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课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715371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5.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光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青光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青光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青光眼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青光眼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光眼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光眼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amp;amp;amp;lt;p&amp;amp;amp;gt;&amp;amp;amp;amp;lt;p&amp;amp;amp;amp;gt;青 光 眼 王幼生 1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教学要求 n了解中医五风内障 n了解青光眼的病因病理 n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n掌握慢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总则 。 n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急性前葡萄膜炎及急 性结膜炎的鉴别 n了解

2、青光眼的分类 2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概述 n定义: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 特征的疾病 n主要特点:病理性高眼压、视盘萎缩凹陷、视野缺 损及视力下降 n有一定遗传倾向 n致盲眼病 青光眼 3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眼压 n病理性眼压增高 是青光眼的主要 危险因素 n正常眼压 房水生成房水排出 眼内容积 三者处于动态平衡 4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房水 房水外流途径: n 小梁网通道(80%) 睫状突 后房 瞳孔 前房 前房角 小梁网 Schlemm氏管、集液管 房水静脉 巩膜表层的睫状前静脉 n 葡萄膜巩膜通道(20%) 睫状突 后房 瞳孔 前房 前房角 前房角睫状体带 睫状肌间隙

3、 脉络膜上腔 巩膜胶原间隙和神经血管间隙 眼外 5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房角 n房角检 查 窄VI 窄III 窄II 窄I 宽 6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机理 n机械学说 视神经纤维直接受压,轴浆流中断 n缺血学说 视神经供血不足,对眼压耐受性减 低 目前多认为: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是由机械压迫和缺血的联合作用所导致 7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青光眼的分类 方法:按病因、病程和房角情况分: 一、原发性青光眼 闭角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闭”,“急充”)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 开角型: 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慢单”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8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4、 青光眼的分类 二、继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外伤性青光眼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 虹膜睫状体炎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 9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青光眼的分类 三、先天性青光眼 婴幼儿型青光眼 青少年型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伴其他先天性异常 10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 n肝风所乘 ,上攻头 目 n脏腑内伤 ,精气不 能输布头 目 五风内障 青风内 障 绿风内 障 黄风内 障 n发病急骤 n双眼先后或同时发 病 n头痛 n眼胀痛 n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n瞳神散大 n瞳神气色改变 黑风内 障 乌风内 障 1

5、1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青光眼的治疗原则 n控制眼压 西医:局部用药 全身用药 手术 n视神经保护 中西医结合 12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3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n 又称急性充血性青光眼 n 特征:眼前部充血、眼压急剧升高, 伴头痛、呕吐、眼痛、虹视, 视力下降严重者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 n 常双眼先后(多在5年以内)或同时发病 n 以老年人居多 n 男女比例为1:2 概述 14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中医病名历史沿革 古代对之深有研究,病名繁多 n渌盲 龙树菩萨眼论 n绿风内障太平圣惠方 n绿风变花眼科统秘 n绿风障症审视瑶函 n绿风 世医得效方目经大成 n绿水灌珠眼科捷径

6、n绿水灌瞳 石氏眼科应验良方 n绿水灌瞳一草亭目科全书 n绿翳青盲外台秘要 n绿映瞳神(早期)如金青盲(晚期)证治准绳 15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n解剖因素: 眼轴较短、角膜较小、晶体较大、浅前房、窄房角 n诱发因素: 精神创伤,情绪激动,气候突变,暴饮暴食 病因病理 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未完全明确。 16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病因病理 诱发因素 解剖因素 房角堵塞 血管神经体液调节 中枢发生障碍 眼压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加 睫状体水肿前移 房水形成增多 后房压力增高 周边虹膜前移 青光眼 17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病机 五志过极 热邪内犯 情志抑郁 肝胆火炽 热极

