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16959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学校管理演讲稿地搞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控制流失率,提高合格率。我国教育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学校管理总体目标的差异性。但总的来说,不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不论是重点学校,还是一般学校,都应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书育人,把学校办出特色。2、学校管理的组织人事目标是: 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运转有效的组织机构,建设一个团结公道,忠诚勤奋,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高,能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新型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组织人事目标的主要从客观上讲,领导班子多是由上级决定的,但学校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领导班子本身要

2、注意系统地提高教育政策水平、政治理论与教育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水平,做到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精悍,管理科学。特别是对培养、使用、提高教师,领导心中要有一本“明细枨”,做到知入善任,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3、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简要地说,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堵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地说,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使全体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做到既有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求,又有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二要把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工作的每一方面、每个环节都有及时的信息反馈

3、,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改进并提高教育教学工作;三要坚持课内外、较内外结合,各有主从,和谐协调,相互促进;四要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提高质量。由于中小学的培养对象在年龄,心理、生理上有不同特点,学校现有条件和工作基础差别也较大,因此,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由低到高的教学要求,制定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地、切合实际地实现统一的教育目标。4、学校总务管理工作目标: 总的要求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做到财务的最佳利用,有计划地建设,校舍,充实教学设备,美化学校坏境,改变校容校貌,坚持服务育人。要搞好后勤供应,不断改善食堂伙食,充分利

4、用校产与设备,坚持修旧利废,节约开支,减少浪费。上述两种确定管理目标的方法是目前中小学校经常采用的,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二)学校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育目标,是国家规定的学校办学必须达到的总目标,它是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管理目标,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工作目标,是具体化的教育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所有

5、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靳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些要求,明确规定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年轻一代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必须达到的教育目标。而管理目标,是对管理对象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或成就,它确定管理对象应当沿署怎样的预定发展轨道前进,和最终达到预定目的的标准。学校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是学校管理系统中互相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又相互作用的两个侧面。一方面管理目标依据教育目标来制定,另一方面,实现管理目标又是达到教育目标的前提和保证。每

6、个中小学校长都应从指导思想上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办学的指导思想,正确地制定学校的管理工作目标,切实组织实施既定的工作目标,从而有效地加强学校管理,促使学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三)学校管理的八条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人、理财,用物,处事的依据,是进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学校工作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质量,逐步实现管理目标。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学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1.方向性原则。自有阶级以来,教育都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钓阶极性。任何一个阶级都要以自己的阶级意识形态来教育和影响下一代

7、。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学校工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坚持方问性原则,就要求学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社会主又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努力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努力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全面发展原则。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也是广大中小学进行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它反映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党对培养无产阶

8、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摹本要求。因此,学校正管理工作上,必须把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并切实落实,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和谐地发屉,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努力克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肓,或只抓德育,不切实抓好智育、体育、美育等各种片面的做法。当前,要特别注意的是克服和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3.教学为主原则。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校管理工作坚持教学为主原则,就要求学校保证以大量时间,集中主要精力开展教学工作;要建立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教学

9、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要确立学校行政工作、后勤工作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思想,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上保证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4.计划性原则。学校工作的计划性是学校常规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学校各项工作不仅要有预期的计划、目标,而且要有具体的内容安排和进程步骤。在制定计划时,既要重点安排主要方面的工作,又要考虑一些环节工作、辅助工作,使各个部门、各种类型的计划形成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系列,使学校工作形成前后连贯、环环相扣的序列。从计划的时限看,应当是长短、远近结合;从计划的范围看应当是上下、左右结合;从计划的内容看,应当是大、小结合。同时又必须明确,学校管理是个动态过程,具有

10、灵活性、可变性。对在具体执行计划时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必要而及时的调控和补充,使学校管理工作既遵循计划,又不囿于计划,能生机勃勃地开展。5.效益性原则。亦称经济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或最优化原则。它要求学校必须坚持勤俭办学,工作讲求实际效果。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学校工作最经济、最有效的成果。效益性原则的主要要求人力经济,做到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放手使用;财力经济要求做到投入量少,计划使用;物力经济要求做到物尽其用,损耗最小;酎间经济要求做到科学安排时间,在单位时间取得最好效益。教育性原则。要求学校各类管理人员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对学生都要起到教育的作用,要求学校每个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要尽到教育的责任。教育性原则的有效贯彻,是顺利实现学校目标的有效保证,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等其它系统管理工作的显著区别。教育性原则的核心是要求学校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领导,教师和职工,都必须以教育者要求自己,认识到在学校环境中自身的楷模作用和示范作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7.规范化和程序化原则。规范化要求学校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办出特色;要求学校建立健全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各类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人人有章可循,事事有章可依;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