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7118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文 第2章 第3节综述(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3节 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高考总复习语文 1 (2014重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 )张潮 花落意难难堪,向泥中,着意衔衔,携归归画栋栋修花口。珠帘 半城,乌乌衣半掺掺,最难难消王谢谢堂前憾。语语呢喃,千般诉说诉说 , 只有老僧谙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时如口张张状,故称 。 高考总复习语文 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_ 【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高考总复习语文 2 (2014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时,香红渐渐红渐渐

2、稀。番腾腾 妆 妆束闹苏闹苏 堤,留 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归 春也归归。 【注】 番腾腾:同“翻腾腾”。凌波:这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赋:“凌波微步,罗罗袜生尘尘。” 高考总复习语文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_ 【答案】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 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 高考总复习语文 3 (2013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鹧鸪天 (宋 )张炎 楼上谁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阔暝云低。劳劳劳劳 燕子人千里, 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

3、近,卖饧卖饧 时 时,故乡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头柳 ,不是苏苏堤也皱皱眉。 【注】 劳劳劳劳 :遥远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滨设 祭 。卖饧卖饧 :清明前后卖卖糖粥。苏苏堤:作者家乡乡杭州的名胜胜 ,以柳闻闻名。 高考总复习语文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_ 【答案】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飞 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 高考总复习语文 1 考点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高考总复习语文 2 考点剖析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

4、、语言更凝练、意境更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 有方法。“表达技巧”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修辞手法,二是表达方式,三是抒情手法,四是描写手法,五是表现手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新课标卷考查的热点,近五年的高考中每年或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该考点。而且就 全国的情况而言,该考点也是考查热点,2014年全国共有9套高考卷考查了该考点,可以预测,2016年新课标卷 高考出现该考点考查的几率是相当大的。所以在一轮复习时,同学们要重视该考点的练习训练,要夯实基础,提升自己的解 题能力。 高考总复习语文 3 命题规律 (1)提问角度 直接提问: 该句(联、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该句(联、诗)使用了哪

5、些表达技巧? 间接提问: 该句(联、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或:如何表达感情的)? 这类提问,答题时必须写出表达技巧。 高考总复习语文 (2)区分题干中的“一 ”“些 ”“主要”等关键词 规律: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写一种即可。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写两种。 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必须写出主要的,可写一到两个。 (3)问题指向 “表达技巧”是个宽泛的概念,“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描写手法”等是具体的概念。如果提问 “表达技巧”这个宽泛的概念,则要首先从修辞手法角度考虑,然后把“表达技巧”和 “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考虑。 高考总复习语文 一、修辞手法类 【演练练体悟】 阅读下面

6、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长江万里白如练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飞如电电。晚云都变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鸿一字来如 线线。 【注】 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斋,高安(今属江 西)人。淀:蓝蓝靛,蓝蓝色染料。 高考总复习语文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 【答案】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 鸿比作一条线等。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比拟,如说新月“学 ”扇。 高考总复习语文 【整合点拨拨】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比

7、拟、夸张、对偶等。 解题步骤 (1)点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词 )句解释这种修辞格在诗(词 )中是怎样运用的。 (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的艺术效果。 高考总复习语文 【对对点直练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上 董 颖 万顷沧顷沧 江万顷顷秋,镜镜天飞飞雪一双鸥鸥。 摩挲数尺沙边边柳,待汝成阴系钓钓舟。 (1)诗的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答:_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构思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 高考总复习语文 【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比成镜子,把白鸥比成雪花。这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 作用,既

8、为首句寂静的秋江增添了生气,又是沟通江上景与心中情的桥梁。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请求柳树系住垂钓的扁舟,使“我 ”从此“不别”故乡。在古代诗 歌中,“柳 ”总与“离别”有关,而诗人在这里不落窠臼,把“柳 ”与 “不别”联系起来,构思巧妙,立意高超。 高考总复习语文 二、表达方式类 【演练练体悟】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摇落后,秋入望乡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垒,寒磬满满空林。 惆怅怅南朝事,长长江独自今。 【注】 吴公台:在今扬扬州北,南朝古迹。摇摇落:零 落。 高考总复习语文 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

9、?请简要分析。 答:_ 【答案】颔联通过对山高水深、游人罕至的描写,侧面烘托出环境的荒凉,古迹的零落。颈联从 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暮色中,只有夕阳依旧照着旧台,空疏的林中回荡着钟声,更加突出了环境的萧索、僻静。或 :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 高考总复习语文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坞 无尘 尘水槛槛 清,相思迢递 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注】 竹坞坞:竹林环环抱荫荫蔽的船坞坞。水槛槛:傍水的有 栏栏杆的亭轩轩。 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_ 【答案】诗歌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和黯淡、伤感的心

10、情,表达了对朋友浓重的思念之情。艺 术上的最大特点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高考总复习语文 【整合点拨拨】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抒情。描写、抒情 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讲究方法:正侧结合、动 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抒情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最主要的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借事(物、人)抒情、用典抒情等 。 高考总复习语文 解题步骤 (1)指出运用了哪种描写或抒情手法。 (2)怎样运用这种手法。 (3)简析这

11、种手法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中的妙用。 高考总复习语文 【对对点直练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红铺 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鹃啼,无 奈春归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语对 斜晖晖,此恨 谁谁知? 【注 】 捻(nin):持取,捻弄。 高考总复习语文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_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_ 【答案】(1)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 惜春)的无奈之情

12、。 (2)主要使用了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或:动作描写)用 “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 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高考总复习语文 三、表现手法类 【演练练体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东风过 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书动经 年绝绝,华发华发 春唯满镜满镜 生。 自是不归归归归 便得,五湖烟景有谁谁争? 高考总复习语文 颔联历来是被传诵的名句,请联系诗歌内容具体说说该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答:_ 【答案】寓情于景。子规啼、三更月,触目伤怀。 虚实结合。梦中归乡是虚,梦醒后子规

13、啼唤、月光如水是实。 衬托。以乐衬忧,梦中归乡是乐,梦醒还是异乡是忧。 用典。“蝴蝶梦”用 “庄周梦蝶”的典故。 高考总复习语文 【解析】题题干已暗示“联联系诗诗歌内容”,首先自然要整体 把握诗诗的主旨伤伤春思乡乡。颔联颔联 中,“蝴蝶梦”自是虚写梦 境,而且很明显显运用了“庄周梦蝶”这这一典故。梦中归乡归乡 是乐乐 ,梦醒还还是异乡乡是忧忧,以乐衬忧乐衬忧 ,运用了衬衬托。“子规规枝上月 三更”则则是眼前实实景,“子规规”“月”都是能触动动人思乡乡愁情的意 象,作者将思乡乡愁情寄寓其中。 高考总复习语文 【整合点拨拨】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高

14、考 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 、衬托、对比、用典等。 解题步骤 (1)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指出诗(词、曲)中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如托物言志要阐明“物 ”“志 ”所指的内容,象征要指明象征意义 等 ) (3)阐明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 高考总复习语文 【对对点直练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顾怜无声。 诗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 高考总复习语文 【答案】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首句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的艰险,次句“花柳 帝王城”,写出了“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歌舞升平、一派繁华的景象,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繁华 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感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更加深沉。 高考总复习语文 四、结构技巧类 【演练练体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舻争利涉,来往接风风潮。 问问我今何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