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作文课件借物抒情.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869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作文课件借物抒情.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八下作文课件借物抒情.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八下作文课件借物抒情.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八下作文课件借物抒情.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八下作文课件借物抒情.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作文课件借物抒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作文课件借物抒情.(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二)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二) 借物抒情借物抒情 教学目标: 理解并运用“借物抒情” 的写作手法。 背诵 一间陋室,一架素琴, 几抹苔痕,遍地草青, 与高朋谈笑风生, 伴青灯共读金经。 陋室铭抒发了刘禹锡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的如清风明月般的情怀。 【借物抒情】 背诵爱莲说 借物抒情借物抒情 一潭碧水,几株莲花,一缕一潭碧水,几株莲花,一缕 清风,满池芬芳。清风,满池芬芳。那于污泥中傲那于污泥中傲 然直立的,分明就是衣袂翩然、然直立的,分明就是衣袂翩然、 洁身自好、襟怀坦荡的古时君子洁身自好、襟怀坦荡的古时君子 周敦颐。周敦颐。 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 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

2、我 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 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 逝。 , 。 “ “借物抒情,托物寓意借物抒情,托物寓意” ”就是通过就是通过 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 )的)的“ “形形” ”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 ,来来 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 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 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 言志作铺垫的。言志作铺垫的。 物 象人 情 联 想 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 或相反的关联,

3、丰富突出事物的形 象性. 爱在左,而情在右, 走在生命路的两旁,一 路撒种,一路开花,将 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 弥漫,使得穿枝拂叶的 行人,踏着荆棘,不觉 得痛苦,有泪可挥,却 不是悲凉。 冰心 小思的蝉让我们看到了蝉 短暂而悲壮的生命历程,它告诉我 们生命因来之不易而珍贵。所以, 我们也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旅途染 上秋风(收获)的颜色。 借物抒情借物抒情 席慕蓉的贝壳展示了一 枚贝壳的精致、美丽。她感悟: 只要每一个人能精心地、一丝不 苟地过好每一天,那么他都将为 后人留下精致的生命的痕迹。 借物抒情借物抒情 第一.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 接地认识客观事物.如毕淑敏 第三,由个别到一

4、般,思考生活,也包括将 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的情绪 和情感的概括. 看看我们的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 每一朵花,都不化装.面对骄阳.面对暴雨, 面 对风雪,他们都本色而自然.他们会衰老和凋 谢,但衰老和凋谢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 长得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 的后面? -本文的托物言志由花草树木联想到人, 质疑人类的某种行为,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 态度. 毕淑敏 “梅” 特点:百花开罢它独放,不畏风雪不争春. 陆游有诗:咏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所言何志? 人应有不畏风雪不争春的内在人格美. “假花”与“真花” 归纳:假花纵使再美.

5、再逼真.也不属于任何季 节.他没有生机.没有昨天和明天,没有凋零, 也没有希望.真花即使不够完美.却有整个的 成长过程.有无限的生命活力.让我们做一枝 有灵魂.有热情.充满期望充满真诚的真花! “萝卜” 归纳:萝卜平凡的外表的下面,是 怎样美丽的内心,外表的美固然 重要,但我们若拥有光华灿烂的 内心世界,那我们就是美丽的. 前几天,老师给自己种的花除草, 在花的旁边有一颗弱弱的小草,只 有四片叶子,还有一片叶子黄黄的 ,看起来活得非常不好,于是,老 师随手将它拔起 但 是,却被它震惊了。 就在这个花盆里, 注意我花盆是什么 做的呦 箭头所指是小草所在角落 这就是那颗 小草 注意:作为背景的那张

6、纸是A4的 托物部分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 方式, 言志部分常常运用议论和抒情 的表达方式。 田野中有一棵树 有一棵树,矗立于夕阳中。 同样立着的,还有一个傻呆呆的我 我被眼前的老树震撼了! 这是一棵老树,它并不粗壮,却很沧 桑。扭曲的躯干,嶙峋的枝桠,落寞而 又灿烂地矗立于夕阳金黄的余晖中。 它天然的嶙峋和虬曲造就了一树的“ 生灵”我仿佛看见荒原上的一座乐 园:有猴子顽皮地回首,龇牙咧嘴地嘻 笑;有母猴爱怜地怀抱着幼猴,满树都 是猴子们快乐热闹的吱吱叫声;还有一 只笨拙的浣熊爬在了树干上;仰头而视 ,一匹骊马正树枝上“闲庭碎步”,一 只梅花鹿在绿叶间“矫首昂视” 我情不自禁地慢慢伸出手去,不知道

7、 自己是在抚摸老树沧桑的皮,还是这 满树的笑声,满树的生灵。 那是我见到的最为奇特的一棵树,一 棵长在乡野间的默默无闻的树。我幻 想着它随我回家,在我的刻刀和画笔 下,绽放出生命奇幻的色彩。 我无法抑制带走它的冲动和渴望,四面望望 ,空无一人,独它与我伫立这天地之间。四 野是没有拘束的草木,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正像它和它们叫不出我的名字一般。我们 彼此陌生,却又好像早已熟识。 我走近它,仿佛听到了惊惶四逃的声息, 刚才的笑脸骤然失了颜色,笼上凝重的灰褐 ,发出惊恐的尖叫。这尖叫唤醒了迷醉中的 我,止住了幻觉中的我,使我禁不住悚然一 惊。 消失了眼前的乐园,留下的惟有老树 一棵。 树依旧是树,

