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_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716871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热点_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热点_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热点_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热点_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热点_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热点_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热点_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 察 体 制 改 革 三峡高中政治组 1.中共中央办公厅2016年11月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 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三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 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 2.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 点工作的决定。 3.近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正式发布 ,其中有11个大项的内容涉及到监察机关改革,并建议在第三章国家机关“ 下增加全新的第七节“监察委员会“。与此同时,截至25日全国31个省区市三 级监察委员会全部产生,这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迈过关性节点

2、。 前言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监察委? (1)宏观方面: 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2)微观方面: 原来的反腐败资源和力量 共产党内部的机构 政府的监察机关、审计机关、预防腐败部门 检察院的反腐败、反渎职部门 存在的弊端 各种重要反腐职能分布在这些行政机关、司法机 关中,多头负责,资源分散,而且还有重复重叠之处。 (3)重要意义: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众多国家机构依法高 效履职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

3、公权力行使 的全面监督,无论是出于社义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是回应人民对廉洁高效政府,清正廉洁 政治生态的渴望,都是十分必要的。 有必要 将这些 反腐败 资源力 量整合 在一起 形成集中统一 、权威高效的 监察体系 原因 -4- 机构的产生、组织机构、监察对象 撤销行政监察,检察机关反贪污贿 赂、反渎职侵权、预防职务犯罪等部 门,将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 是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保证 相关工作的连续性,保证了反腐败斗 争力度不减、节奏不变。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大选举产 生,并对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负 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 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 会负责。 国家监察委员

4、会是国家最高监察 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 关是一个平行机构,对“一府 ”“两院”都有监督职责。 与国家权力 机关的关系 与”一府两 院”的关系 与原反腐败 机构的关系 l 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 过两届。 l 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l 监察委员会实质上是反腐机构,作为监督执法机关将与纪委合署办公,监察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加强 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即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 例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各党

5、派和主要人民团体的公职人员; 医院、学校等都在监察之列;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只要是行使公共权力的都应在监察范围之列。 内容 -5- 监察职权 监督检查公职人员 : 1、依法履职 2、秉公用权 3、廉洁从政 4、道德操守情况 监 督 调查涉嫌贪污贿赂、滥 用职权、玩忽职守、权 力寻租、利益输送、徇 私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 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行为。 调 查 对上述调查结果作 出处置决定,对涉 嫌职务犯罪的,移 送检察机关依法提 起公诉。 处 置 -6- 谁来监督监察委? 十八大后,中纪委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防止灯下黑、信任不 能代替监督等自我监督理念,也设置了相关的内部监督机构。 比如“纪检监察干

6、部监督室”,就是专门对内部人员进行监 督。 对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无外乎内部、外部、法律监督三种途径。 内部监督 来自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各级人大产生监察委这个机构,任命其人员、 听取其报告、对相关人员进行质询,这些都是监督的一部分。社会公众监 督看似很虚,但因为来自媒体、老百姓各种方法手段的全方位、全天候监 督,人民群众还可以通过举报、投诉、来信来访等传统方式监督,所以实 际上比较“实”。 外部监督 如果将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通过法律明确监察 委的职责、权限、运转程序、具体措施,并按照法定职责必须 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方式进行监督,会有很好的效果。尤其 对于这种权力大、涉及面广的重

7、要部门,更需要强化法律对其 职权行使的有效监管。 法律监督 -7- 机构性质及产生方式不同 监察委员会 纪律检察委员会 机构性质 产生方式 国家机构党内机构 l 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l 对人大及常委会负责,受其领导 l 对上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其领导 l 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l 向本级党代会报告 l 受本级党代会及上级纪委领导 第四 监察委与纪委有何区别? 领导任命方式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选举及罢免监察委员会主任 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级党的纪检委 全体会议选举,报上级党委会批准 纪检委书记 副书记和常务委员 -8- 监督范围和职权不同 监察委员会纪律检察

