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2天-祝一虹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16497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89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2天-祝一虹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础心理学-2天-祝一虹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础心理学-2天-祝一虹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础心理学-2天-祝一虹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础心理学-2天-祝一虹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2天-祝一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2天-祝一虹(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一虹 博士,副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 活动最基本的规律。活动最基本的规律。活动最基本的规律。活动最基本的规律。 第一节:绪论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心理学研究对象:动物和人的心理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心理学研究对象:动物和人的心理 二、基

2、础心理学的内容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认知:、认知: 2、情绪、情感、情绪、情感 3、意志、意志 3、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 4、能力能力、气质和性格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 人格 心理过程 人格(个性个性) 心理现象心理现象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 的器官。是科学和经验同时证明的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 的器官。是科学和经验同时证明的 感觉感觉 脊椎动物知觉知觉 灵长类动物思维的萌芽思维的萌芽 人类意识 二、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它包括自然界、

3、人类社会、还 有人类自己。 心理的反映是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它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还 有人类自己。 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能动的;心理的反映是;心理的反映是主观的主观的。 *可以是 。 *可以是形象、概念和体会形象、概念和体会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心理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支配行为。心理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支配行为。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我国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两千年之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分类 十九世纪中叶的实验研究 人们把 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个很长

4、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我国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两千年之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分类 十九世纪中叶的实验研究 人们把冯特于冯特于1879年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 实验室,看作是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 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的标志。 二、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构造心理学 人物观点 冯特、铁钦纳冯特、铁钦纳意识的元素 2、行为主义华生 S(刺激)R(反应) 3、格式塔心理学 魏特海墨、克勒、 科夫卡 心理的整体效应 4、机能主义心理学 杜威、詹姆士心理的适应功能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潜意识、人格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

5、主要取向 1、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第三势力): 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观点: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 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2、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新方向心理学研究新方向): *观点:把人看作是个信息加工系统,以信息加工(包 括输入、编码.)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3、生理心理学: *观点: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大脑的 物质代谢不不包涵在内。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辨证发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定义;优点;缺点; 2、调查法:定义;种类(访谈法、问卷法

6、、已经包括了心理 测验) 3、个案法:定义;限制; 4、实验法:定义;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无关的额外变量)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的定义:脑的基本结构单位 神经原的构造:细胞体、树突、轴突(像一棵树)细胞体、树突、轴突(像一棵树) 神经原的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神经原的种类:感觉神经原、运动神经原、中间神经原感觉神经原、运动神经原、中间神经原 神神神神 经经经经 系系系系 统统统统 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脊椎 脑 躯体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7、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对脊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又称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和 副交感神经,不受意识控制,和情绪有密切关 系,想象一下自己考试时紧张的感受)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椎和脑脊椎和脑。 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构成。 1、脊椎:最低级的中枢,除传递信息外,也完成一些简单反射。 2、脑干:由延脑、桥脑、中脑构成。是脑最古老的部位是脑最古老的部位。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 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8、3、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构成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4、小脑: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 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5、端脑(左、右半球和基底节)、端脑(左、右半球和基底节) 以沟和裂为界限,大脑半球的外 侧面可以分为四个叶 以沟和裂为界限,大脑半球的外 侧面可以分为四个叶: 额叶 : 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 顶叶 : 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 : 额叶 : 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 顶叶 : 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 枕叶 : 以视觉功能为主 颞叶 : 以听觉功能为主 枕叶 : 以视觉功能为主 颞叶 : 以听觉功能为主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四、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

9、称性四、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及与语言有关的功能占优势;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占优势。 布洛卡区:即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 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及与语言有关的功能占优势;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占优势。 布洛卡区:即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1860年年) 罗杰斯佩里的罗杰斯佩里的“割裂脑割裂脑”的实验证实: 右利手的人: 的实验证实: 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一、垂体腺 二、肾上腺 一、垂体

