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检验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概要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129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相检验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相检验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相检验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相检验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相检验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相检验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相检验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概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相检验二级人员考核复习题参考答案一.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

2、-)49.(-)50.(+)51.(+)52.(-)53.(+)54.(-)55.(-)二.填空题1.暗埸照明 2.明暗变换遮光板、环形反射镜、曲面反射镜三个主要装置 3.提高显微镜的实际分辨率、提高显微图象衬度、用以鉴别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4.硫化物呈不透明并有亮边;氧化物呈不透明,比基体还黑;硅酸盐呈透明 5.起偏镜和检偏镜,消光 6.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正光三类,直线,圆 7.起偏镜、检偏镜、载物台中心 8.正交,漆黑一片 9.正交,不同亮度 10.不发生亮度的变化 11.四次消光、四次发亮 12.暗黑十字和等色环 13.环形光栏和相板 14.正(暗衬),黑白分明 15.高度微小

3、差别,衬度 16.奥氏体,固溶强化、相变强化 17.(1)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同于原奥氏体含碳量(2)马氏体在极低温度下仍然具有很高转变速度 18.孪晶 19.马氏体躺在母相上生长的面 20.蝶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马氏体 21.无碳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和柱状贝氏体 22.条状,铁素体条之间;片状,铁素体片之内 23.渗碳体和铁素体混合物、M-A组织或仍保持富碳的奥氏体 24.铁素体晶粒大小,碳在贝氏体铁素体中的固溶程度,碳化物的弥散性 25.无碳化物,碳化物分布在条状铁素体之间,碳化物分布在条状铁素体之内 26 .80%,20%,正方 27.条状铁素体,等轴 28.贝氏体或珠光体 29.在马氏体

4、间、束的边界,孪晶带和晶界 30.Cr,Mo,W,V 31.单颗石墨 32.块状铁素体和网状铁素体 33.等温温度 34.珠光体,铁素体 35.下贝氏体+马氏体组织,贝氏体+铁素体 36.三次渗碳体 37.有孪晶特征的单一相晶粒 38.弹性,强度 39.圆粒状,灰黑色 40.氢氟酸或硝酸铁水溶液 41.13%的2/3NaF及1/3NaCl组成物 42.Fe3C和铁素体 43.硬直光滑,柔软粗糙 44.铁素体,含氧量 45.实际渗碳温度过高,过热 46.细化,网状渗碳体 47.相、相、相 48.液态,凝固,固态 49.晶粒粗大,魏氏组织,一次碳化物角状化 50.大晶粒,晶粒不均匀,冷硬现象,龟裂

5、,裂纹,锻造折迭,带状组织,碳化物偏析 51.磨削,热磨削;热处理和磨削所引起的应力 52.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 53.断裂,磨损,腐蚀 54.过载断裂,疲劳断裂,缺陷断裂 55.沿晶断裂,穿晶断裂 56.设备系统,工作环境,直接操作人员,管理制度 57.球化不良和球化衰退、石墨飘浮、夹渣、缩松和反白口等五种 58.团球状、团絮状、聚虫状、枝晶状 59.共晶碳化物的不均匀性;碳化物液析、碳化物带和网碳化物 60.Cr23C6析出,固溶、稳定化 61.细化组织,改善性能 62.不经侵蚀,100200倍 63.不可逆,可逆 64.化学分析法,断口法,金相法,硬度法 65.等温淬火处理66.5%

6、67.Cr12MoVS(模具钢),9Cr9Si2(耐热钢),W6Mo5Cr4V2(高速钢),1Cr18N9Ti(不锈钢),ZGMn13(耐磨钢)68.技术,方法,国家,行业(部),企业 69.光学系统,扫描系统,信号检测放大系统,图象显示和记录系统,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 70.s (或p0.2),强度极限b,断裂强度k,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三.选择题解答:1.(2) 2.(1) 3.(3) 4.(2) 5.(2) 6.(3) 7.(2) 8.(3) 9.(2) 10.(3) 11.(2) 12.(2) 13.(2) 14.(2),(3),(1) 15.(3) 16.(3),(1),(2) 1

