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蜗器系统解剖学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4488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庭蜗器系统解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前庭蜗器系统解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前庭蜗器系统解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前庭蜗器系统解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前庭蜗器系统解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庭蜗器系统解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庭蜗器系统解剖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庭蜗器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杨宝林 从功能上来看, 前庭蜗蜗器(位听器) 前庭器(位觉觉器) 蜗蜗器(听器) 从结结构上来看, 前庭蜗蜗器(耳) 外耳 中耳 内耳:接受声波和位置觉觉 刺激的感受器 传导传导 声波的装置 前庭蜗器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廓auricle 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鼓室tympanic cavity 咽鼓管auditory tube 乳突窦mastoid antrum和乳突小房 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 耳 廓

2、auricle 耳郭以弹性软骨为支架,外被皮 肤和少量脂肪结缔组织 ;下部的小部分无软 骨,仅含结缔组织 和脂肪,名耳垂auricular lobule,是临床常用的采血部位。 返回 返回 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是外耳门门至鼓膜一 弯曲的管道,其方向是先向前上,次稍向后,然后复 向前下。外1/3为为软软骨部cartilaginous part,是耳廓 软软骨的延续续;内2/3为为骨部bony part,由颞颞骨围围成。 中耳middle ear 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间。包括 鼓室tympanic cavity、咽鼓管auditory tube 、乳突窦窦mast

3、oid antrum和乳突小房 mastoid cells;为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规则 腔道,大 部分在颞颞骨岩部内。 返回 鼓室tympanic cavity是颞颞骨岩部内含 气的不规则规则 小腔,内有听小骨、韧带韧带 、肌 血管和神经经。 tympanic cavity鼓室 鼓室可分为六个壁: 上壁superior wall( 盖壁)是分隔鼓室与 颅中窝的薄骨板。 下壁inferior wall(颈静 脉壁)是分隔鼓室与颈 静脉的薄层骨板。 前壁anterior wall(动 脉壁)即颈动脉管的 后壁。此壁上方有咽 鼓管的开口。 后壁posterior wall(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开 口,向

4、后连于乳突小房。开口稍下方有锥隆 起,内藏镫内肌。 外侧壁lateral wall 大部分是鼓膜壁。 内侧壁medial wall (迷路壁) 内侧壁medial wall (迷路壁labyrinthine wall)中部隆凸称岬 promontory。岬的后上方有前庭窗fenestra vestibuli(卵圆窗) ,为镫骨底封闭。岬的后下方有蜗窗fenestra cockleae(圆窗) ,在活体有膜封闭,称第二鼓膜secondary tympanic membrane。 前庭窗后上方有面神经管凸prominence of facial nerve,管内有 面神经过。 fenestra v

5、estibuli前庭窗 蜗窗fenestra cockleae prominence of facial nerve面神经管凸 promontory岬 鼓膜tympanic membrane分隔鼓室和 外耳道,为椭圆 形半 透明薄膜,其外侧面 向前、向下、向外倾 斜。所以,外耳道的前 壁和下壁 较长 。鼓膜 中心向内凹陷称鼓膜 脐,内面为锤 骨柄末 端所附着。 鼓膜上1/4为松弛部 flaccid part,薄而松 弛,在活体呈淡红色 。 下 3/4 为紧张紧张 部 tense part,坚实紧 张,在活体呈灰白 色,其前下方有一三 角形反光区称光锥锥 cone of light。 鼓膜 鼓膜

6、穿孔症状图片 中耳炎内镜显示 急性中耳炎造成化脓 中耳炎产生的脓液 中耳炎鼓膜充血膨胀 听小骨auditory ossicles位于鼓室内,有三块,即 锤骨malleus、砧骨incus和镫骨stapes 。三骨相 互连接成一曲折的杠杆系统,当声波振动鼓膜 时,三骨的连续 运动使镫骨底在前庭窗上来回 摇动 ,将声波的振动传 入内耳。 malleus锤骨 incus砧骨 stapes镫骨 鼓室的内容物contents of tympanic cavity 鼓膜张张肌tensor tempani位于咽 鼓管上方的鼓 膜张肌半管内 ,止于锤骨柄 的上端,作用 是紧张 鼓膜, 由三叉神经支 配。 镫镫

