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讲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6367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讲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十二讲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十二讲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十二讲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十二讲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讲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讲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学 李万来 教授 成都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系管理学教研室 第十二章 体育教育与科技管理 一、关于“科教兴体”战略的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正是把小平同志“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实为国家战略、国家意 志和基本国策。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 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 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 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 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 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 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一节 “科教兴体”战略 而科教兴体我们则理

2、解为:全面贯彻科 教兴国战略,坚持以科技为翼,教育为 本,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发展体育事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教 育,体育科技和教育工作必须面向体育 运动实践,努力攀登体育科学技术高峰 ,把体育事业的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体 育科技进步和提高体育队伍整体素质的 轨道上来,保证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快 速、健康的发展。 二、“科教兴体”面临的挑战与任务 目前,在“科教兴体”的实践中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挑战。一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相关问 题的认识并未真正统一;二是我国体育科技实力 还不强,体育科技进步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率 比较低;三是在当代体育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中 ,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更

3、加严峻的挑战;四是体 育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体育教育水平有待进一 步提高,特别是运动员、教练员科学文化水平不 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事业 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教兴体”主 要面临三个方面的基本任务: (一)加强体育科技研究,全面推进体育 科技进步 (二)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增强体育科技 实力 (三)全面提高体育队伍的素质 三、实施“科教兴体”战略的措施 (一)加快“科技兴体”步伐 第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技兴 体”意识; 第二,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 计划纲要,组织实施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 二期工程科技行动计划、奥运争光科技行动 计划;

4、 第三,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标准,衡量、指导 和推进当前的体育工作及其改革; 第四,建立促进“依靠”与“面向”的良性运行 机制; 第五,使依靠体育科技进步的各环节紧密衔接。 (二) 切实加大对体育教育、科技的投入,建 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 实施“科教兴体”,要采取有效措施,增 大体育科技教育的投入,在继续依靠国家拨款 为主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由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多渠道 筹集资金,多层次投入的体系。 (三) 进一步完善体育科技的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体育科技的运行机制,一是建 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体育科技研究机 制,二是进一步解决好知识作为生产力要素参

5、与分配的奖励和分配机制,三是完善政府宏观 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科技管理机制。 (四) 进一步解决好科训结合与体教结合 在科训结合方面,一是加强体育科 技投入和科技管理工作,完善科训结合 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二是坚持和完善体 育科技攻关与服务课题组、科技教练等 多种形式的下队服务。三是引导、推动 部分科技力量和部分科技工作从体育科 研单位向训练单位的分流转移,成为运 动队或训练基地的科研、测试、培训中 心。 在体教结合方面,近年来不少省市也在积极探 索、酝酿“体教结合”的改革。目前主要有以 下几种做法: 一是由地方体育部门与普通高校联合办学; 二是由地方政府统筹,将体育学院、运动技术 学院、运动

6、队、体育科研所等单位合并,成为 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 三是由普通高校招收在役优秀运动员或与省市 体育局联合办队; 四是一些地方通过开始试行“体教结合、以教 为主”的体制,依靠教育培养后备人才。 第二节 体育教育管理 一、体育教育管理的含义、任务 体育教育管理,是遵循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 发挥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时间的作 用,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为实现体育教育利 益,对体育教育过程及其内、外部各种因素与环 境条件,所进行的计划、控制、组织、协调等一 系列综合活动。 为此,应完成以下各项管理任务: 科学制定和实施各类体育教育工作计划, 使之主动适应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7、建立健全体育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定严格的 管理规范,明确划分各有关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职 责; 合理地组织与安排体育教育的各项工作和活 动,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其顺利实施 ; 协调体育教育的内、外部各种因素,不断优 化育人环境,为体育教育创造与提供良好的物质 技术基础条件; 对体育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评估,不 断改进各项工作,努力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体育教育的体制结构 体育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的以体育学科为基 本内容的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我 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整 个体育队伍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大量高素质的合 格体育人才的培养。回顾体育教育事业改

8、革的历 程,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特别规定了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提出了要“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 。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体育 卫生艺术司 群体司 (学校体育 工作处) 其他部委教育工作 部门、有关社会团 体、社会组织等 学校体育工作 省 市 教 育 厅 局 体卫艺处、 科、股 体育教育 部门 群体处、 科、股 宣传教育 处、科、股 省 市 体 育 局 领导 指导、协助 领 导 体育教育工作宏观管理机构设置图 校 长 或 副 校 长 体卫处、教导处、体育部 体 育 教 研 室、部 体 育 教 师 学 生 领导 组织 负责 执行 体育教育微观 管理