8、我依旧是我。我们是两 个独立的个体,我想夺取它鲜活的生 命,只是想把它变作我室内的一个点 缀。而它如果也像我一样,要我变作 它的点缀天哪,如果它也有我这 样的念头 微风吹来,我置身于这绿色的田 野,仿佛一个心怀叵测的入侵者, 窥视着这里的一切。突然,感到愧 怍,感觉汗颜。 我恋恋不舍地望着眼前的这棵虬 曲的树,树上传来欢快的笑声 n 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 情就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 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 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 路前行,一路欣喜。后者可以给 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让我们 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绿荫和花香。 一、立意要明确一、立意要明确 “ “托物寓意托物寓意”

9、”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 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所谓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所谓“ “情意情意 为主,景(物)为实为主,景(物)为实” ”,思想感情是,思想感情是 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自然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自然 之之“ “物物”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 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 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 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

10、骨碎身,他都毫不 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二、描绘要具体二、描绘要具体 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 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 之物的之物的“ “形形” ”,进行具体的描绘。这,进行具体的描绘。这 个个“ “形形” ”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指它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指它 的局部特征。的局部特征。 三、联想要恰当三、联想要恰当 如如白杨礼赞白杨礼赞的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的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 类比点是:类比点是:_;白杨树和;白杨树和 哨兵的类比点是:哨兵的类比点是:_

11、 ;白杨树和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可缺;白杨树和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可缺 少的精神的类比点是:少的精神的类比点是: _ 质朴,坚强不屈 傲然挺立,坚强不屈 团结一心,力求上进 既然是既然是“托物寓意托物寓意”,就必然要采用,就必然要采用象象 征征手法展开联想。而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类比往往是引起联往往是引起联 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 四、过渡要自然四、过渡要自然 这类文章,要求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上下这类文章,要求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上下 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自如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自如 。这样写似乎很散,但他却要求。这样写似乎很散,但他却要

12、求“ “神不散神不散” ”, 因此要做到文章中除了有一根思想感情的红因此要做到文章中除了有一根思想感情的红 线外,还需要有较明显的却又是自然的句、线外,还需要有较明显的却又是自然的句、 段作为过渡。段作为过渡。 运用运用“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的手法要注意:的手法要注意: 1. 1.找准托物言志的找准托物言志的“ “相托点相托点” ”。 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 。 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时,自己的志要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时,自己的志要 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以物的特

13、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2. 2.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 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言志有所依托。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言志有所依托。 3. 3.托物言志的文章重头戏在描写,这就要求作者善于细心托物言志的文章重头戏在描写,这就要求作者善于细心 观察,角度新,表现手法要新颖多变,语言要生观察,角度新,表现手法要新颖多变,语言要生 动形象传神。动形象传神。 4. 4. 寄情于物,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在状写事物时寄情于物,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在状写事物时 倾注作者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这份真情。倾注作者

14、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这份真情。 这样的物就有了思想、有了灵性,而且具备了典型意义,这样的物就有了思想、有了灵性,而且具备了典型意义, 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完成言志的使命。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完成言志的使命。 托物言志的文章 兰花:高洁 竹子:虚心 有气节 红叶:历风霜而愈红 拓展联想拓展联想 根据下列根据下列“ “物物” ”或或“ “意意” ”,说说可寓之,说说可寓之“ “意意” ”或可托或可托 之之“ “物物” ” 1 1、物、物:1 1铺路石铺路石 2 2树根树根 3 3春雨春雨 2 2、意:、意:1 1无私奉献无私奉献2 2坚忍不拔坚忍不拔 3 3奋发向上奋发向上 习作训练习作训

15、练 要求:要求:1 1、文体不限。、文体不限。 2 2、自己选取某种事物(向日葵、自己选取某种事物(向日葵、 小草、翠竹、青松小草、翠竹、青松 ),描绘它们的),描绘它们的 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 。 参考课本P75-77 古语说,情动而辞发。淡雅的菊花,寄托了诗人隐逸的情怀;亭 亭的莲花,表达了君子出淤泥不染的情趣;简朴的陋室,宣泄了 文人安贫乐道的品质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最熟悉的校园有 没有一种事物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校园中的某一种物或 某一处景为题完成一篇文章。 提示:把文题填充完整,如落叶、小 草、台阶、跑道 要求: 1、多留心身边事物。善于发现并捕 捉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亮点”,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2、善于 捕捉事物的特征,善于对“物”的特征作细致描绘,抓住事物的特 征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巧妙地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3、 运用细致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描摹事物,在富有层次的描写中把 感情恰当地融入到事物中,抒发情感。 4、有创意地表达,进行 发散思维训练,从广泛的人生现象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文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