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PPT(2)详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7129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02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PPT(2)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货币银行学PPT(2)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货币银行学PPT(2)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货币银行学PPT(2)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货币银行学PPT(2)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PPT(2)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PPT(2)详解(2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概述 n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 货币或货币供应可以定义为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出中 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收的东西。货币与经济指标 的变化相联系。 一、 货币与商业周期 数据表明,货币在造成商业周期亦即经济社会的总产出( 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波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商业 周期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每个人。-就业、收入等。一般 来说,货币供应增加=产出大;可以说,货币的变化 可能是商业周期波动的一个原动力。当然不是全部。 二、货币供给 n中央银行是主体 货币供给的方式 通过运用政策工具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 货币和通货膨胀 n物价水平和货币供应的走势基本一致, 货币

2、供应的持续增加可能是造成通货膨 胀亦即物价水平持续升高的一个重要因 素。 n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 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 是一个货币现象”。 n经济生活中的金融化现象 n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货币发行 n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三、 货币和利率 利率影响消费者支出或储蓄的意愿,而且 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货币在利率波动 中起重要作用。 四、 货币政策的实施 中央银行作为主体,四个目标 *1999年1月1日,欧洲货币同盟中的11个国家将 开始使用欧盟单一货币- -“欧元EURO”; 2002年初,欧元纸币和硬币进入流通,半年 后成员国的流通的各自通货逐步回收。过去的 货币制度

3、都与主权结合在一起。但欧元是超 越欧洲各国传统边 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 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对 于传统的货币制度观念,这是挑战。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银行业? 一、金融中介 存贷款的中介。 研究银行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和负债去 赢利 二、银行和货币供应 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和传导货币政策效 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货币供应是如何 决定的。 第三节 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资金由多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市场 。 一、债券市场 二、股票市场 股票价格的升降、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等;影 响财富的分配和企业投资决策。 三、外汇市场 汇价的波动对于公众和企业的影响?进出口成 本,汇价任何影

4、响货币供给,而货币供给又 任何影响汇价? n 三、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创造性思维给普通人和企业、 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理解银行业未来 的发展。政府的管理的变化。 问题1:财政部发行的6000亿特别国债为什么要 借道农业银行?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n第一节 货币的演变 在几千年的岁月中,货币的形态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不 断演进的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 、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四个 阶段。 一、币材:早期的币材由自然物和商品充当,例贝壳、 布等。后来金属成为币材;由铜到银、金,贵金属包 含的价值量大,只有当生产力发达时,商品流通扩大 时才会成为币材。贵金属价值高

5、、质地均匀、便于分 割、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体小价高。 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和铜。 二、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 金属块。 三、银行券-代用足值货币:首先在欧洲出现 。最初一般银行均可发行银行券,随时可按面 值兑换成金或银币。 四、纸币-不兑现货币:与银行券同时流通。 两者的区别在面额上,银行券多为大面额钞票 ,而国库发行的钞票均为小面额的。 银行券和存款通货,以及商业票据,统称为信 用货币。 五、可签发支票的存款:用于转帐的存 款,与银行券发挥着同样的货币作用, 称为存款货币。 在易货交易,支付媒介有3次主要的改革: 足值货币(包括金属货币);不兑现货 币和代币;支票帐户

6、六、电子货币-第四次变革。电子资金 转帐系统(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System,EFTS).有可能减少甚至取消货 币、硬币、支票和信用卡。 个人使用电子密码卡去购物,零售商店安 装上能读卡的网联计算机终端。“电子钱 包”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价值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关系。商品价格总的变动状况由物价指数 来表示。 货币购买力: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价格高 ,货币的购买力低;反之则高。 *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数;*货币购买力变动趋势 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 例如:物价指数上涨20%,则货币购买力就下降 20%。 问题1:构成中国的消费

7、物价指数有哪些商品? 二、流通手段:交换的媒介 商品退出交易过程被消费或被经营;货币则不断 处于这一过程中商品流通。 三、贮藏手段:信用货币阶段,货币符号,功能 消退; 潜在的货币。 四、支付手段: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五、世界货币 : 金属货币 流通规律:足值,自发调节 纸币 流通规律:货币符号、通货膨胀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是指该国由法律所确定的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 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规定 货币金属与货币单 位;规定本位币与辅币的 铸造与偿还能力;规定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 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 一、币材和货币单位: 本位制:哪种或哪几种商

8、品被确定为币材。 货币单位的确定最重要的是确定币值。 确定货币 金属就是规定用何种金属充当本 位币币 材。货币单 位规定货币单 位名 称与货币单 位所含的货币 金属量。英国 “镑”,按1870年的铸币 条例,其重量 规定为12327447格令(合797克)。 二、规规定本位币币与辅币辅币 的铸铸造与偿还偿还 能力:本 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 位所铸成的铸 币。(1)足值;(2)自由铸造、自由熔化:(3) 无限法偿一具有无限支付能力。辅币是本位 币以下的小额通货,日常交易与找零,用贱 金属制造。(1)不足值,实际价值小于名义价 值;(2)国家限制铸造,只有国家铸造。(3)有 限法偿,防止辅币