7、骨肌stapedius 位于锥隆起内, 止于镫骨,作用 是牵拉镫骨底向 外方,以调节 声 波引起对内耳的 压力。该肌由面 神经支配。 返回 咽鼓管auditory tube连接咽腔和鼓室,分 骨部和软骨部。其鼓室端开口于鼓室前 壁的咽鼓管鼓室口;其内侧端开口于鼻 咽部侧壁的咽鼓管咽口。 骨部bony part 软骨部Cartilagious part 咽鼓管鼓室口tympanic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 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 幼儿的咽鼓管较较成人短而平,腔径也较较大,故咽 部感染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咽鼓管咽口

8、平时时封 闭闭,当吞咽或尽力张张口时时,咽口开大,空气进进入 鼓室。 闭合的咽鼓管 张开的咽鼓管 返回 乳突窦窦mastoid antrum 和乳突小房 mastoid cell是鼓室向后的延伸,乳突窦窦是鼓室 和乳突小房之间间的小腔,向前开口于鼓室,向 后与乳突小房相连连通。内都衬衬以粘膜,且与鼓 室的粘膜相连续连续 ,故可因中耳炎而感染。 返回 mastoid antrum乳突窦 mastoid cell乳突小房 内耳internal ear 是前庭蜗蜗器的主要部 分,由骨迷路bony labyrinth和膜迷路 membranous labyrinth组组成,全部在颞颞骨岩 部的骨质质内

9、,位于鼓室和内耳道底之间间。 内耳internal ear 返回 骨迷路bony labyrinth由致密骨质质成,是 颞颞骨岩部骨质质中的曲折管道。可分为为三部分 :耳蜗蜗、前庭和骨半规规管,从前向后沿颞颞骨 岩部的长轴长轴 排列。 cochlea 耳蜗 vestibule 前庭 bony semicircular canals骨半规管 前 庭vestibule是位居骨迷路中部的腔,内 藏膜迷路的椭圆椭圆 囊和球囊。前庭的后部有五 个小孔通三个骨半规规管,前部有一大孔,通 耳蜗蜗。前庭的外侧侧壁即鼓室的内侧侧壁,有 前庭窗和蜗蜗窗。 fenestravestibuli前庭窗 fenestra

10、 cochleae蜗窗 每个骨半规规管都有两个骨脚,一为为单单骨脚, 一为为壶壶腹骨脚。壶壶腹骨脚上有膨大的骨壶壶腹 ,前、后骨半规规管的单单骨脚合成一个总总骨脚 ,因此三个骨半规规管只有五个孔开口于前庭。 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 为为三个C形的互相垂直排列的小管,分别别称 为为前、后和外骨半规规管。 an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前骨半规管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后骨半规管 lateral semicircular canal外骨半规管 ampullar bony crura 壶腹脚 simple bo

11、ny crus 单骨脚 common bony crus总骨脚 耳蜗蜗cochlea位于前庭的前方,形如蜗蜗牛壳。 蜗蜗底朝向后内(即内耳道底);尖端朝向前外, 称蜗顶蜗顶 。 耳蜗cochlea 耳蜗蜗cochlea 实为蜗实为蜗 螺旋管(骨蜗蜗管)环环 绕蜗轴约绕蜗轴约 两圈半形成。蜗轴为蜗轴为 耳蜗蜗中央的骨 松质质,呈圆锥圆锥 形。 蜗螺旋管spinal canal cochlear axis蜗轴 自蜗轴发蜗轴发 出骨螺旋板突入蜗蜗螺旋管,此板未达 蜗蜗螺旋管的对侧对侧 ,其空缺处处由膜迷路(蜗蜗管) 填补补封闭闭。故耳蜗蜗共有三条管道:前庭阶阶、蜗蜗 管和鼓阶阶。 osseous s