10、腺 二、肾上腺(情绪情绪) 三、甲状腺(代谢机能) 四、性腺 三、甲状腺(代谢机能) 四、性腺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P1820) 一、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1、兴奋和抑制兴奋和抑制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2、 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2、反射(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作规律性应答)反射(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作规律性应答)反射弧(神 经通路)和反馈(反射活动结果对效应器活动的调节) 3、无条件反射和 反射弧(神 经通路)和反馈(反射活动结果对效应器活动的调节)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11、 4、第一信号系统(具体刺激)和第二信号系统(词和语言)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4、第一信号系统(具体刺激)和第二信号系统(词和语言) “怕井绳”是第一还是第二?“怕井绳”是第一还是第二? 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 1、条件反射的抑制条件反射的抑制条件反射的抑制条件反射的抑制: 外抑制:外抑制:外抑制:外抑制: 额外刺激的出现额外刺激的出现额外刺激的出现额外刺激的出现 超限抑制:长时间工作,条件反射受抑制超限抑制:长时间工作,条件反射受抑制超限抑制:长时间工作,条件反射受抑制超限抑制:长时间工作,条件反

12、射受抑制 消退抑制:不强化消退抑制:不强化消退抑制:不强化消退抑制:不强化 分化抑制:只给特定瓦数的光刺激强化,对其他光刺激不反分化抑制:只给特定瓦数的光刺激强化,对其他光刺激不反分化抑制:只给特定瓦数的光刺激强化,对其他光刺激不反分化抑制:只给特定瓦数的光刺激强化,对其他光刺激不反 应应应应 2 2、扩散(扩散(扩散(扩散(一个地方的兴奋引起其他地方的兴奋一个地方的兴奋引起其他地方的兴奋一个地方的兴奋引起其他地方的兴奋一个地方的兴奋引起其他地方的兴奋)和集中()和集中()和集中()和集中(只对只对只对只对 条件刺激物反应条件刺激物反应条件刺激物反应条件刺激物反应): 3 3、相互诱导:相互诱

13、导:相互诱导:相互诱导:(一种神经过程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一种神经过程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一种神经过程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一种神经过程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 负诱导:(兴奋引起周围的抑制)负诱导:(兴奋引起周围的抑制)负诱导:(兴奋引起周围的抑制)负诱导:(兴奋引起周围的抑制) 正诱导:(抑制引起周围的兴奋)正诱导:(抑制引起周围的兴奋)正诱导:(抑制引起周围的兴奋)正诱导:(抑制引起周围的兴奋) 同时性诱导:同时性诱导:同时性诱导:同时性诱导: 相继性诱导:相继性诱导:相继性诱导:相继性诱导: 4 4、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动力定型: (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14、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24) 第一单元:感觉概述第一单元: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外部刺激) 内部感觉(身体内部来的,内脏和本体感觉) 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 两者的关系: 刺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作用 刺激物: 适宜刺激: 二、感受性及感觉

15、阈限的种类: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 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 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j.n.d) 感受性: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倒比 ) 感受性: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倒比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韦伯定律(适用中等强度)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韦伯定律(适用中等强度) I/I=K, 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此时的差别阈限,K为常数, 又称为韦伯率。 I/I=K, 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此时的差别阈限,K为常数, 又称为韦伯率。 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适用中等强度)(适用

16、中等强度) SKlgR, 其中 , 其中S是感觉强度,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是常数 第三单元:感觉现象第三单元:感觉现象 一、一、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发生变化)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发生变化): 感觉适应的定义:暗适应,明适应 : 感觉适应的定义:暗适应,明适应 为了保护对暗适应,可以戴一个红色眼镜为了保护对暗适应,可以戴一个红色眼镜 感觉适应的种类(感受性提高、感受性降低) 二、 感觉适应的种类(感受性提高、感受性降低) 二、感觉后象感觉后象: 感觉后象的定义: 感觉后象的种类(正后象、 : 感觉后象的定义: 感觉后象的种类(正后象、负后象负后象) 三、感觉对比: ) 三、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的定义感觉对比的定义: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 感觉对比的种类(同时对比:红花配绿叶、相继对比:吃 完苦的吃甜的) 四、联觉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 感觉对比的种类(同时对比:红花配绿叶、相继对比:吃 完苦的吃甜的)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