9、体制 学校 体育微观 管理主要 是指一所 学校范围 内的体育 管理。 (一)我国体育教育的体制结构的划分 我国体育教育的体制结构,如果按体制划分, 可以分为普通体育教育和职业技术体育教育。 普通体育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各类体育人才,即 培养体育管理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体育研究 人才等为主要任务的体育教育;职业技术体育 教育主要是以培养运动员、教练员,提高运动 技术水平的体育教育。如果按层次结构划分, 可以分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按 专业结构划分,可以分为体育教育学、运动训 练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 运动人体科学等。 (二)我国体育教育的体制与结构 1.普通高等体育教育 2

10、.中等体育教育 3.少年儿童业余体育教育 4.成人体育教育 三、体育教育的管理 体育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体育工作的基础和战略重点,是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手段。体育教育是 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四有”新 人服务的,是为建设“四化”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服务的。因此,要加强体育教育 管理,不断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体育 卫生艺术司 群体司 (学校体育 工作处) 其他部委教育工作 部门、有关社会团 体、社会组织等 学校体育工作 省 市 教 育 厅 局 体卫艺处、 科、股 体育教育 部门 群体处、 科、股 宣传教

11、育 处、科、股 省 市 体 育 局 领导 指导、协助 领 导 体育教育工作宏观管理机构设置图 校 长 或 副 校 长 体 育 教 研 室、部 体 育 教 师 学 生 领导 组织 负责 执行 体育教育微观 管理体制 学校 体育微观 管理主要 是指一所 学校范围 内的体育 管理。 (一) 学校体育的管理 学校体育管理是一种系统规范的管理,建立一 整套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对学校体育进 行保护和制约,是学校体育行政管理的一条最 基本的途径。党的教育方针是学校体育管理的 根本依据。因此,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 高度出发,来确定学校体育管理的指导思想, 制定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学 校体育

12、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依据 。学校体育管理还要遵守其它如国家体育锻 炼标准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 条例,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 其实施办法等行政法规制度。 (二)普通高等体育教育的管理 1.体育学院 2.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三)中等体育教育的管理 1.体育运动学校 2.竞技体育学校 (四)业余体育学校的管理 我国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发展较快。 这类学校是利用业余时间对少年儿童进 行思想教育和体育运动技术训练的学校 。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队 后备人才。1979年以后,国家体委和教 委发布了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章程 等法规性文件,为这类学校的管理提 供了法律依据。 (

13、五)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现状是初步建立起了比较 完整的运行体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 大,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不 断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影 响不断扩大。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现行体制暴露 出了一些问题:一是现行体制在培训内容的制 定中采用的是知识分析法,它的特点是比较全 面、深入,但针对性不强;二是现行体制将社 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考核、管理以及制定发展 计划、年报统计等项职能都统一赋予在政府一 个体育职能部门中,这使政府陷入大量的事物 性工作中,影响了宏观管理和政策调控的质量 。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体 育教育管理新体系 (一) 体育

14、教育的新观念 近几年来,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面向21 世纪的、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 标的素质教育观正逐渐成为国民的共识。坚持规 模、结构、质量、效益四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的方 针,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把提高教 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目的,这是我国高等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 高等体育教育的目标选择 体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仅存 的少数富有行业特色的高等学校,必须 突出运动训练这一行业特色。既要培养 体育师资、社会体育组织经营管理人才 和体育科学研究人才,也要注意全面把 握行业特点,充分利用自身条件,进一 步发挥体育院校教育、训练、科研三结 合的优势,努

15、力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运 动员和教练员。 (三) 建立高等体育教育的新体制 各体育院校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积极探索共建 与合并、合作与协作的办学新形式、新途径, 努力把体育院校办成面向社会,体育教育、训 练、科研三结合的新型体育人才培养基地。这 为体育教育体制改革指出了方向。 (四) 高等体育教学新体系 1. 人才培养新模式 2. 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新体系 3. 建立教学质量宏观控制和评价体系 第三节 体育科技管理 一、体育科技管理的含义及任务 体育科技管理主要强调各级体育行政组织和社会公 益性体育科技组织对体育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体计划 、组织、控制和协调。 体育科技管理的任务就是贯彻执行国家的体育

16、科技 方针、规划;建立并完善体育科技管理法规制度, 科学地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选择好体育科技研 究课题和体育科技攻关项目,实施课题管理;建立 并完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组织科学研究的协作; 制定鼓励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情报的 作用;有效地使用财、物,使科学研究获得最佳效 果;组织体育科技成果的鉴定、推广及其管理工作 。 二、体育科技的发展方针 国家体委下发的1984年全国体育科研工作会议 纪要提出我国体育科技的发展方针是体育振兴 要依靠科学技术,体育科学技术要面向体育运动 的发展。1996年7月4日国家体委关于贯彻科教 兴国战略,加速体育科技进步的意见中明确指 出:“在这个关键时期,全面贯彻科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