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加亮-姿势控制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4246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加亮-姿势控制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杨加亮-姿势控制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杨加亮-姿势控制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杨加亮-姿势控制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杨加亮-姿势控制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加亮-姿势控制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加亮-姿势控制教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姿势控制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杨加亮 姿势控制的定义 指的是控制身体在空间的位置以达到稳定 性和方向性的目的. 姿势稳定性:也被称作平衡,是控制身体中心 与支撑面关系的能力. 姿势方向性:保持身体节段间和身体与任务 环境间适当关系的能力. 身体中心(COM)是整个身体的中心点, 通过寻找身体各节段COM的加权平均来决 定。 身体中心的垂直投影被称作重心(COG) 支撑面(BOS)被定义为身体与支撑物表 面接触的区域。 压力中心(COP)是作用于支撑面的全部 力量的分布中心。 姿势控制需求随任务和环境变化 有些任务浪费了稳定性,重点是保持适 当的方向性,如防守。 有的则反之,如在公交

2、上看书 当任务需要姿势控制时,根据任务和 环境的不同,特异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的需求是不同的。 环境对姿势控制的影响 运动控制 (movement control) 姿势控制 (postural control) 身体中枢部近端部的 抗重力性、安定性 远端运动性 姿势控制和运动控制 姿势控制系统的定义 定义: 控制身体在空间位置的能力体现了肌肉骨骼 和神经系统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姿势控制的肌肉骨骼成分包括: ROM 、 脊柱柔韧 性 、肌肉特性 、以及相连身体节段的生物力线关 系. 姿势控制的神经成分包括:1 、 运动过程,包括组织 全身肌肉达到神经肌肉协同 2 、 感觉感知过程, 包括组织和整

3、合视觉、前庭、体感系统.3 、更高 水平过程,对形成活动的感觉和确保姿势控 制的预期和适应方面有必要. 姿势控制系统 控制身体在空间位置的能力体现了肌肉骨 骼和神经系统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被称 为“姿势控制系统” 姿势控制的活动系统 包括影响更高水平计划、协调、和产生力量引起 运动以控制身体在空间的位置的系统. 1 、 安静站立的姿势控制 a:身体对线:可以减小重力的作用 b:肌张力 c:姿势张力:使得身体不会因重力作用而发生瘫软. 2 、有干扰站立时的姿势控制 当安静站立受到干扰时,重获稳定性要求对控制身体中心相对支撑 面有效的运动调节. a:前馈控制:指的是为保持运动时的稳定,对具有潜在不

4、稳定的自 主运动产生的预先姿势反应. b:前后方向的稳定性: 踝的调节 髋的调节 迈步调节 我们每天都在对抗重力 姿势控制中运动成分的问题 姿势控制运动成分包括肌肉骨骼和神经肌 肉系统.在神经肌肉内系统整合多快肌肉周 围姿势控制的协同的能力是保持稳定性的 一个关键方面 运动协调问题 a 顺序问题 b 姿势反应的适 时激活问题 c 姿势活动适应改变任务和环 境要求问题. 顺序问题 肌肉募集次序的退化 近端协同肌的延迟募集 拮抗肌的共同收缩 姿势反应但是延迟激活 调整姿势控制问题 站立姿势控制 当检测安静站立控制时: 姿势的稳定性或平衡,被定义为保持COM 投影在BOS界限内的能力。 BOS界限指

5、的是“稳定极限. 稳定极限被认为是身体不用改变支撑面就 能保持稳定的界线。 安静站立的运动控制 安静站立的特点是自发姿势摆的很小。 肌肉张力使我们不会因为重力的作用发生 瘫痪。 安静站立时,三个主要作用于背景肌张力 的因素有:1.肌肉本身的固有僵硬度;2.由 于神经的作用而存在于正常肌肉中的背景 肌张力;3.姿势张力。安静站立时抗重力肌 肉活动。 姿势张力:当直立站立时,抗重力 肌肉活动增加以对抗重力。 脊神经背根(感觉)的损伤会减少姿势张 力,体现了体感输入对姿势张力的重要性 。 研究表明:在安静站立时,全身肌肉的张 力性活动保持身体在垂直方向上被限制在 很窄的范围内。 有干扰站立调节 没有

6、人绝对静止不动,相反,身体有小范 围的摆动,这种摆动主要在前后方向上。 反馈控制:指的是对外界干扰引起的感觉 反馈(视觉、前庭觉、躯体感觉)的反应 所产生的姿势控制。 前馈控制:指的是为保持运动时的稳定, 对具有潜在不稳定的自主运动产生的预先 的姿势反应。 协同:被定义为肌肉群的配对,作为一个 单位进行收缩一起活动,简化了中枢神经 系统(CNS)的控制需求。 髋的调节 当干扰快速或大幅度 表面是不稳定的或短 于脚 肌肉从近端向远端募 集 头部运动和臀部运动 相反 前后方向的稳定性 踝的调节 当干扰是 -慢 -小幅度 接触面坚固、宽、 比脚长 肌肉从远端向近端 募集 头部运动与臀部运 动相同 跨

