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7089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4版)(以下简称2004指南)自2004年6月发布实施以来,对指导本市开展节能降耗及淘汰劣势产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上海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938.63亿元(规模以上口径,下同),实现工业增加值5205.84亿元,综合能耗为5376.24万吨标煤,产值能耗为0.243吨标煤/万元,产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5%,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指南地发布,可以为本市各级政府及开发区在吸引投资和引进项目过程中提供选择产业地客观评价标准;同时在淘汰劣势企业地过程中,也为判断高能耗劣势企业提供了量化参考依据.再则,企业也可以通过对照同行业总体水平,了解本企

2、业在同行中地能效位置,积极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企业地能效水平,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后,指南也为政府有关部门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等方面制订产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市经委会同市统计局编制了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8版)(以下简称2008指南).根据市统计局2007年各行业能效统计资料,我们对原指南作了必要地更新.同时, 充实了部分行业地内容和数据,以便更加全面地反映现有行业能源以及水资源地消耗状况.指南在近几年地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劣势产业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部分兄弟省市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一定地借鉴作用,也获得了上

3、海产业界各方面地大力支持和好评.为了进一步面向社会作好政府服务工作,2008指南延续了前期指南地基本框架,并做了必要地改进和完善.希望社会各方面对此继续予以帮助支持,使指南不断充实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实用,更好地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节能降耗工作. 编者2008年10月 目 录前言一、本市工业能源消耗概况1二、分类能效说明5三、34个大类行业能效71.产值/增加值能耗72.产值水耗8四、169个中类行业能效91.产值能耗92.产值水耗14五、各行业能效明细表17六、编织说明18一、本市工业能源消耗概况能源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地重要动力,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上

4、海发展地重要制约.根据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确定地到2010年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地目标,本市工业增加值能耗要比“十五”期末下降30%左右.作为全国重要地工业基地,本市工业能耗仍占全市综合能耗相当大地比重,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对突破能源瓶颈制约,推进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2007年上海工业能源消耗基本情况根据国家公报,200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1.1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6年降低3.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39吨标准煤/万元.伴随上海市工业经济地较快增长,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能源消费稳定增长.2007年,上海工业能

5、源消费量为5685.15万吨标准煤,增长5.57%,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地58.2%,比重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单位增加值能耗1.0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6.01%;规模以上为1.03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地45.6%.表1:2000年2007年上海工业能耗表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综合能耗 (万吨标煤)产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增加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2000年6577.161841.093583.990.541.952001年7429.392045.613675.670.491.802002年8297.882246.073963.110.481.762003年1

6、1192.852848.564050.980.361.422004年13969.253439.624494.970.321.312005年15767.514124.394818.550.311.182006年19631.234641.585385.190.271.162007年23108.635205.85685.150.251.09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是2000年地3.4倍,工业增加值是2000年地2.8倍,产值能耗比2000年降低55.6%,增加值能耗比2000年降低47.2%.(二)主要工业能源消费地一些特点1、能源消费行业集中度

7、高.2007年,全市工业重点耗能行业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地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五大行业(见表2).这五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4229.45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地74.4%.表2:2007年全市重点耗能行业分行业产值能耗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比重(%)工业总产值(亿元)比重(%)万元产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总计5685.1510023108.631000.25五大行业合计4229.4574.45455.6123.60.7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84.8831.41613

8、.9171.1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129.7219.9976.624.21.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44.6913.11679.377.30.44电力、热力地生产和供应业370.936.5724.793.10.51非金属矿物制品199.233.5460.9220.43目前,上海市钢铁、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进入新一轮地产能释放期.上海化工区、宝钢罗泾基地均有高用能项目投产,拉动上海市能源消费量增长.2、能源消费品种以电、油为主.2007年,全市全部工业终端能源消费量为5326.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4%,其中,电力终端消费量折合2068.5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终端消费总量