12、piral lamina骨螺旋板 蜗管cochlear duct scala vestibuli前庭阶 cochlear duct蜗管 scala tympani鼓阶 前庭阶scala vestibuli起自前 庭,于前庭窗处 为有中耳的镫骨 所封闭。 鼓 阶scala tympani在蜗顶处 借蜗孔与前庭阶相通,在蜗底 为盲端,上有蜗窗。蜗窗上有 第二鼓膜 封闭。 helicotrema蜗孔 返回 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为套于骨迷路内封 闭的膜性管道,其管径较小,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 。可分为三部:椭圆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 、膜半规 管membrano

13、us semicircular canal 、蜗管cochlear duct 。 membranous semicircular canal膜半规管 Utricle 椭圆囊 saccule球囊 cochlear duct 蜗管 膜迷路内充 满内淋巴 骨迷路与膜迷路 二者之间的间隙 充满外淋巴。内 、外淋巴互不相 通。 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 管内。在骨壶腹内的 部分膨大为膜壶腹。 蜗管套在蜗螺 旋管内,尖端 为盲端,起端 以连合管连于 球囊。 内淋巴管由椭圆 囊 球囊管发出,穿经 前庭内侧壁,至颞 骨岩部后面,在硬脑 膜下扩大为内淋巴 囊。内淋巴可经此囊 渗透到周围血管丛 。 椭圆囊位于前庭部的

14、后上方,后壁有五个 开口,分别通三个膜 半规管;自前壁发出 椭圆囊球囊管与球囊 相连。 球囊 较小,靠前 下方,下端借连合 管连于蜗管。 膜半规管 membranous semicircular canal 椭圆囊utricle 球囊saccule 蜗管cochlear duct 在膜迷路内,有位置觉感受器,分别位 于椭圆囊、球囊和膜壶腹内。 椭圆囊斑macula utriculi 位于椭圆囊内的底和前壁 上;球囊斑macula sacculi 位于球囊内的前壁上。能 感受静止时地心引力和直 线加速或变化的刺激 壶腹嵴crista ampullaris位于 膜壶腹内,能感 受旋转运动的刺 激。

15、 蜗蜗管cochlear duct 的切面呈三角形, 有上、外和下三个 壁。上壁为为前庭膜 ,将前庭阶阶和蜗蜗管 隔开;外侧侧壁较较厚 ,富含血管,与蜗蜗 螺旋管的骨膜相结结 合,下壁由骨螺旋 板和蜗蜗管鼓壁(螺 旋膜)组组成,并与 鼓阶阶相隔。 螺旋膜又称 基底膜,其上有螺旋 器又称Corti器,是 听觉感受器。 声波的空气传导 Air-conduction of sound 声波 蜗神经 空气传导 耳廓收集的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链 镫骨底,前庭阶外淋巴蜗孔鼓阶外淋巴内淋巴波动 刺激螺旋器神经冲动蜗神经脑而产生听觉。 声波传导 声音的频率用赫(Hz)来计算,声音的大小用分 贝(dB)来表

16、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 样的声音,频率变化的范围很大,从2020000赫 。强度范围在0120分贝。如果达到了最高限度( 140分贝)就会感到耳鼓膜疼痛。一般来说,人类 对10008000赫的声音比较敏感。人们平时讲话的 声音为5002000赫。但是,由于声音本身的特性 ,平时对微弱声音识别的能力稍差,要相差34分 贝时才能感受到变化;而对大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相差0.3分贝就可能感到有变化。 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音调、音品(音色) 响度:声音大小声,与发音体产生的声波振幅有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音体产生的振动频率有关 音品:声音的独特性,与发音体产生的波形有关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 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 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 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 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 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