7、步调节 用于防止跌倒 当干扰快速或大振幅或其他策略都失败了 支撑面移动到“赶上”支撑面 侧方的稳定性 研究者提出:与AP(前后方向)姿势控制 相反,ML(侧方)平衡控制主要发生在髋 和躯干,而不是踝。 安静站立时发生的ML运动表现为由上至下 的反应组织,头的运动最先发生,接着是 髋运动(20ms以后)、踝运动(40ms以后 ),头部运动发生在髋和踝的对侧。 许多实验证明:髋外展肌(臀中肌、阔筋 膜张肌)和内收肌群以控制侧方摆动时两 腿的负重与否被激活。 AP由远至近的组织肌肉反应模式相反,ML 肌肉模式是由近至远的组织,髋部肌肉活 动先于踝部肌肉活动 多方向稳定性 研究者发现:对侧方干扰的反应

8、引起了一 侧后肢的负重,而另一侧后肢不负重,负 重肢体髋外展肌激活,而在对前后方干扰 时,髋屈伸肌激活 感觉对姿势控制的作用 视觉输入提供了头相对于周围物体位置和 运动的信息。 体感系统为CNS提供以支撑面为参考的身 体位置和运动的信息。 前庭系统为CNS提供头在重力和惯性力方 面的位置和运动信息,为姿势控制提供重 力惯性力参考框架。 姿势控制的认知系统 在没有意思参与时,正常的姿势控制是自主 发生的,因此可以假设在控制平衡时几乎不 需要注意的参与.但是,研究表明,姿势控制需 要有明显的注意需求,这些需求根据姿势任 务、个体年龄和个体平衡能力而有所不同. 这里的注意被定义为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

9、 平衡和正常姿势的关系 正常姿势控制需要平衡 平衡不一定姿势控制就正常 Bobath 概念 对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姿势紧 张、运动、机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价和 解决问题式治疗的方法。 治疗目标是通过姿势控制和改善选择运 动,发挥其最大功能。 IBITA.国际Bobath指导者会议(2005) IBITA认证学习班(3w) 评定(ICF) Core控制 感觉、知觉输入 步行训练 肌肉短缩、痉挛、虚弱 手的训练 吞咽训练 肩痛、KP Bobath技术 (以前) 1、反射性抑制 2、控制关键点 3、促进姿势反射 4、感觉刺激 5、影响张力性姿势 一、反射抑制性模式 1、躯干抗痉挛模式 2、上下

10、肢的抗痉挛模式 3、肩的抗痉挛模式 4、手的抗痉挛模式 二、影响张力性姿势 1、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2、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3、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 4、利用阳性支持反射 5、利用交互性伸肌反射 三、关键点的控制 1、头部关键点的控制 2、躯干关键点的控制 3、肩胛及上肢关键点的控制 4、下肢及骨盆关键点的控制 5、远端关键点的控制 四、促进正常姿势反射 1、促进翻正反应 2、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 3、促进平衡反应 五、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 1、关节负重 2、位置反应 3、保持反应 4、拍打 人是如何维持平衡的(姿势控制 ) 前庭觉、视觉、听觉 触觉 本体觉 姿势控制系统 增加支持

11、面 寻找稳定的支撑面 关键控制点(头、髋、膝、踝) 视觉和前庭觉的冲突 支持面和重心的关系 平衡和正常姿势的关系 正常姿势控制需要平衡 平衡不一定姿势控制就正常 如何分析病人的姿势 姿势异常的原因? 有哪些异常? 我们能做什么? 先解决什么? 如何纠正病人的姿势 分析问题最难 感知觉输入尽可能正确 不断地重复 细节决定成败 核心肌群 整体性 局部性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前部 竖脊肌 大腿及臀部肌群 多裂肌 腹横肌 腰大肌 腰方肌 腹内斜肌后部 横突间肌、棘 间肌和回旋肌 横膈膜 骨盆底肌 核心肌群的功能与属性 徒手肌力训练 平衡软踏 泡沫轴 抗力球 悬吊技术 核心板 普拉提 训练方法 姿势反应 正常的姿势反应是人体运动的基本保证,这些姿势的反应 对患者坐 站 走等运动功能都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中枢 神经系统对一些反射和反应的控制是分层次的,如翻正反 应,上肢的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平衡反应分别属于中脑 下皮 质和皮质等部位控制.因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要 首先促进他们出现正常的姿势反应,并使之具备正常的姿 势控制能力,才能进行各种功能活动,促进患者随意运动功 能的恢复. 平衡反应:A306 认知和姿势控制194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