8、委员会 监督范围 职权 本地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 人员 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 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监督检查公职人员: 1、依法履职 2、秉公用权 3、廉洁从政 4、道德操守情况 监 督 调查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 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弊 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 犯罪行为。 调 查 对上述调查结果作出处置决定,对涉 嫌职务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 起公诉。 处 置 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 进行监督。 监 督 根据相关法律和党内法规,对党政领 导干部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 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 责任追究制度。 调 查 纪检监察机关对党

9、组织和党员违反党 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依照相关规定给 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行为。 处 置 -9- 措施不同 监察委员会纪律检察委员会 措施 谈话、讯问、询问 针对人 搜查、留置 强力手段 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 勘验检查、鉴定 针对财产 谈话提醒、约谈函询、通报曝光 针对人 巡视、全面派驻、执纪审查、决定 处分 强力手段 -10-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 省、市、县监察委员会。目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三个试点省份成立 监察委员会,整合人民政府的监察部门、预防腐败局及检察院反贪污贿赂、职渎职以及 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

10、组建国家监察机关,对本地区所有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 督、调查、处置三项职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 A.推进依法治国,完善法制监督体系的客观要求 B.健全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 C.发挥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D.整合社会力量,形成高效反腐体制的必然选择 2.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 改革试点方案,部在三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 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2017年1月,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分别成立监察委 员会,这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11、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靠改革来实现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联结 A. B. C. D. A C -11- 3.北京等四省市正在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它集中党的纪检、检察院 的反贪局、政府的监察局和审计局等等,设立监察委员会,作为与“一府两院 ”并列的人大执行机关,行使国家监察职能。试点设立监察委员会是 整合反腐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 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国家监察体系 扩大行政监察的范围,全面覆盖公职人员 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确保 权为民所用 A. B. C. D. 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子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

12、开展国家监察体 制改革试点方案指出,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省(市)监察委员会,并与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明确监察委员会职能职责,建立监察委员会 与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强化对监察委员会自身的监督制约。上述省(市) 监察委员会的建立 表明监察部门已由行政内部监督转变为权力机关的监督 A. 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大举措 B. 保证我国人大、监察、司法机关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C. 彰显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D. B D -1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 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讨

13、实践,完成省、市、县 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监察全覆盖。 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大产生,将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监察委员会按照 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组建监察委员 会,就是为了整合行政与司法系统关于反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等职能,建立 集中统一的监察与指挥体系,便于反腐败工作的高效顺畅运行。 对于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过去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两规”。这种限制被调查 者人身自由的党内调查虽然十分必要,但在法治的程序层面存在不足。 正在制定的国家监察法,会改变这一状况,将赋予监察委员会监督、调查、 处置的职责和谈话、讯问、搜查等调查权限,并用

14、留置取代“两规“。以法律授 权的形式实现依法监察,顺应了全面依法治国方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的必要性。 -1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 监察体制改革的探讨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监察全 覆盖。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大产生,将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监察委员会按照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所有行 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组建监察委员会,就是为了整合行政与司法系统关于反貪污贿赂、反渎 职侵权等职能,建立集中统一的监察与指挥体系,便于反

15、腐败工作的高效顺畅运行。对于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 ,过去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两规”。这种限制被调查者人身自由的党内调查虽然十分必要,但在法治的程序层面 存在不足。正在制定的国家监察法,会改变这一状况,将赋予监察委员会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和谈话、讯 问、搜查等调查权限,并用留置取代“两规“。以法律授权的形式实现依法监察,顺应了全面依法治国方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贯彻依法治国的战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需要,彰显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建立起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16、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 员监察全覆盖; 健全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加强了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从制度上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完善了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推动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能更好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 有利于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廉洁从政,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 -14- 贯彻依法治国的战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需要, 彰显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建立起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 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健全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加强了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利于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度上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完善了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推动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 ,能更好地用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