、教师纠正错误 4、学生继续模仿 5、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也可学生提问 ,教师回答。 v主要优点: v A、打破语法翻译一统天下,开创了一个 二语教学的新局面、新路子,重视口语。 B、利用直观手段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 积极性。 C、注重口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 力。 D、不使用母语,有利于培养目的语思 维的能力。 E、制定出一套言语训练的方式方法。 v主要缺点: A、忽视幼儿习得母语和大人学习二语的差 异。 B、排斥母语,只见消极面,不见积极 面。 C、注重建立目的语和事物的关系,教 师解释不多,不用母语,易造成误解

7、。 D、重视感性认识,偏重经验,过分强调 模仿、重复,对学生主动性认识不足。 E、对复杂语言现象的理解易出问题,读 写能力弱。 三、情景法 v情景法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的 一种以口语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强调通过 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 教学法。 v代表人物: v帕默(英国应用语言学之父)、霍恩比。 v主张: v学习语言有两种能力:有意识的学习能力 和天赋的自然学习能力,只有两种能力同 时运用才能学好第二语言。 v提出了听说读写的教学顺序:口语先于书 面语,听力先于表达,流利先于准确,句 子先于单词,操练先于活用。 v理论基础: v英国的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v基本原则

8、和特点: v1、通过掌握语言结构来掌握听说读写四种 言语技能。 v2、先教口语,后教书面语。 v3、课堂用语是目的语。 v4、新语言点要在情景中介绍并操练。 v5、运用词汇选择程序,以确保基本词汇的 教学。 v6、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列(先易后难) 。 v7、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语法后,再进行阅 读和写作教学。 v教学过程: v1、教师多次示范,学生集体模仿。 v2、个别语音操练。 v3、运用已知句型进行问答以引进新句型。 v4、通过问答、造句、用提示词等练习新句 型。 v5、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v评价:是对直接法的继承和发展。 四、阅读法 v阅读法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强调通过直 接阅读来培

9、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 v创始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韦斯特。 v主张: v该法认为,学会用外语阅读比较容易,学 生在开口说话前,先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 ,有一定语感,可以减少说话时犯错误的 可能性,从而更快的学会外语。 v基本原则和特点: v通过阅读学会阅读;要求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 材料;读后对语法项目进行归纳;通过上下文 掌握词汇,在阅读中自然吸收。 v教材的编写原则如下: v 1、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能看 到自己的成绩。 v 2、通过课文学习生词。 v 3、词汇越少,它的使用范围就应该越大。 v 4、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贡献和不足 v贡献: v1、首次提出了以阅读为主要目标的单

10、项语言技 能教学,区分精读与泛读,使快速阅读进入课堂 ,创造了多种阅读训练方式。 v2、编写了多种对词汇进行控制的分级读物,在 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v3、阅读法在阅读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贡献,至 今仍有参考价值。 v它的不足之处是: v只重视阅读技能而忽视其他语言技能,后来虽有 改进,但仍有先天不足。 五、自觉对比法 v自觉对比法是主张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翻译 和结构对比,自觉掌握目的语的一种教学方 法。 v在本世纪30-50年代成为前苏联正统的外语教 学法,对东欧和蒙古的外语教学有很大影响 。 v理论基础: v苏联教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 v教学原则和特点: v1、依靠母语自觉进行翻译对比是其最

11、重要的 特点,运用母语来讲目的语。 v2、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先讲理论后实践。 v3、在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基础上在进行模 仿、练习。 v4、由分析到综合。 v5、以书面语为基础,不重视口语的教学。 v贡献: v1、把语言对比引进第二语言教学并置于教 学法体系的重要部位; v2、强调发挥学习者的自觉性,提出学习第 二语言从自觉到直觉的理论。 v不足: v过分强调翻译对比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忽 视操练和交际性练习,不能很好地培养学 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六、听说法 v听说法又称“结构法”、“句型法”,主张先教 听说,后教读写,注重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在听说技能,以句型操练为主要手 段,是一种以

12、结构为主的二语教学法。 v 理论基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 义心理学。 v 代表人物:弗里斯、埃比、拉多等。 v 产生: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 v 教学原则和特点: A、听说领先。先听说,后读写。 B、反复实践,养成习惯。 C、以句型为中心进行操练。 D、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允许教师极少 量使用母语)。 E、大量使用录音、语音实验室和视听设备 。 F、注重语言结构的对比(母语和目的语 ,目的语内部)找出重点难点。 G、尽力防止学生出现错误,一旦出现要 及时纠正。 v 教学过程(步骤): v据盛炎:模仿重复翻译轮流不连 贯的重复对话练习 v据特瓦德尔:认识(教师展示)模仿 重复变化选择

13、 v主要优点: A、以句型为中心,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 的练习体系。 B、充分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教学难点 重点。 C、不完全摒弃母语,克服直接法的片面性。 D、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v主要缺点: A、轻视读、写能力。 B、机械的句型操练枯燥乏味。 C、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D、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忽视内容和意义 。 七、视听法 v视听法,又称“整体结构法”、“圣克卢法”。 运用视听材料进行教学,使学生的视觉感 受和听觉感受相结合。 v 产生: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代表人物是 古布里纳和古根汉。 v 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 v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 理学

14、v 视听法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继承和发扬 了二者的长处。主张口语第一,书面语第二 ,要对目的语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跟学生母 语对比。强调真实的、具体的情景和语言构 成一个整体。学习语言要从整体上感知,重 视语境、情景。 v 教学原则和特点: A、口语是教学的基础,听说先于读写。 B、强调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 C、语言和情景密切结合。日常情景对话 是教学的中心。 D、整体结构感知。 E、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和直观手 段,排除母语和文字的中介。 v 教学过程和步骤: 感知(看幻灯或电影)理解(教师讲解) 练习(模仿、重复等)活用(自由表达 ) v主要优点: A、广泛运用声、光、电的现代化教

15、学技术 设备。活泼,有积极性,便于理解。 B、重视在情景中教学,强调整体感知语 言的结构;教学材料贴近生活,利于培养 学生的目的语交际能力。 C、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安排词汇和语法项目 ,并进行充分地操练,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 v主要缺点: A、过分强调口语领先,忽视读、写能力的 培养。 B、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忽视对语言结构 的分解和单项训练。 C、过分强调直观的作用。 D、重视语言形式的模仿,忽视意义解释, 导致理解可能有误。 八、自觉实践法 v自觉实践法是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 采用的外语教学法。主张学习者在自觉掌握 一定语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大量 言语实践活动达到直觉运用目的

16、语。 v代表人物:前苏联心理学家别利亚耶夫。 v理论基础:别利亚耶夫的外语教学心理学理 论、列昂季耶夫的言语活动论,语言学家谢 尔巴院士关于语言、言语、言语活动的学说 。 v教学原则 : v1、自觉性原则 : 理论指导实践,用必要 的语法知识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学习过 程是首先让学生感受外语,积累感性材料 然后经过语言知识的学习上升为理性认识 ,再到实践中进一步发展言语能力。 v2、实践性原则: 强调自觉实践在外语教学 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和记 忆。要求80%的时间用于言语实践,20%的 时间用于言语理论讲解。教学活动交际化 ,选用有交际价值的材料,用情景法组织 言语实践。 v3、积极性原则:要求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处于积极的状态。贯彻这条原则有三条 途径:A运用和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 倡猜测和记忆性分析;知觉模仿和自觉模 仿并重。B实践形式多样化:提倡在新的语 言的情景中创造性的运用已学过的材料。 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