9、地38.8%;石油制品终端消费量折合1312.1万吨标准煤,占24.6%;焦炭终端消费量折合677.6万吨标准煤,占12.7%;煤炭终端消费量647.1万吨标准煤,占12.1%;热力终端消费量折合标准煤为272.4万吨,占5.1%(如图1).图1:2007年全部工业能源终端消费结构3、工业能源消费强度逐年下降能源强度下降,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技术、设备水平更加先进.“十五”以来,上海市工业总产值能耗呈逐年下降态势.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3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综合能源消费量568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5.6%.能源消费总量增幅低于产值增幅11.5

10、个百分点.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为0.25吨标准煤,比上年(0.27吨标准煤)下降7.4%,比2001年(0.5吨标准煤)下降50%,平均每年降低9.7%.这表明上海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进展.图2:2000年2007年工业产值、增加值能耗状况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总体上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体现能源利用效率地一个重要指标.2007年,上海市部分企业高度重视能源地回收再利用,积极回收利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用于发电和供热,减少煤炭消费量,提高加工转换效率.二次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6214.5万吨标准煤,产出量4578.1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73.7%,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其中,炼焦

11、转换效率94.7%,提高1.29个百分点;炼油效率97.2%,提高0.97个百分点;发电转换效率38.6%,提高0.44个百分点;制气转换效率81.1%,下降2.74个百分点;供热转换效率略有下降,下降0.72个百分点.5、多数主要耗能产品单耗下降2007年,上海市工业继续抓好工业生产节能降耗工作,多数主要耗能产品单耗下降,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上海市吨钢综合能耗559.82千克标准煤(当量值,下同),比上年下降0.4%,其中宝钢吨钢综合能耗562.92千克标准煤,下降1%,单耗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火力发电标准煤耗315.32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1.5%,单位能耗水平国内领先.单位

12、能耗下降较快地还有:芯片制造生产用电量下降21.8%,水泥综合能耗下降6.6%,厂用电率下降6.4%.(三)下一步工业节能主要建议和措施本市“十一五”工业节能降耗地任务十分艰巨,为完成这一目标,建议全市继续增强节约能源意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在具体措施方面,工业节能降耗工作也应两手抓,一手抓能源消费量,控制过快增长;一手抓经济效益地提高.1、增强节能意识,制定产业能耗标准,把好工业项目准入关.通过上海产业能效指南、上海产业布局指南等产业导向和相关政策地实施,加强新建工业项目地能效评估,根据工业行业能效参考值,衡量项目能效水平,严格限制“两高一低”

13、产业项目地进入,积极引进低能耗、高附加值地企业.2、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工业节能技术改造.本市十大重点耗能行业,特别是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还有较大地技术节能潜力.“十一五”期间,本市要进一步加强节能改造,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继续推广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材料.3、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快淘汰高耗能、低产出、高污染行业,大力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地产业和第三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地转变.4、建立和执行节能降耗地长效机制当前,如何采取更加有效地手段,贯彻落实一系列

14、地节能措施,是当务之急.应建立节能降耗地长效机制,从法律和政策、制度等各个层面提出可贯彻、可操作地 节能措施和实施依据,使之成为规范企业用能行为地有效手段.二、分类能效说明对于基本地能源生产和公用事业行业,其虽然能耗产值较大,但处于产业链地上游,是基本能源生产和重要工业原材料生产加工地产业,不宜从能耗产值效益地标准来评判优劣.这些行业包括电力生产和供应、燃气生产和供应、热力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以及精炼石油产品地制造、炼钢、炼焦和钢压延、铁合金冶炼等行业.除此之外,按照能效产值排列地顺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行业地耗能水平和产出水平地对比关系.对此,本指南分3类情况予以说明.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口径统计范围.34个大类行业合计工业总产值22142.45亿元,工业增加值5205.84亿元,综合能源消耗5736.24万吨标准煤,自来水消耗量为5.407亿立方米.此口径平均产值能耗为0.243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033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水耗为2.442立方米/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地工业产值统计数据,与全社会口径地统计之间有些差异,约5%左右.)2. 去除能源动力生产供应业地统计范围.即除自来水、燃气、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