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4208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教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级上学学期语语 文 知识链接 修辞方法是我们在阅读和习作中经 常遇到和用到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使语 言文字表达得更准确、鲜明和生动,有效 地提高表达效果。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接触到了( )等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 设问、对偶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 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 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 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 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 似的)、仿佛、犹如、是、成了”等。 例: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2、拟人:就是把人以

2、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 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 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 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 ,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 灰半百合色。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 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他至今还住在一个巴掌大的房子里。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 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答在问中。多用“难

3、道 、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作为一名小学生,难道你不应该好好学习 吗?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 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 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 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 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还有 一些古诗句也运用了对偶的写法。) 例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 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我能给下面句子选择合适的修辞方法。 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问 对偶 1. 远看长城,像一

4、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 ) 2. 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 ,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 ( ) 3.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 嘴边。 ( ) 4. 见小生灵这般对人毫无戒备,谁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呢? ( ) 5. 风雨过后,小草慢慢地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 莹的泪珠。( ) 比喻 排比、比喻 夸张 反问 拟人 7.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9.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10.

5、 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 面前。 ( ) 11.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 鱼。 ( ) 12.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的到。 ( ) 13.见小生灵这般对人毫无戒备,谁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呢? ( ) 14.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哦,原来是积雨云。( ) 15. 晚上,一弯新月像镰刀似的挂在天空。 ( ) 16.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 态万千。( ) 17.太阳冲破云霞,跳出了海面。 ( ) 反问 对偶 排比 比喻 设问 设问 反问 比喻 夸张 比喻、排比 拟人 二、说说下面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1、无数盆鲜花

6、组成一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 彩缤纷的大花园。 把 比作 。 2、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把 比作 。 3、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把 比作 。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把 比作 。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把 比作 。 三、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1.小溪哗啦哗啦地向前流淌着。 。 2. 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 。 3.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 4. 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 5.星星眨呀眨 。 。 小溪像顽皮的孩子蹦蹦跳跳地向前跑着 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 泉水好像一串串珍珠从地

7、下往上涌 颗颗水珠像珍珠在荷叶上滚动 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四、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1、春风一吹,树枝轻轻地摇晃着。 2、小溪哗哗啦啦地向前流淌着。 3、青蛙在稻田里呱呱的叫着。 4、秋天到了,苹果红了,葡萄紫了,树叶儿 也纷纷落向大地了。 春姑娘一吹,树树枝轻轻轻轻 地向我们们招手。 小溪唱着歌欢欢快的向前跑跑去。 青青蛙王子在稻田里唱着丰收的歌。 秋天到了,苹果穿上了红袄红袄 ,葡萄披上了 紫袍,树树叶也纷纷纷纷 投向了大地母亲亲的怀怀抱。 五、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你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能取得好成绩吗? 2、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 朵呢? 3、信赖,不就能创

8、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4、你们怎么能不回家呢? 5、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 远牢记吗? 你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如果没有你,主人不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你们不能不回家。 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很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六、我能按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这简直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B、他的手像松树皮一样。 C、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样。 2. 与下面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句是( )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A、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B、小狗热

9、得张口吐舌。 C、一阵风吹过,满池的荷花都微笑着向人们点头问好。 3. 与下面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句是( ) 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排山倒海,越来越近。 A、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的船只很多,船夫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 B、地球离太阳这么远,箭能射得到吗? C、爷爷在巴掌大的阳台上种花。 C C A 七、读下面的句子,并完成句后的填空。 1. 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把 比作 。 2. 读书必须如采蜜一样,采过很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把 比作 。 3. 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 用 比作 。 4.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 这句话中把 当作人来写,它会

10、 。 5. 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中把 当作人来写,它有 的品质 。6. 地球是无私的,它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这句话中把 当作人来写,它有 的品质 。 八、阅读下面这段话,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溪河,河岸上有多少 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 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 穿着绣花鞋呀。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在松 影下开着各种的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 地落在客人的身上。 1.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方法,从词语 “ ”可以看出来。 2. 文中红色部分是把修辞方法 和 融合在一起 。作者首先赋予大兴安岭以美女的思想行为:“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冒号后面既用了 ,又用 了 修辞方法。其中把“ ” 比作“绣花鞋”,同时 还用“ ”字赋予了人的动作。这些修辞方法的连用和 兼用,把大兴安岭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活灵活 现的形象美感。 拟人 亲热 拟人比喻 兴安岭多么 会打扮自己呀 比喻 拟人 野花 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