7、生风 玄府闭塞 神水滞留 脾湿生痰 劳倦内伤 肝寒犯胃 胃阳不足 气郁化火 痰郁化热 阴虚火旺 肝胃虚寒 气火上逆 痰火上壅 虚火上炎 饮邪上犯 风火上攻 18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临床表现 症状 n发病前:时有傍晚视物昏朦,虹视,患眼同 侧额部疼痛及鼻根酸胀,休息后各症缓解或 消除 n发病时:患眼剧烈胀痛,同侧头痛,虹视, 视力剧降甚至仅余光感。常伴有恶心、呕吐 甚至发热、寒颤及便秘等全身症状。 19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临床表现 体征: n发病前:视力 下降不显著,多为昏朦雾视 结膜 可有睫状充血 黑睛 轻度雾状水肿 前房 较浅 瞳孔 稍有散大,展缩不灵 眼压 升高,但多在40mmHg以下

8、 。 20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临床表现 n发病时: 视力 锐降,常为数指或手动,严重时仅存光感 眼睑 水肿 结膜 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水肿 角膜 雾状水肿,上皮水泡,角膜后可有色素性沉着物 前房 极浅,房水混浊 虹膜 肿胀,隐窝消失,高眼压持续时间长可出现萎缩 瞳孔 中等度或极度散大,展缩失灵 晶体 前囊后灰白色点状、条状和块状混浊(青光眼斑 ) 眼底 视盘充血水肿,动脉搏动,网膜静脉扩张 21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临床表现 22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n眼压测量 升高,多在50mmHg以上 n前房角镜检查 观察房角是否粘连及 粘连的程度(窄I-IV) n激发试验 暗室试验:

9、患者清醒状态下,暗室内静坐1-2小时 ,暗光检测眼压,眼压较试验前升高超过8mmHg为阳 性。 23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n超声生物显微镜 24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程分期 n临床前期 n先兆期 n急性发作期 n间歇期 n慢性期 n绝对期 急性大发作 间歇期 慢性期 绝对期 先兆期小发作 临床前期 发作期 25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诊断要点 n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仅余光感 n头痛、眼痛、恶心呕吐 n眼压突然明显升高,可达50-80mmHg n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n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瞳孔呈垂直椭圆形散大 n前房浅,房角关闭 西医诊断: 26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

10、论 诊断要点 中医辨病要点: n主要特征:发病急骤、眼珠变硬、白睛混赤、畏光 流泪、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严重减退乃至失 明 n伴头痛如劈、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 中医辨证要点: n局部辨证与全身辩证相结合 n风、火、痰为主要病邪 肝胆火炽、痰火动风、风阳上扰、饮邪上逆 27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鉴别诊断 n急性结膜炎 n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眼部疾病 眼部疾病 ? 胃肠道疾病 ? 感冒、偏头痛 ? 高血压 ? 颅脑疾病 28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鉴别诊断 急性结结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闭闭角型青光眼 疼痛眼灼热热痛痒眼及眉骨疼痛或胀胀痛头头眼剧剧烈胀胀痛 视觉视觉正常,或偶有一过过性虹视视下降

11、锐锐降,虹视视 眼睑睑重者眼睑红肿睑红肿重者眼睑红肿睑红肿眼睑肿胀睑肿胀 结结膜结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角膜或有点状混浊浊灰白色KP雾雾状混浊浊 前房深浅正常深浅正常浅或极浅 房水透明混浊浊或前房积脓积脓混浊浊 虹膜纹纹理清纹纹理不清晦暗、纹纹理不清 瞳孔正圆圆缩缩小或干缺散大 晶体透明透明或虹膜色素沉着前囊后灰白色混浊浊 眼压压正常正常或偏低明显显增高 全身多无不适或有头头痛患眼同侧头侧头 痛,恶恶心呕吐 治疗 n以挽救视力为先,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n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手术 n术前应积极采取综合药物缩小瞳孔,使房角 开放,迅速控制眼压,减少组织损害 n

12、在眼压降低,炎症反应控制后,手术效果较 好 30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辨证论治 主证:发作症候+恶寒发热,溲赤便结, 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肝息风 方药:绿风羚羊饮加减 羚羊角(石决明)清热明目,平肝熄风 黄芩、玄参、知母清热泻火 大黄凉血活血,车前子、茯苓清热利尿 防风、桔梗清热散伏火 细辛开窍明目 1.肝胆火炽,风火攻目 31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辨证论治 主证:发作症候 身热面赤,眩晕恶心呕吐,溲赤便秘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降火逐痰,平肝熄风 方药:将军定痛丸加减 大黄、黄芩、礞石、陈皮、半夏、桔梗 清热泻火逐痰 天麻、僵蚕平肝熄风 白芷、薄荷清利头目止痛 2.痰火动