7、7.(3) 18.(1) 19.(1) 20.(3) 21.(2) 22.(1) 23.(1) 24.(3) 25.(1) 26.(1) 27.(2) 28.(2)29.(1) 30.(3)四.名词解释 请参考教材。五.问答题 1.主要用于(1)显示组织;(2)研究塑性变形的晶粒取向;(3)复相合金组织分析;(4)非金属夹杂物研究。 2.把两相高度差所产生的相位差,藉相板的相移把光的相位差转换成振幅差,从而提高其衬度。 3.a.无扩散性。b.切变共格转变;转变后试件表面出现浮凸,有形状改变。c.转变维持一个不应变不转动的的平面(即惯习面)。d.转变后的马氏体与母相维持严格的晶体学关系,如K-S

8、关系。e.马氏体可以可逆转变为奥氏体。 4.在略高于Ac1温度加热,得到的组织是含碳量近乎于0.8%的奥氏体及渗碳体。淬火后的组织为高碳马氏体,具有极高硬度,还有高硬度的渗碳体。组织中虽还存在低硬度的残余奥氏体,但是它的数量较之同等碳含量的钢在Accm以上加热所得的淬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量少得多,更贵的是能得到较小尺寸的马氏体组织,有利于降低钢的脆性。 5.钢件淬火后通常获得不平衡组织,从热力学讲,凡亚稳组织会自发地转变为较平衡的组织,在室温下,这种转变动力学条件不具备,只有当回火加热时使原子扩散能力增加时,亚稳定组织才有可能较变为较稳定的组织。 6.钢的化学成分中含Cr、Mn、Ni等合金元素和

9、Sb、P、Sn、As等杂质元素是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的主要原因。杂质元素在晶界上的偏聚是产生回火脆性的关键。钢中加入Mo、W元素可与杂质元素结合,阻碍杂质元素和晶界偏聚以减轻回火脆性;回火后快冷,能降低回火脆性;亚温淬火可使晶粒细化,使杂质元素在a和g中重新分配,减轻在g晶界的偏聚而降低回火脆性。 7.主要是碳当量过高以及铁水在高温液态时停留过久。 8.在显微镜下,单颗石墨的实际面积与最小外接圆面积的比率称为石墨面积率。球化率是指在规定的视场内,所有石墨球化程度的综合指标。 9.解:球化率=(16+0.83+0.64)/(6+3+4+2)100%=(10.8/15)100%=72%,即该视埸的球

10、化率是72%。 10.经3%硝酸酒精侵蚀后的铸铁试样中出现呈网状或半网状分布的,外形凹凸、多角,轮廓线曲折的白色组织,如果在多角状组织的白色基体上无颗粒状组织(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产物)者为渗碳体。若白色基体上出现颗粒状组织时,将试样放在5克氢氧化钠+5克高锰酸钾+100毫升水的溶液中,加热至40热浸12分钟可使磷共晶中的磷化三铁受腐蚀,呈棕褐色。如果多角状组织仍保持白色基体者即为莱氏体型的渗碳体;若部分基体被染色,另一部分不染色者为磷共晶碳化物复合物。此外,也可将试样置入加热100的苦味酸钠水溶液(75毫升水+20克氢氧化钠+2克苦味酸)中热浸10分钟,若多角状组织的基体染成棕色者为渗碳体;不染

