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lan组网技术.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6847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lan组网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章lan组网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章lan组网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章lan组网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章lan组网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lan组网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lan组网技术.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莆田高专网络管理基础课程讲义 第 18 页 共 18页 第二章 LAN组网技术第二章 LAN组网技术【计划课时】8课时(要求预习教材第4.3、4.4和6.1节)【实物教具】网卡、BNC接头、T形头、双绞线、同轴电缆、50终端电阻、中继器、HUB一、LAN的基本组成教材P109第6.1节及图6-1。以W/S系统为例: 打印机等 工作站(WS) 工作站 网间连接器 网卡 其他网络 电缆 服务器(FS) 工作站(WS)1硬件组成 教材P109第6.1.16.1.5节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专用服务器/高档微机工作站(Workstation)通常是微机(有盘/无盘)传输媒介 (教材P754

2、.3节及P75图4-2) a.双绞线(Twisted Pair Cable),“双绞”的作用是减少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 可分为: STP(屏蔽)可减少外部电磁干扰 UTP(无屏蔽)价廉(常用) 特点:模拟传输(宽带信号)/数字通信(基带信号)均可使用 单位价格最低,但每根电缆只能直接连接一个站点,使线路总费用增加 抗高频干扰能力较差 使用双绞线需在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之间作出选择(教材P75第4.3.1节最后一段) 普通电话线是一种传输模拟信号用的双绞线,但不宜直接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信号(数字信号)传输(需经MODEM处理)。 b.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可分为: 基带传输(数据通

3、信)型 50RG-11 A/U型(粗缆,10mm) RG-58 A/U型(细缆,5mm) 93RG62型 宽带传输(模拟传输)型 75公用天线电视系统(CATV)用 (还有一种300扁平电缆) c.光导纤维(光纤,Optical Fiber)外层护套 光导纤维反射层 主要用于:主干网(高速)/防雷击 d.无线传输(微波/红外/激光)对环境气候(如雨、雾、雷电)比较敏感网卡(NIC,LAN Card)又称“网络接口卡”、“网络适配器” 教材P784.4节 是网络设备(电脑等)与传输媒介(如电缆)间的信号转换接口电路和协议支持部件。其余共享的硬件资源(硬盘、打印机、Modem等)网络及网间连接器(

4、HUB、中继器、交换器、路由器、网关、网桥等) 教材P1106.1。5节2软件组成 网络操作系统(NOS)主流为Novell公司的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和微软公司的Windows NT(Server版) 工作站操作系统MS-DOS、Windows 9X 各种应用软件如WPS、数据库管理系统二、LAN的三大基本网型 三个LAN协议(争用、轮询、令牌传递)分别与三个LAN的基本拓扑结构(总线、星、环)相结合,形成了三大基本网型: 以太网 ARCNet网 令牌环网其中以太网应用最广泛,按其所用电缆又可细分为: 10 BASE 5 (粗缆以太网) 10 BASE 2 (细缆以太网) 10 BASE

5、-T (双绞线以太网) 10 BASE-F (光纤以太网) 1 BASE 5 (低速以太网) 10 BROAD 36 (宽带以太网) 100 BASE 百兆高速以太网 千兆高速以太网三、以太网(Ethernet)1概述【以太网】符合IEEE 802.3标准(即采用CMSA/CD访问控制方式)的网络产品。 由美国Xeron(施乐)公司和Stanford(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发并于75年推出,原为总线型,现已扩展到星形、星形总线、树形等。2以太网电缆标志:【例】50同轴电缆(基带传输型) F 光纤 T 双绞线 10 BASE 5 同轴电缆(每个网段最大长度500米) 电缆上传输的信号是基带信号(数字

6、信号) 传输速率为10Mbs(兆位比特/秒) 75同轴电缆(宽带传输型) 10 BROAD 36 同轴电缆(每个网段最大长度3500米) 电缆上传输的信号是宽带信号(模拟信号) 传输速率为10Mbs(兆位比特/秒)3以太网的特点任何一个网上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其他的设备只能等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设备在传输数据时,“碰撞”便会发生而导致重发,直到没有出现碰撞为止。(简言之,任何一个站点在传输数据时,其他站点必须等待即所谓CSMA/CD访问控制方式或曰“争用”方式)由于在介质上传输的信号有衰减,为了能够正确地检测出冲突信号,一般要限制最大电缆段(网段)长度。410 BASE 5粗缆以太网(标准以

7、太网)拓扑结构:总线型 网卡 收发器(Transceiver) 中继器(Repeater)连接两网段增强信号强度 最小2.5米 网段一 50终端电阻(Terminator) 一端接地,一端可不接地 网段二链路组成 a.电缆:RG-11 A/U 50同轴电缆(芯径0.410毫米) b.收发器及其连接电缆 收发器 15芯插座 15芯插头 网段电缆 收发器电缆 DIX连接头(接网卡) (max.50米) 收发器与网络电缆连接方式:夹、刺穿电缆(无需切断电缆,无需T形头) T形头连接(需切断电缆,连接工作量大) c.Ethernet网卡(以太网通用) 教材P78 【类型】 常用网卡类型 总线规格 适用

8、机型 NE1000及兼容卡(8位) ISA总线 IBM-PC、XT NE2000及兼容卡(16位) ISA总线 286(AT)至486 NE3200及兼容卡(32位) EISE总线 EISA总线PC VL总线卡 (32位) VESA总线 486DX/2-66等 PCI总线卡 (32/64位) PCI总线 Pentium(586)等 注意:用于无盘工作站时,应另配一只远程引导芯片(PROM) 网卡接口形式(根据所用电缆形式选择) AUI插座(15芯)10BASE5(粗缆以太网用,接收发器上DIX连接头) BNC插头(卡式)10BASE5与10BASE2(粗、细缆以太网用,接T形头) TPI插座

9、10BASE-T(双绞线以太网用,接RJ-45双绞线接头) d.终端电阻(终端匹配器、端接器) 每个网段一对。 功能:将传输到电缆端部的信号能量吸收掉,以消除干扰。 一端必须接地(电气安全与抗干扰的要求) e.BNC接头与T形头(采用T形头连接时)技术参数最大网段长度:500米工作站-收发器间最大间距:50米两收发器间距:2.5米或其整倍数一个网段最多支持的工作站数:100(中继器算一个)工作站数量多于100个或网段长度超过500米时,应采用中继器来延长距离。最多可用4个中继器、5个网段(其中仅3个网段可接工作站,其余只用于距离加长)。 网络最大总长度:2500米特点 线路可靠性好,但安装不易(电缆粗硬),造价较高(电缆较贵且需增加收发器费用),传输距离长。目前仅作基干网或室外大距离布线时才用(与10BASE2或10BASE-T网混用)。510 BASE 2细缆以太网(Cheapnet,廉价以太网)拓扑结构:总线型 网卡 中继器(Repeater) 最小0.5米 网段一 50终端电阻(Terminator) 一端接地,一端可不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