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一章背诵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871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97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一章背诵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第一章背诵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第一章背诵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第一章背诵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第一章背诵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第一章背诵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一章背诵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月系 太阳系 其他行 银河系 星系统 其他恒 总星系 星系统 河外星系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由高到低的排列为: 总星系:由银河系和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共同 组成的最高级天体系统,半径约为200亿光年。 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恒星系统: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 行星系统: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 三地球 地球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普通性地球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无论是质 量、体积、密度和运动,都没有特殊之处。 特殊性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 在和繁衍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

2、1)适中的日地距离和地球自转周期,使地球表面 有适当的温度(15左右),使液态水得以存在。 (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吸附住大量气 体,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太阳系中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时,具有同向 性和共面性,使地球附近的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的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 层、日冕层。太阳大气常以多种形式,处于强烈的活 动之中,主要活动形式有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 等,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

3、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至今并没有被人类完全认识清楚,主 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 化周期呈正相关。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产生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 电离层的扰动,导致短波无线电通讯衰减或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干扰 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抖,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 电粒子流能在地球两极上空“轰击”高层大气,会形成极光现象。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围绕假想轴自西向东旋转,叫自转运动。 自转的假象轴叫地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附近。 地球自转的速度包括

4、角速度和线速度,除南、 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约为每小 时15,每4分钟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赤道处 最大,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 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形成昼 夜现象。昼半球与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圈),叫晨 昏线(圈)。地球不停地自转,就形成了昼夜交替的 现象。 2地方时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这种因经度 而不同的时间,叫地方时。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 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为统一时间标准,人们采取了划分时区的方法。 国际上做出

5、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 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的统一时间, 叫区时。中时区时间(格林尼治时间)被称为世界 时。我国的领土从东到西,跨越了五个时区。为了使 用上的方便,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以北京所在的 东八区的区时,作为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3物体水平运动的 方向产生偏向 地球表面做水平运 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 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 向,其规律是:面对物 体的前进方向,在北半 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 左偏。 补充:时间计算和日界线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一般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计算经度差:若两地均为东经度或西经度的地 方,则经度值相减;若一地为东经度

6、,另一地为西经 度,则经度值相加。 计算时间差:按照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 钟关系,计算出两地的时间差。 加减时间差:地球上各地的时间早晚不同。东 经度的地方,经度度数越大,时间越早;西经度的地 方,经度度数越小,时间越早。东经度地方的时间, 总是早于西经度地方的时间。若已知地时间早,则用 已知时间减时间差;若已知地时间晚,则用已知时间 加时间差。 (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从7.5E至7.5W,作为 中时区,也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和以西,每 1 5划分一个时区,各划十二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 东十二区和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 各跨经度 7.5,合为一

7、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时 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的统一时间,叫区 时。 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所在的时区,可用下列 公式: (某地经度7.5)15 所得到的整数商,就是该地所在时区的序号。 区时的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也 分为三个步骤: 计算时区差: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用 时区号相减;若两地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则用时区 号相加。 计算区时差: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 1小时,两 地相距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加减区时差:地球上各时区的区时早晚不同。东 时区的地方,时区序号越大,区时越早;西时区的地方 ,时区序号越小,区时越早。东时区的区时,总是早于 西时区的区时。若已知时区的区时早,则用已知区时减 区时差;若已知时区的区时晚,则用已知区时加区时 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