11、色者为磷共晶。 11.淬火过热,表现为晶粒粗大,但主要是以晶粒边界的碳化物熔化和析出作为依据。最轻度的过热是碳化物变形,其次是碳化物呈拖尾、线段状、半网状、网状。对于形态较简单的刀具,可允许有轻度过热(如碳化物拖尾或线段状),对于较精密刀具,则不允许过热组织存在。过热使刀具性能变差,如过热超过规定范围,应作废品处理。 12.滚珠轴承钢淬火后出现亮区与暗区,主要是钢的原始组织不均匀所致。由于碳化物颗粒大小不均匀,或大小虽均匀但分布不均匀,致使钢在淬火时,碳化物溶解程度不同,以致造成高温时,奥氏体合金化不均匀,淬火冷却时,这种不均匀的奥氏体在发生相变时的马氏体转变温度(Ms)也不同,在低碳低合金区

12、域Ms温度较高,该处在相变时先形成的马氏体,在继续冷却过程中被自回火。而高碳高合金区域的奥氏体,Ms温度稍低,这种后转变马氏体不易被回火。在侵蚀时,经自回火的马氏体易受侵蚀呈暗色,而未经回火的区域,不易受侵蚀,呈亮色。 13.钢锭在凝固过程中,钢液中局部富碳和富合金元素处,由于产生明显的枝晶偏析而形成的共晶组织,称为碳化物液析。该组织在热压力加工时被破碎成断续的串链状沿轧制方向分布。它也属于碳化物不均匀度的一类缺陷,能使钢的机械性能降低,特别是影响钢件的表面光洁度,严重时还导致工件的开裂。 合金工具钢中的CrWMn、CrMn等钢,碳化物液析均较严重,所以使上述钢材的使用受到限制,但目前国家标准

13、中,对液析检查未作规定,一般可参考滚珠轴承钢的检验标准。 14.这是因为在高速钢中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淬火后,使钢中含有大量的残余奥氏体,这些残余奥氏体只有在回火后的冷却过程中转变成马氏体,即所谓的“二次淬火”,由此产生新的马氏体和新的内应力,新产生的内应力又阻止了残余奥氏体的继续转变,故在第一次回火后,仍有10%左右的残余奥氏体未能转变而继续留存下来。为了对新生马氏体回火,消除新生内应力,使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进一步减少残余奥氏体,因此需要第二次回火。这10%的残余奥氏体在第二次回火后的冷却中又转变成新的马氏体和新的内应力,并仍有少量残余奥氏体未转变,因此还需第三次回火。通过三次回火后,残余

14、奥氏体才基本转变完全,达到提高硬度、强度、韧性,稳定组织、形状、尺寸的目的。对于大直径、等温淬火的工件,残余奥氏体量更多更稳定,一般还需进行四次回火。 由于残余奥氏体只在每次回火的冷却过程中才能向马氏体转变。每次需冷至室温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回火,否则将出现回火不足现象。长时间一次回火只有一次冷却过程,也只有一次机会使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这样稳定的残余奥氏体不可能转变充分,且新产生的大量马氏体和内应力也不可能进行分解和消除,故不能用一次长时间回火代替多次短时间回火。 15.在高温或较高温度下,发生氧化较少,并对机械载荷作用具有较高抗力的钢叫耐热钢。耐热钢主要要求具有高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即热稳定

15、性)和高温强度(即热强性)性能。加入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有Cr、Si、Al及W、Mo、V等。其中Cr、Si、Al等主要使钢的表面在高温下与介质中的氧结合成致密的高熔点的氧化膜,覆盖在金属表面,使钢免受继续氧化,从而提高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Cr、Mo、W、V等主要是通过提高钢的再结晶温度来提高钢的热强性能。 16.旨在马氏体中,沉淀析出高度弥散的金属间化合物,起到强化的作用。 17.硬质合金是将一些难熔的化合物(WC、TiC)粉末和粘结剂混合,加压成型,再经烧结而成的一种粉末冶金材料。 18.WC-Co类合金的显微组织通常由两相组成:呈几何形状大小不一的WC相和WC溶于Co内固溶体(简称Co相)。另外随着Co量的增加,则Co相随之增多。当合金中含碳量不足时。烧结后常出现贫碳相一相。相的分子式为W3Co3C或W4Co2C具有多种形态(条块状、汉字状、聚集状、卷帕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