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17046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张胜闻(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而对于学校这个培养教育人才的主阵地来说,校园中的一切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青年学生,塑造着青年学生,文化的育人功能尤为重要。工会作为学校教职工的群众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其地位和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倡导者、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者、物质文化的造就者、制度文化的建设者、还是校园行为文化的推动者。关键词文化强国 工会 校园文化建设 地位 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

2、以来优秀传统的沉淀和凝结,同时又是时代特质的体现;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对于学校这个培养教育人才的主阵地来说,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统领,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作为学校教职工的群众

3、组织-工会,如何依据自身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任务,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营造学校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工会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们就校园文化的内涵、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讲几点自己的认识。一、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称为学校校园里的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文化统领下的亚文化。一般地讲,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的关系,既有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又有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校园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作用于学校,由学校自身进行内化的结果,它以社会主导文化为

4、基础,又以本校的价值观为核心,蕴涵着学校传统、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人员素质、校园环境等丰富的内涵,既表现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反映着校园文化在社会主导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内集中体现为某种校园气候,对外则向社会树起学校的形象,并发挥着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简言之,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师生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中的一切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青年学生,塑造着青年学生。因此,我们将校园文化定义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

5、化的外在表现,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工作生活场所以及校园绿化、美化的物质环境等,体现着大学的理想和人文精神。在发挥熏陶感染力的文化功能上,清澈芬芳、格调雅洁的学校校园绝不比充满课堂的训导和抑或空洞枯燥的说教逊色。物质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和习俗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另外还有习惯、礼仪等。制度文化反映了高校的文化准则,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在教学意义上,严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更能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它的有效性和方向性,减少盲目性和自发性。在更

6、深层上,制度文化还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课外文化活动乃至后勤服务等,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教学活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直接促成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科研活动中折射出的创新、进取和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思维方式、情感意志、精神风貌和创造潜力上得到极大的锻炼和熏陶。另外,丰富多彩的,集娱乐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严谨、规范的高校组织管理,井然有序、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精神文化主要

7、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校园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因素,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特殊本质、个性及精神面貌,体现这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是校园文化的最深层次的东西。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划分方法基本上涵盖了校园文化的内容。这四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校园文化的特殊影响力。具体来说,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外在的表现和标志,它映照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样式,是其他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校园的物质环境是一种人文景观,凝结着主体的文化创造,反过来又对受教育者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制度文化是历史传统

8、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校园人的活动准则,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它作为规范人们的手段,具有强制性,它通过奖惩等手段对人们进行思想导向,具有重要的教育感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对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师生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保证教育方针、办学指导思想的全面贯彻和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动态层面,是师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是师生价值观的外在反映。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特殊本质、个性及精神面貌,体现这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是文化的最深层的东西。一所学

9、校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是最具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是一所学校的最具特色的标志。它最深刻地、稳定地体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操,也最能在学生心灵上刻上印痕,让学生有归属感、尊严感和使命感。二、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任务、职能所决定的。因为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学校教职工的表率带动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管理和服务来实现的,需要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学校工会是教职工的群众组织,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

10、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号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教职工凝聚和组织起来,参加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另一方面,教职工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主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工会在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职能过程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工作内容、形式等方面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如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树立学校形象、提高学校质量和竞争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工会组织教职工传承校园精神文化、创设校园物质文化、构建校园制度文化、丰富校园行为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依法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权利、经济权益、精神文化权益既是工会的神

11、圣使命,也是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1、工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倡导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的核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教职工思想建设,塑造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观是工会的职责所在。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构建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建设高素质教职工队伍的根本依据。工会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紧密结合教职工思想实际,在广大教职工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文明”的价值导向

12、逐渐内化于教职工心中,从而提升教职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2、工会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者。校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经过一百多年积淀形成的,全院师生员工共同培育并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群体意识,是学校传承、发展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既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特色,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工会只有不断强化教职工的传承意识,才能是一代又一代的教职工在学习、理解、传承、弘扬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校园精神文化,也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和广大民众的认同和认可,使学校不断走向繁荣和辉煌。其传承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传承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职工的理念意识,逐步使学校办学理念、建设目标深入人心,成为激动和鼓舞教职工奋发向上、开

13、拓创新的精神动力。二是传承校训。努力践行校训,不断提升教职工的精神境界,使之成为团结教职工、凝聚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三是传承校风。大力弘扬优良校风,使之成为教职工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思想和行为风格。四是传承教风、学风。建设良好教风、学风,努力创建学习型和谐校园。五是传承工作作风。不断深化教职工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使“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工作作风发扬光大。3、工会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造就者。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体现学院的特色和风格,更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学院精神,反映学院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能更好的对师生进行感染和熏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精设、活化校园物质文化

14、,建设美好校园,是工会工作的又一重要职责。工会在广泛征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有效地实现环境育人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加强校牌 、校徽、校歌、校旗、校标等文化形象标识的推广使用,提倡广大师生牢记校训、唱响校歌、使用校标,展示学院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凝炼学院精品,形成学院名片。不断挖掘学院的特色和亮点,形成宣传和提升学院社会认可度的名片。如编印介绍反映学院风貌及各方面成就的画册,制作学院宣传片,建设好学院展室等,使学校尽快融入到同国家知名学校交流学习发展的平台中。三是规划、布设好教学区、生活区、文体活动区、图书馆等主要区域场所和宣传栏、阅报栏、校园网络、广播站、校

15、报等文化宣传阵地,完善和有效利用设施。净化、绿化、美化校园,体现学校特色。努力改善文体活动环境,丰富师生文体生活。使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运动的环境整洁舒适、优美雅致、芬芳和谐。努力打造校园名片和亮点,让名片说话,让环境说话。4、工会是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者。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在学校发挥工会健全完善创新各种规章制度的作用方面是最好的体现。一是培养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负责精神,尊师爱生,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树立民主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校的理念。三是强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监督以及参与学校事业管理的积极作用。四是不断完善各级各类管理机制

16、、工作机制,保证学院的各级管理能有效实施,各项工作能有效推进;五是不断创新和规范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努力营造心凝力聚,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奋发进取,爱校爱生的文化氛围。5、工会是校园行为文化的推动者。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课外文化活动等,体现校园文化独特风貌。不断丰富校园行为文化内容,拓展行为文化空间,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最有效的实践途径,而工会则是实现这一途径的有力推动者。在教研科研活动方面:一能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教研、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创新学术领域,提高科研度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二能使教职工在全面贯彻现代职教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艺术水平,创设高品味的教育教学环境氛围。在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方面:通过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寓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一体的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