13、风,上犯清窍 32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辨证论治 症状:发作症候 情志不舒,胸闷嗳气,食少纳呆,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疏肝,降逆和胃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加味:夏枯草、菊花、钩藤清肝泻火 熟地黄、女贞子、桑椹子养肝阴 枳壳、郁金、香附疏肝气 3.肝郁气滞,化火上逆 33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辨证论治 症状:发作症候 心烦失眠,眩晕耳鸣,咽干口燥 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平肝熄风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加味:龙骨、牡蛎、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 首乌、阿胶、白芍、鸡子黄和血养阴 阴虚阳亢,风阳上扰 34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辨证论治 症状:发作症候 干呕吐涎,食少神疲,四肢

14、不温 舌淡苔白,脉弦数 治法:温肝暖胃,降逆止痛 方药:吴茱萸汤加减 加味:天麻、钩藤、赭石祛头风止头痛 4.肝胃虚寒,饮邪上逆 35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针刺治疗 取穴: 睛明、风池、太冲、印堂、丝竹空、大椎、合谷 手法: 泻法,痛甚久留针 针刺 三棱针放血 取穴:印堂、耳尖、百会、攒竹 36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降眼压西药 (一)缩瞳剂 缩瞳,开放房角,改善房水循环 1-2%毛果云香硷眼药水: 3-4次/天 症重者,3-5分钟滴一次。 待眼压下降或瞳孔收缩,改为 1-2小时一次,或4次/日 37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降眼压西药 (二)-受体阻滞剂 抑制房水生成,不影响瞳孔大小和调节功 能

15、0.25-0.5%噻吗心安眼药水: 1-2次/天 0.25-0.5%倍他洛尔眼药水: 1-2次/天 (降眼压幅度有限) 38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降眼压西药 (三)前列腺素制剂 增加房水排出,降低眼压20-40% 0.005%拉坦前列素眼药水: 1次/天 与毛果云香硷有拮抗作用 39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降眼压西药 (四)碳酸酐酶抑制剂 抑制睫状体细胞碳酸酐酶,减少房水生成 醋氮酰胺:0.25-0.5g, 3-4次/日,口服 首次倍量,与碳酸氢钠配合使用 副作用明显,不宜长期使用 肾功能不全慎用 已经有局部使用制剂(眼药水) 40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降眼压西药 (五)高渗剂 短期内提高血浆渗

16、透压,减少眼内容量 降眼压作用在2-3小时后消失 50%甘油:口服,2-3ml/kg,1次/日 20%甘露醇:250ml,静脉快速滴注 可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宜平卧休息 41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抗青光眼手术 (一)解除瞳孔阻滞的手术 n周边虹膜切除术、激光虹膜切除术 42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抗青光眼手术 (二)建立房水外引流通道的手术(滤过性手术 ) n小梁切除术 43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抗青光眼手术 (三)减少房水生成的手术 用于疼痛比较显著的晚期青光眼 n睫状体冷凝术 n睫状体透热术 n睫状体光凝术 44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临床思路 n手术为最终解决方法 n手术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方

17、法控制眼压 n从风、火、痰辩证 n泻实为主,但勿太过 n注意治疗因高眼压造成的视网膜损害 n配合针灸 45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各论 病例 n张某某,女,63岁 n因头痛、恶心呕吐由内科收住院,眼科会诊左眼混 合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前房浅,虹膜膨隆,瞳孔 散大,眼压53mmHg,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转眼科治 疗。 n入院后视力检查右0.8,左0.04,房角右-,左&amp;amp;amp;amp;lt;/p&amp;amp;amp;amp;gt;&amp;amp;amp;lt;/p&amp;amp;amp;gt;&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