9、充斥市场。(4) 自由输出 入。 三、规规定银银行券和纸币纸币 的发发行与流通程序 : 持券人可随时向银行兑取铸币 ,-50 四、金准备制度: 集中在中央银行或财政部。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银银本位: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 材、无 限法偿,16世纪以后开始盛行。 二、金银银复本位:同时-平行本位(市场 决定比价)、双本位(国家规定固定兑换 比例)和跛行本位(金币可自由铸造而银 币则 不能,银演化为辅币 ) “劣币驱币驱 逐良币币”,格雷欣法则则:在双本位制 下,金币与银币之间有法定的兑换比率,当 市场上生金、银的比价发生波动时,会引起 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背离。 实际价值高于名

10、义价值的所谓良币会被熔化 ,或被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界,而实际价值 低于名义价值的所谓劣币会充斥市场,这就 是“劣币驱逐良币”。 三、金币本位制: (1)货币单 位规定为一定量的黄金,以金 币为 本位货币 。(2)金铸币 参加流通。 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无限法偿,其他 金属铸币 限制铸造、有限法偿。(3)辅 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 金币。(4)黄 金可自由输出入。(5)金准备全是黄金。 n四、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叫生金本位制:其货币单位 规定又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铸 币,而流通银行券;黄金集中存储于政 府;居民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一定数额 以上、一定用途之内,以银行券兑换

11、金 块。 如英国1925年规定银行券数额在1700英镑以上 方能兑换黄金。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 制,其特点是货币单 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 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兑换 。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在另一个实行金本 位的国家,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 定兑换比率。居民可按这一比率用本国银行 券兑换该 国货币,再向该国兑换黄金。实行 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国 货币的法定比价。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不稳 定的金本位制。首先,这两种货币制度都没有 金铸币流通。其次,银行券虽仍有法定含金 量,但其兑换能力已大为降低,这必然使银 行券的稳定性大大削弱。 1929

12、-1933年经济危机,使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被摧残了。在货币制度领域,所有的资本主 义国家都先后实行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五、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通货膨胀成为可能 2、货币是通过贷款渠道发行出去的 3、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可能 第三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指借贷行为。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当货币运动和信用 的活动虽有密切联系却终归各自独立发展,而 当两者不可分解地连结在一起时,则产生了一 个由这两个原来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 新范畴一金融。 从历史上看,信用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两种形式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 越

13、来越成为借贷的主要对象。 二、信用活动的基础 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盈余-货币收入大于支出,债权债务抵后的净债 权 赤字货币支出大于收入 1、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个人的货币支出以其货币收入为限。 个人一般是盈余,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见P68 表2-1 个人的货币盈余主要是手持现金、银行储蓄和股 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个人货币收入:全部货币收入 可支配货币收入:全部货币收入扣除缴纳义务支 出(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等)。 关心的如何分配可支配的货币收入:消费多少, 关系市场供求的对比状况;消费后的剩余是储 蓄(经济学意义的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 状况。 储蓄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实物资产,二 是以货币

14、、票据或股票等形态,统称为 金融资产。 2、信用关系中的企业 企业作为整体,既是巨大的货币资金需求 者,又是巨大的资金供给者。企业通常 是需求大大超过供给。见P71表2-2. 3、信用关系中的政府 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收大于支,形成财政 结余,支大于收,形成财政赤字。 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所以赤字 普遍存在且规模可观。发行国债。 问题1:中国去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如何? 资料* n2006年GDP的季度数据,单位:亿元 来 源:中国咨询行数据库 第一季度:43313 第二季度:48130 第三季度:50034 第四季度:67930 合计:209407亿元 2006年中国财政总收入达39373

15、.2亿元 n2006年预算的主要指标安排如下:中央财政总收入 19272.04亿元,比2005年增加2022.25亿元,增长 11.7%。其中,中央本级收入18520.3亿元,比2005 年增加1984.36亿元,增长12%。中央财政总支出 22222.04亿元,比2005年增加1972.63亿元,增长 9.7%。其中,中央本级支出9525亿元,比2005年增 加749.27亿元,增长8.5%;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 支出12697.04亿元,比2005年增加1223.36亿元,增 长10.7%。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2950亿元,比 2005年预算减少5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预 计进一

16、步下降到1.5%。 n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国债项目资金600亿 元,比2005年减少200亿元(其中取消代地方政 府发行国债100亿元),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 经常性建设投资1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 35568亿元,比2005年同口径增加2954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安排,2006年全 国财政收入35423.38亿元,增加3795.4亿元 ,增长12%;全国财政支出38373.38亿元, 增加4665.36亿元,增长13.8%。 参考资料: 4、国际收支中的盈余和赤字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支集中反映 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逆差和顺 差。国际收支逆差,则该国须从国外借 入资金进行平衡。 问题2、我国2007年上半年外贸顺差有多少? (前6个月贸易顺差扩大至1125.3亿美元,已经占到了去年全年 1774.7亿美元顺差的三分之二。) 5、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个人、企业、政府和有经济联系的国外各 单位,它们之间的相互的债权债务有些 直接发生(直接融资),有些通过金融 中介(间接融资)。 6、资金流量分析 把国民经济 划分为几个部门,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